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 > 第242章 李响滴水不漏

第242章 李响滴水不漏(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州牧府前,李响一身州牧官服,率领冀州主要属官等候。见蹇硕车驾到来,李响上前几步,拱手为礼,不卑不亢:“天使远来辛苦,本侯有失远迎,还望天使海涵。”

蹇硕连忙下车,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尖细的嗓音响起:“哎呦,侯爷说的哪里话,咱家奉陛下之命前来,怎敢劳动侯爷大驾。侯爷镇守北疆,平定黄巾,功在社稷,咱家在洛阳亦是久仰大名啊!”

两人寒暄几句,李响便将蹇硕迎入府中。

接风宴席上,觥筹交错,气氛看似热烈。

蹇硕代表天子对李响表示了慰问,并重申了刘宏对探察黄金洲之事的关切。

李响应对得体,先是感谢皇恩,随后便主动汇报起冀州的政务,从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到开设学宫、组建商盟,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他并未刻意回避商盟的庞大收益和学宫的创新之举,反而将其与稳定冀州、为国储才紧密联系起来,言语间一片公忠体国之心。

“……冀州初定,百废待兴,响蒙陛下信重,委以州牧之职,唯有竭尽全力,方能不负圣恩。商盟所获,除必要开销与分成,三成已入公库,用于修路、赈灾、兴学,此乃长远之计。学宫广纳贤才,亦是为朝廷选拔能吏,冀州安定,则北方安定,北方安定,则陛下可高枕无忧矣。”李响举起酒杯,向蹇硕示意,也向遥远的洛阳方向示意,“此皆陛下洪福,朝廷威德所致,响不敢居功。”

蹇硕听着,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是念头飞转。

李响这番话,滴水不漏,将所有的举措都包装在了“忠君爱国”、“稳定地方”的大义之下,让他抓不到任何把柄。

尤其是李响主动提及商盟利润的三成入公库用于公益,这与他暗中观察到的冀州民生改善的情况相互印证,更显得李响所言非虚。

“侯爷忠心为国,勤政爱民,咱家回京后,定当如实禀报陛下。”

蹇硕笑着应和,随即话锋一转,似随意问道,“不过,咱家在洛阳时,也曾听闻一些风言风语,说侯爷在冀州……嗯,编练了不少精兵,这护卫商队,需要如此多人手吗?”

此言一出,宴席上的气氛微微一凝。

李响却哈哈一笑,坦然道:“蹇常侍有所不知。冀州地处北疆,虽异族暂平,黄巾主力已灭,然小股流寇、溃兵犹在,且幽州、并州亦不太平。商盟行商四方,若无足够武力护卫,岂非成了盗匪的肥羊?这些护卫,皆登记在册,一为保境安民,清剿匪患;二为护卫商路,维持贸易。其甲胄、粮饷,皆由商盟自行承担,并未耗费府库一分一毫。此事,州郡兵曹皆有记录,常侍若有意,随时可调阅核查。”

他回答得理直气壮,合情合理。乱世之中,地方豪强尚且蓄养私兵部曲,他身为州牧,组建护卫队保境安民、护卫商业,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而且强调自筹粮饷,不耗国帑,更是堵住了“耗费国资”的潜在指责。

蹇硕碰了个软钉子,干笑两声:“原来如此,侯爷思虑周详,咱家明白了。”

接下来的几日,在李响的安排下,蹇硕“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冀州学宫,看到了士子们刻苦攻读、名师认真授课的景象;视察了商盟的仓库和账目,那清晰无比的账册和源源不断的物资流转让他暗自咋舌。

甚至还去城外的造船厂转了一圈,虽然看不懂那些复杂的龙骨结构,但那庞大的规模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也让他感受到了李响在此事上的投入和决心。

所见所闻,无一不在印证李响之前的说辞。

冀州上下,呈现出的是一种高效的运转和蓬勃的朝气,与“图谋不轨”根本扯不上关系,反而更像是一个锐意进取的能臣在苦心经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