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诸天万界革命 > 第73章 告示

第73章 告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与此同时,在数百里外的敦煌,这座位于河西走廊的重镇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和硝烟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激烈战斗的残酷。

然而,与前几日城破时的混乱相比,如今的敦煌城内虽然依旧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但却多了一丝异样的秩序。街道上,士兵们整齐地巡逻着,偶尔有行人匆匆而过,整个城市显得异常安静。

慕容恪并没有住进那些豪族献上的华丽府邸,而是选择将自己的行辕设在了原本的郡守府。这里的陈设十分简单,案头上堆满了户籍、田册和地图,显示出他对这座城市的重视和对政务的专注。

此刻,慕容恪正站在一幅巨大的西域舆图前,他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那些山川险隘之上,而是仿佛能够穿透墙壁,看到市井阡陌之间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就在这时,部将慕容垂躬身走了进来,向慕容恪汇报:“将军,谢艾的残部已经退入酒泉,沿途确实发现了数处可疑的迹象,看起来像是有埋伏。如果我们贸然追击,恐怕会遭受损失。”

慕容恪转过身,脸上并无意外之色,他微微一笑,带着智珠在握的从容:“谢文长(谢艾,字文长)乃世之良将,败而不乱,撤而不溃,沿途设伏是题中应有之义。追之无益,即便胜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徒耗兵力。”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敦煌城灰黄色的城墙和远处隐约的绿洲。“吴先生曾言,”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力量,让帐内诸将都凝神静听,“世间之人,常视百姓为蝼蚁,觉得他们弱小、愚昧,可以随意驱使、践踏。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真正决定历史流向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而是这亿兆‘蝼蚁’般的黎民。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

这番话,与当下崇尚武力征服的胡风汉俗皆不尽相同,帐中一些纯粹的武夫面露疑惑。但慕容恪目睹邺城的区别,深知其言背后蕴含的至理。在这远离中原、胡汉杂处的西凉之地,军事征服只能逞一时之快,要想真正扎根,将这里变成稳固的根基,进而争夺天下,就必须赢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心。

“谢艾退守酒泉,据城而守,短期内难下。我军若顿兵坚城之下,空耗钱粮,则西凉诸郡、西域各国必然观望,甚至再生异心。与其如此,”慕容恪猛地转身,目光灼灼,“我们不与他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我们要争的,是这西凉万里疆域的人心!”

他大手一挥:“传我命令,停止一切军事扩张,全军转入守备与屯垦。另,以我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传檄西凉及各西域属国!”

数日后,一份由慕容恪亲自署名,盖着征西大将军印的告示,贴满了敦煌城的大街小巷,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商队、使者、甚至是刻意放归的俘虏,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河西走廊,乃至更遥远的西域。

告示的内容,石破天惊:

“敦煌郡守慕容恪告西凉父老乡亲书”

冉魏仁政,泽被苍生!今清算豪强,得资巨万,此乃民之膏血,今尽数还之于民!

——吾辈有田耕!每丁十五亩永业田,只是开端!官府授田,三年免赋,使耕者有其田,仓廪实而知礼节!

——吾辈有房居!将在敦煌郊外修建‘安民坊’,无房者皆可申请免费居住,遮风挡雨,安居乐业!

——吾辈有工做!修建安民坊,日作四时辰,日酬百钱,养家无忧!官府兴役,童叟无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