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治理一方(2 / 2)
山民手中的猎物,皮毛,山中的山货,还有老参等珍贵药材,全部花高价购入。
有了银钱,立马就调动了山民的积极性,跑山次数都增加了。
有了银钱,原本荒废颓废的县城,立马焕发了不一样的生机。
几个做生意的,甚至是立马就活了过来,四处找人,组建小型商队,四处给新县令搜寻好东西。
五郎让三牛也组织了一个商队,把这些收购上来的好东西,往军营送,就送到王家商队的队伍中。
不易保存的,他自己就用了,能保存的,就交给王家商队。
如此一来,立马就盘活了,甚至从辽东草原下来的一些小贵族,小部落,也都来到了县城内走商,将草原上的特产贩卖了过来,从这里购入他们需要的资源。
雪花盐、茶叶、布匹、铁骑,原本有一些是禁售的,可自从辽东草原纳入掌控后,这些来自草原的牧民,都成了大渊皇朝的百姓,许多禁售的好东西也全都解禁了。
如今的山林县,光是铁匠铺都已经有了一条街,足足三十多家,大大小小,里面天天是炉火旺盛,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听着三牛眉飞色舞,叙述着这一年来,整个山林县的变化,赵清虎颇为满意。
五郎没让他失望,能治理一方,当好一任县令,不枉费他的投入。
“老五太棒了!”
“哈哈哈哈,咱们家老五如今也是县尊大人了!”
“山林县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当真是让人震撼啊。”
便是顾凌轩,也颇为感慨。
毕竟,从三牛的叙述中,山林县变化是真的大啊。
开垦的土地,多了上万亩,能养活多少人啊?
不仅是内地迁徙过去的百姓多了三千多,便是草原上的牧民,竟然也被收拢了上千人,成为常驻民。
甚至,他们还没有放弃草场,每年有大半年时间是去游牧的。
这就是朝廷想要的啊。
只要这些牧民在山林县扎了根,那他们的孩子,家中的老人,就会留下,在县城内,不用风吹日晒。
若是牛羊丰茂,换到了银钱,有了粮食,难道不会置产?
有恒产者有恒心啊。
追逐水草游牧,居无定所,除了牛羊蒙古包,人无恒产,如何能有安宁,如何能服从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