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船队出发黄金洲!(1 / 2)
半月时光,倏忽而过。
秋意愈深,渤海的浪涛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凛冽。
然而,在冀州勃海郡的造船厂港口,气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炽热。
经过半个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一支承载着冀州乃至整个大汉希望的远洋探险船队,已然集结完毕!
十艘经过改造的楼船整齐地排列在港口,船帆虽未完全升起,但那巍峨的船身、林立的桅杆,已自有一股肃杀而雄壮的气势。船上,水手、士卒、文书、医者等各色人员穿梭忙碌,进行着最后的物资清点和设备检查。粮秣、清水、药品、备用帆索、交易用的丝绸瓷器、自卫的兵甲弓弩……一箱箱,一捆捆,被有条不紊地运上船只。
港口岸上,人声鼎沸。
李响率领着麾下文武重臣,以及几乎所有冀州有头有脸的世家家主,亲临送行。
旌旗招展,冠盖云集,规模比半月前观船时更为盛大。
今日的主角,是即将扬帆远航的船队正副统帅——以沉稳勇毅见长的徐晃徐公明,以及以机变谋略着称的徐庶徐元直。
徐晃一身精炼的皮甲,外罩御寒的披风,腰悬佩剑,立于主舰“破浪号”的船头,面色沉静,目光坚毅地望着前方的大海。
他深知此行之重,不仅关乎探寻黄金洲的梦想,更关乎主公的宏图大业,关乎船上数百弟兄的性命。
徐庶则是一身便于行动的文士服,站在徐晃身侧,手中紧紧握着一卷由李响亲自授予的、以特殊防水材料精心绘制的海图。他的眼中,除了责任,更有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与探究欲。
李响踏着坚实的步伐,走到港口最前沿,身后跟随着李存孝、关羽、蔡邕、郭嘉等一众核心人物。他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船队,最终落在徐晃和徐庶身上。
“公明,元直!”李响的声音在海风中依旧清晰洪亮,“此去万里,前路莫测。然,汝等并非盲目出征。这半月间,本侯与尔等反复推演,依据高人所述及古籍残卷,结合星象洋流,已为尔等勾画初步航线。”
他抬手,指向那无边蔚蓝,详细阐述这条更为具体、并转向北方的路线:
“尔等船队,可先循我大汉海岸北上,绕过辽东半岛,继而借助季风与沿岸流,直抵倭国之九州岛。此地可作为我等跨越重洋之第一处跳板与补给之所。补充淡水食物,勘察风土,并稍作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