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接受平凡的自己(2 / 2)
“这个……只能说过奖了!”
顾行舟苦笑道:“诚然,围城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很优秀!但结果……我不好预估!只能说,大概是读者比较喜欢,无意中加了滤镜吧!”
“呵呵!我原以为顾先生会直接认同这个观点,看来我预判失误了啊!”
“你应该是想起了里面的某句话吧!”
“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张英直接念出了这句话,笑道:“的确是想到了这句话,围城这本书不仅风格独特,里面的语录也被人奉为经典,我原本想着,能写出这句话的人,又恰恰处于这个年龄段,您应该是能狂的,却不想顾先生也有谦虚的时候!”
顾行舟笑道:“狂应该理解为一种洒脱姿态,一种具备自信的特征,而不是狂妄的狂,所以,其实我更喜欢……”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意识到父母是普通人;第二个阶段,意识到自已是普通人;第三个阶段,意识到孩子是普通人。”
“其实我更喜欢这一段!”
“确实发人深省啊!不过我很好奇,顾先生年纪轻轻,又如此的不凡,是怎么写出这种发人深省的句子呢?”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网络上讨论的沸沸扬扬,不过身为作者的顾行舟,却一直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
张英问出许多人的心声。
顾行舟笑道:“其实能认识到这个道理的人,本身就足够不平凡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向来是人们言语中,用来讽刺一些不知高低的人,可细细品味一下呢,我觉得这话其实没那么难听。”
“人只有意识到自已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他才能做的好,而不会好高骛远!”
“举个例子!”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在没有结果的时候,会说那么一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事实上,这就是一句比较有情商的话而已,真正呢,苦劳……其实不符合正确的价值取向!”
“就好比我有时候和我的团队开会,我会告诉他们,财富并非是对勤劳的奖赏,而是对认知的补偿,也就是说,勤劳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具备创造价值的。”
“呃……”
张英,连带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有些懵。
“顾先生,我想节目前的观众对您的这个说法很感兴趣,可以敞开描述一下吗?”
“其实很简单。”
顾行舟笑道:“大人以前告诉我们,勤劳致富,所以我们都觉得勤劳可以致富,事实上,这句话也没错!”
“勤劳是一种态度,很多人从小勤奋读书,长大后勤奋工作,所以很容易把得到的报酬当做是勤劳所得!”
“可事实上呢?这句话更应该理解为,一个人用他勤劳的态度去学习,把学习所得到的东西转变为结果,从而造成价值!”
“可如果只是一味的蛮干,就算再勤劳,也不可能致富的!”
“……”
这解释……
还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