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无声对意念的对话(1 / 2)
自从感知到红木盒子里那份沉重的母爱与愧疚后,我有好几天都没去碰它。它就那么安静地待在书房角落,用红布盖着,像个沉睡的伤口。我知道硬来不得,得等一个契机,或者说,等一个更清晰的指引。
这些天,我照常处理微信上的事,但心里总搁着这件事。给别的香客看事时,也格外留意那些涉及亲人离世、执念难消的案例,想从中找些启发。可每个人的因果都不一样,张阿姨这份缘,终究得她自己来解,我们外人,充其量只能搭个桥。
转机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周三下午。我正对着电脑整理一份复杂的表文,窗外天色有些阴沉。不知怎么的,我忽然觉得书房里的气息有些异样,不是阴冷,也不是躁动,而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带着水汽的悲伤,像清晨的薄雾,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
我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那个角落。红布依旧盖着,但我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那层布料,看到盒子本身在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波动。它不再仅仅是沉默,更像是在无声地诉说。
是的,我忽然明白了。老仙家之前让我感知到的,是过去的、凝固的悲伤。而现在,或许是时机到了,或许是张阿姨那边又发生了什么,这盒子里的“念”活了,它在主动向我展示,或者说,在寻求一个出口。
我放下手里的活,没有点香,也没有任何仪式性的动作。我只是搬了把椅子,坐在离盒子几步远的地方,像对待一个沉默的朋友。我放松身体,放缓呼吸,将心神完全敞开,不带任何预设和评判,只是去“听”。
这一次,涌入感知的不再是破碎的画面,而是一种更连贯的、如同溪流般的情感。
我清晰地“感受”到张阿姨日复一日的生活:清晨醒来时空茫的瞬间,对着窗外发呆的漫长上午,午后昏沉的小睡,以及夜深人静时,那无法抑制的、潮水般涌来的思念和自责。她活在时间的循环里,而那个红木盒子,是她循环的中心。
一个强烈的念头反复冲击着我的感知:“要是那天……我拦住她就好了……都怪我……都怪我……”
这愧疚感如此之深,几乎成了她存在的基石。我甚至能“看到”她无数次在想象中重构女儿出事那天的场景,用无尽的“如果”来折磨自己。她把女儿生命的重量,完全背负在了自己身上。
而那个红木盒子,就是这一切的象征。她锁住的,不仅仅是一件遗物,更是她无法原谅的自己和那个永远无法改变的结局。
我的心揪紧了。这种痛苦,光靠几句“放下吧”、“向前看”的劝慰,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她需要的不是忘记,而是被理解,是被允许继续思念,甚至是被允许继续愧疚,但同时,也要找到一种方式,让这份沉重的爱,不再成为压垮她的巨石。
我在心里,尝试着与这份执念对话,不是用声音,而是用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