第658章 理念交锋,历史的必然性(1 / 2)
林祖辉自然不会拒绝,放下筷子就跟朱主任下了楼。
其实白天鹅宾馆根本没有花园,大堂倒是有个故乡水的瀑布景观,不过那里游客有点多。
最终两人干脆出了酒店,在酒店大门口正对珠江的平台上吹风。
他谢绝了朱主任递来的香烟,他跟这位老烟枪比不了。
这位抽烟太猛了,满是烟渍的牙齿就不说了,右手食指和中指也明显熏黄了。
朱主任并不介意被拒绝,他只是习惯发烟而已,并不在乎对方抽不抽。
年轻人少抽烟是好事,抽多了肺不好。
林祖辉眺望着平静的江面,有点没听懂对方到底想说什么。
或许吧,不过人生的意外数不胜数。
大概率等不到被尼古丁毒死,就因为各种其他原因死去了。
朱主任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他在看一艘渔船,上面有两个渔民正在撒网。
港岛很少见吧?
那里是大城市,都是远洋捕捞,这种撑船捕鱼应该没有了。
林祖辉没选择正面回答,而是聊到另一个问题。
我看到的不是捕鱼,而是渔业资源枯竭。
撒了两网,却一无所获。
粤省应该发展养殖业,而不是一味捕鱼,没什么资源是用之不竭的。
朱主任也将注意力放在渔船上,嘴上却没有停下。
你似乎对技术非常着迷,做农业公司就投农业技术研究,做环保产业,早早就合作了热电研究所。
现在看到渔民捕鱼,都想着要推广水产养殖?
此时渔船上的渔民再次收网,可渔网上只有零星几条巴掌长的小鱼。
林祖辉转过头看向朱主任,这位部委高官身形伟岸,比他都高出几公分,却样貌平庸。
脸上沟沟壑壑,此时两个眼袋还浮肿得厉害。
说他是个老农民、老工人,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怀疑。
可这位实打实是山村里考出来的状元郎,1947年,他19岁就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
我记得朱主任是清华毕业,一直在计委、经委工作。
您觉得是什么让十亿人民填饱肚子的?
朱主任此时也转过头,发现林祖辉正凝视他,也仔细打量起林祖辉。
不得不说,这位林先生确实样貌堂堂。
他相熟的人里,也就王德民年轻时,跟对方能比上一比。
我当然也相信技术,可我是清华毕业,经历过系统科学教育,之后又见识过无数科技成果。
你六七年前去港岛之前,连饱饭都没吃过几顿。
等去了港岛,又在黑社会做了几年打手,是怎么拥有这番见识的呢?
林祖辉心里一丝波动都没有,他知道对方是怀疑他背后还有什么人。
港岛也是间谍之都,他发迹这么快,有人有所怀疑也正常。
毕竟一个穷小子白手起家,跟一个穷小子被某个大国组织控制,最后推到台前当招牌,肯定是后者概率更大。
港岛是亚洲中心城市,那里每天有无数新消息、新技术。
所有的科技产品,想要被亚洲各国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港岛市场证明自己。
相信我,只要在港岛混迹几年,什么见识都能学到。
每天看看电视,翻翻报纸,无数有用没用的知识都会向你袭来。
朱主任不再看他,而是将目光投向港岛的方向。
当然,这里自然看不到什么,离着好几百公里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