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皇甫嵩分兵(1 / 2)
他猛地将龙案上堆积的告急文书全部扫落在地,竹简哗啦作响,如同此刻朝廷纷乱的心绪。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啊!”不少官员慌忙跪伏在地,声音带着哭腔。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臣,或许是出于极度的恐惧和推卸责任的心理,竟颤巍巍地出列,带着哭音道:“陛下,南阳巨寇朱温,亦是黄巾余孽而起。当初……当初车骑将军李响平定南阳张曼成时,若能……若能犁庭扫穴,剿灭所有残余,何至于今日养成如此大患啊!”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一静,旋即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将责任推到远在冀州、功勋卓着的李响身上,虽然牵强,但在这种绝望的氛围下,竟也引得部分人暗自点头,仿佛找到了一个情绪宣泄口。
“荒谬!”大将军何进眉头紧皱,厉声打断这种毫无益处的指责,“此刻追论前事,于事何补?当务之急,是应对眼前危局!朱温逆贼,僭号称帝,已派贼将刘大黑率军北上,号称十万,兵锋直指广成关!广成关、伊阙关乃洛阳南面门户,一旦有失,贼兵旦夕可至洛阳城下!届时京畿震动,社稷危矣!”
何进的声音洪亮,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到最现实的威胁上。“陛下!臣请立即下旨,火速增兵广成、伊阙二关,严防死守!绝不能让逆贼踏入司隶半步!”
“增兵?大将军,兵从何来?”太尉杨赐满面愁容,出列反驳,他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无力感,“司隶各地可用之兵,十之七八已调往河东,归皇甫嵩将军统领,布下重围,困锁安禄山。安禄山亦是悍勇狡诈之辈,若此时从河东分兵,包围圈出现疏漏,让其脱困而出,与朱温南北夹击,则大势去矣!老臣以为,河东之兵,万不可轻动!”
何进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杨赐,声音陡然拔高:“杨太尉!安禄山是被困在山中!可朱温的‘十万大军’已经杀到广成关下了!是围困一个贼子的安禄山重要,还是围歼反贼重要,还是保住帝都洛阳,保住陛下和满朝公卿的身家性命重要?!若洛阳有失,纵然困死十个安禄山,又有何用?!”
何进的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刘宏和每一位官员的心上。
帝都的安危,是最后底线,不容有失。
刘宏坐在龙椅上,脸色变幻不定。他仿佛能看到广成关烽火连天,逆贼的旗帜在关墙上飘扬的景象。那种刀剑即将加身的恐惧,直接就压倒了对安禄山可能脱困的担忧。
他看向一直沉默侍立的张让。张让微微颔首,上前一步,尖细的嗓音带着一种刻意的沉稳:“陛下,老奴以为,大将军所言,实乃老成持重之论。帝都安危,系于广成、伊阙。安禄山虽悍,然皇甫将军善于用兵,即便分兵,想必亦能勉力维持。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陛下。”
张让的话,成了压垮刘宏心中犹豫的最后一根稻草。
“拟旨!”刘宏猛地站起身,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声音嘶哑却带着决绝,“着令车骑将军皇甫嵩,即刻从其麾下分兵八千……不,分兵一万!火速回援司隶!命李道宗统领此军,增援广成关,给朕死死守住!若关隘有失,提头来见!”
他从皇甫嵩那里挖走了整整一万兵马,这几乎是在赌安禄山不会立刻突围。
“另!”刘宏喘着粗气,继续下令,“擢升李光弼为征南将军,令其率领北军剩余可用之兵三千,即刻出发,汇合颍川郡守曹操所部,南下征讨朱温,收复南阳!告诉曹操,朕授他临机决断之权,南阳诸郡兵马皆可调动,望他不负朕望,早日斩除国贼!”
“陛下圣明!”何进及大部分官员齐声应诺,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杨赐等老臣也不再多说,毕竟还是洛阳重要啊!
……
河东,吕梁山东麓,皇甫嵩大营。
中军大帐内,皇甫嵩看着手中那份加盖了皇帝玺印和大将军印的紧急诏书,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握着竹简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