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韩城土塬,初探元墓痕(2 / 2)
“这门栓是‘暗栓’,从外面推不开。”艾时摸出根特制的铁钩,顺着门缝伸进去,左右拨弄了片刻,只听“咔哒”一声,门松动了。三人合力一推,石门缓缓打开,一股混合着腐朽和金属的气味涌了出来。
门后是前室,摆着几个陶俑,都缺胳膊少腿,地上散落着些锈迹斑斑的兵器——长枪、大刀,还有个头盔,上面的铜饰已经氧化成了绿色。
“前室没啥好东西,都是些象征仪仗的物件。”艾时用手电筒照着四周,“看地面,这儿的砖是‘金砖’(澄泥砖),比墓道的砖密,说明后面有主墓室。”
穿过前室,又是一道门,这次是木门,早已朽烂,轻轻一碰就碎了。门后豁然开朗,是间十丈见方的墓室,正中央摆着口红漆棺椁,棺木上的金漆虽已剥落,但龙凤图案还能看清。四周摆着十几个木箱,有几个已经塌了,露出里面的瓷器碎片。
“青花瓷!”张老二捡起块碎片,手电光下,青花发色浓艳,画的是缠枝莲纹,“这是‘至正型’青花,正经的元青花!”
王勇已经冲到一个没塌的木箱前,撬开盖子,里面码着十几个银元宝,每个都刻着“至元通宝”的字样。“时哥,发财了!这一箱够我再买俩电视的!”
艾时没动那些银元宝,而是走到棺椁旁,棺盖与棺身之间有缝隙,他用手电筒往里照,隐约能看到墓主人的朝服,上面镶着的宝石还在反光。“先别碰棺椁。”他拦住要去撬棺的王勇,“元代贵族墓里,棺底常设‘水窝’,里面灌水银,一撬棺盖就会流出来,沾着就烂。”
他从包里拿出卷尺,量了量棺椁的尺寸,又看了看四周的木箱:“按规制,主墓室东西两侧应该有耳室,左边放金银,右边放文书。张老二,你去东边找找,王勇跟我去西边。”
张老二在东边墙角摸索了半天,果然摸到块松动的砖,一拉,砖后露出个暗格,里面摆着个铜壶,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金锭,每个都有巴掌大。“时哥,这儿有硬货!”
王勇在西边也有发现,他踹开一个半塌的木箱,里面不是文书,而是堆兵器,其中一把弯刀,刀鞘是鲨鱼皮的,上面镶着颗红宝石,抽出来时寒光闪闪,刀刃居然没怎么生锈。“这刀真带劲!留着自己用!”
艾时没理他,正盯着棺椁底座看——底座边缘有圈凹槽,里面积着黑褐色的粉末。他用手指沾了点,捻了捻,又闻了闻:“是朱砂和硫磺的混合物,防蛀的。看来这墓没被盗过,运气不错。”
他从包里拿出根细麻绳,一端系在棺盖前端,另一端让王勇拉住,自己则用撬棍顶住棺盖缝隙,慢慢用力。“慢点,听着有没有异响。”
棺盖缓缓抬起寸许,没见有水银流出,艾时松了口气:“看来传言不准,这墓没设水窝。”他示意王勇继续拉,棺盖彻底打开的瞬间,一股浓烈的腐朽味扑面而来,里面的尸体早已化成了枯骨,但身上的朝服还在,腰间挂着块玉带,上面的玉扣晶莹剔透。
“这玉带是‘七銙’,三品官的规制,错不了。”艾时小心翼翼地取下玉带,“还有这帽顶,你看这颗珠子,是猫眼石!”
王勇已经把银元宝往包里塞,闻言凑过来看:“猫眼石?值多少钱?”
“你那箱银元宝加起来,都未必有这一颗值钱。”艾时把猫眼石帽顶放进特制的锦袋里,“别光顾着装,把那些青花瓷碎片也捡捡,凑得全的话,修复好了更值钱。”
正忙得热火朝天,突然听见“咔嚓”一声,头顶落下些碎土。艾时心里一紧:“不好,可能是挖墓道时动了流沙层,快撤!”
三人赶紧把东西往包里塞,王勇舍不得那箱银元宝,抱着箱子就跑,刚跑到墓道,脚下突然一软,整个人往下陷了半尺。“流沙!”他吓得魂都没了,扔了箱子就往外爬。
艾时和张老二赶紧拉他,三人连滚带爬地冲出墓道,刚到地面,就听身后“轰隆”一声,整个墓道塌了下去,扬起漫天黄土。
王勇瘫在地上,看着塌下去的坑,心疼得直拍大腿:“我的银元宝!一箱啊!”
艾时拍了拍身上的土,掏出锦袋里的猫眼石,在阳光下,石眼泛着灵动的光。“留着命,还怕没元宝?”他把石眼揣进怀里,“走,先去西安,找个铺子把玉带和金锭出手——够你买十台电视了。”
张老二抱着半袋青花瓷碎片,笑得合不拢嘴:“这趟值了!光这碎片,就够咱去下一个地方的盘缠了。”
王勇这才缓过劲,爬起来拍了拍屁股:“下回去哪?我听说陕北有座西夏王陵,埋的是个王妃……”
艾时发动皮卡,车轮卷起黄土,朝着塬下驶去。后视镜里,乱坟梁渐渐远去,只留下个塌陷的土坑,很快就会被风沙填平,仿佛从未有人来过。对他们来说,这座元墓不过是路上的一站,下一座山梁后面,总有新的目标在等着——只要探杆还能插进土里,只要洛阳铲还能带出夯土,这趟路就不会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