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曹昂的选择,大魔王出世(2 / 2)
“陛下,冀州牧,神武侯,八百里加急奏疏!”一名小黄门捧着密封的漆盒,快步走入园中,跪地呈上。
“神武侯八百里加急?”刘宏微微皱眉,示意曹正淳接过。
曹正淳熟练地打开漆盒,取出奏疏,快速浏览一遍,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双手奉给刘宏。
“陛下,李侯爷此番奏报,所言之事,颇为急切。”
刘宏接过,懒洋洋地展开。起初尚有些不以为意,但看着看着,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一些。
奏疏中,李响以极其严肃甚至堪称郑重的语气,详细分析了安禄山此人的危险性。
不仅再次强调了其攻破卫氏、屠戮嫡系、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更着重指出其汉匈混血的身份、狡诈多智的性格以及吞并白波军后展现出的统兵能力。
李响断言,此獠绝非普通流寇,若放任不管,必成心腹大患,其威胁甚至可能超过寻常的边患。
最后,李响强烈建议朝廷立即调集重兵,委任得力大将,不惜代价,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扑灭于萌芽状态,绝不可因其出身低微或目前势力尚“小”而轻视。
“这神武侯之言……”刘宏放下奏疏,手指敲着榻沿,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与凝重并存的神色,“对此贼评价竟如此之高?言辞之急切,朕还是头一次见。莫非这安禄山,真有何特异之处?”
刘宏印象中的李响,无论是面对鲜卑单于还是百万黄巾,向来是沉稳自信,谋定后动,何曾有过如此“如临大敌”般的郑重告诫?
曹正淳察言观色,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冀州牧久经战阵,目光如炬。他既如此说,想必是探查到了某些非同寻常之处。老奴也觉得,这安禄山起势迅猛,手段狠辣,兼有胡汉背景,若真让其成了气候,恐非河东一郡之祸。”
刘宏沉默了片刻,心中的那点侥幸和轻视被李响这封异常郑重的奏疏彻底驱散不少。他挥退了宫女,站起身,沉声道:“传旨,即刻召三公、大将军、司隶校尉及在京秩比二千石以上官员,承德殿议事!”
……
承德殿内,气氛肃穆。
刘宏将李响的奏疏传阅下去,待众臣看完,他才开口,:“河东安禄山之事,冀州牧李响已有明断。此獠不除,朕心难安!诸卿议一议,该如何剿灭此贼?当派何人为将?调拨多少兵马?”
话音刚落,尚书令马日磾便率先出列:“陛下,安禄山凶顽,盘踞白波谷,地势险要,兼有万余亡命之徒,不可小觑。臣以为,当派一员久经沙场、威望素着之大将统兵。司隶校尉皇甫嵩,老成持重,且平定黄巾有功,可当此任!”
大将军何进闻言,微微皱眉。皇甫嵩并非他这一系的人马。
然而,未等何进开口,又有人出列,却是光禄大夫杨彪:“陛下,皇甫将军自是良选。不过,如今洛阳军中,亦不乏猛将。譬如卫尉李嗣业,或李道宗、李光弼,皆随神武侯征战四方,勇猛无匹。若派他们领兵,以其善战之能,剿灭区区流寇,必是手到擒来!”
杨彪此言一出,殿内不少官员暗暗点头。
李氏诸将的勇武,早已传遍朝野,由他们出战,胜算自是极大。
但就在这时,司空袁逢缓缓出列,朗声道:“陛下,老臣以为,杨大夫所言,虽有道理,但未必是最佳之选。”
齐刷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袁逢身上。
袁逢不慌不忙,继续说道:“李嗣业将军需镇守宫禁,职责重大,不宜轻动。李道宗、李光弼等将,固然勇猛,然其终究出身陇西李氏。如今北疆甫定,李氏一门已掌幽、冀、并诸多兵权,若再令李氏将领兵入司隶剿匪,而不用其他将领,恐……恐权势过重,非国家之福啊陛下!”
袁逢这话说得含蓄,但殿内都是人精,岂能听不出其中的意味?这是在提醒刘宏,要防范李氏尾大不掉!
刘宏的眼神瞬间闪烁了一下。袁逢的话,正好戳中了他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神经。他对李响既依赖又猜忌的矛盾心理,再次被勾动。
袁逢察言观色,知道火候已到,立刻抛出了自己的人选:“老臣举荐一人——北军中侯刘宇!”
“刘中侯乃汉室宗亲,昌邑王之后,对陛下、对汉室忠心耿耿!此前随神武侯征战异族、讨伐黄巾,亦立下汗马功劳,弓马娴熟,通晓兵事。更兼其年轻有为,正需历练。陛下何不委以重任宗亲大将,令其率领北军精锐出征?既可剿灭匪患,亦可彰显陛下重用宗亲、唯才是举之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