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2)
第96章
胡奶奶的小女儿在新疆那边当知青,听说已经嫁了人,在那边算是安了家。
说起这个小女儿,胡奶奶的眼睛总是雾蒙蒙的,“那边可比咱们这边条件差多了。”
她也没有去过,只是从小女儿写的信里窥探出几分。
“冬天会下很长时间的雪,大家都住在土坑里,也没有什么菜,全靠运输队往里面送东西。”
徐露听的同时,又给胡建国换了药,又给王红梅看了看,“咱们这边往那边去是不是也不太方便?”
“不方便,听说路上没有老司机带着,可能还会冻死人。”
这事儿吴保国也说起过,那里的人都盼着这些运输队过去,可以给他们捎带一些外面的东西。
可以说,每次运输对的过来,他们就像过年一样的快乐。
徐露沉思着,从胡奶奶家出来,脚步一拐,去了赵主任的家里。
“给新疆那边捐些膏药?”赵主任戴上了眼镜,“那边当兵的人可不少,你打算捐多少?”
“先捐五千帖吧。”五千帖是他们现在能拿出来的最多的数量。
“那你们膏药岂不是就不能往外卖了?”赵主任有些不赞同,“捐一千帖吧。”
一千帖实在不多,分到每个人的头上可能都合不住一个。
这事还得和药厂的其他人商量一下,徐露也没和赵主任争执。
一进入腊月,大家的心情都跟着放飞了很多,很多人一边干活一边在那里聊天,见了她就亲切的叫声徐厂长。
那些技术人员还在调试设备,徐露过去看了几眼,有红嫂子在那里帮衬着,倒也不用她帮上什么忙。
她就先和刘芳芳,李飞燕说起的这个事儿。
“捐那么多?”李飞燕皱着眉头,“那其他地方的货咱们就供不上了。”
和赵主任说的一样。
“咱们新设备安装好了,可以用新设备先生产膏药。”
反正下一步生产什么他们还没有想好,徐露是这么打算的。
“那我去和杜厂长那边联系一下,看有没有足够的药材。”刘芳芳说干就干。
杜玉珍因为提出了和其他公社一块儿来建设药材厂的事情,也是一阵的忙乱,好些个公社都想来掺和一脚。
刘芳芳过去的时候,杜玉珍忙的前脚不沾地的,“还要再加药材?”
杜玉珍大吃一惊,她知道安康制药厂发展的快,但谁知道发展的竟然如此快速。
她怕再扩大规模,也追赶不上安康制药厂的发展速度。
杜玉珍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想法,酸酸的挺羡慕。
要是她有徐露这样的帮手就好了。
刘芳芳点点头,环顾了一下四周,“不知道你们这边能不能供应得上?”
杜玉珍思索了一会儿,最后只能遗憾的摇摇头,“怕是不能。”
她以为只是公社之间进行合并,可谁知道谁也是非常的深,一时半会儿怕是好不了。
刘芳芳有些遗憾,又跑到省城那边去找了药厂。
许师长知道以后特地过来找徐露,“听说你们,要向新疆建设兵团那边捐献膏药?”
徐露点点头,“我这也是听了运输队的吴保国说的,那边很多老兵都有腿伤,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许师长大加赞赏,他有老战友在那边,自然知道条件有多艰苦,“你的膏药才拉过去一次,名声就传播的很远,好些个人都等着再送膏药过去呢!不愧是咱们的军嫂!”
说完还竖起了大拇指,他是真的觉得徐露是个厉害的人。
徐露也高兴,是那种能帮助别人的高兴,不是多少钱能够衡量的。
表扬了一通之后,许师长说到了正题,“不能让你们药厂全部承担,这样,你说一个成本价,我向组织上汇报。”
徐露心里一喜,也没客气,“好的,师长。”
他们这也算是互利互惠。
李飞燕知道以后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咱们真的要搭钱往里面。”
她家没有人当兵,总觉得白白的给那边人送过去,是他们吃亏了。
可对于那些老兵来说,他们身上的伤都是因为保家卫国而受的,现在有能治好的膏药,就算是赔钱,徐露也想给他们送过去。
可以说没有那些上阵杀敌的人,也就没有他们如今的好日子。
要不说爱国教育得时时刻刻的做。
就像他们这些生产设备的同志们来说,哪一个不是披肝沥胆,不计回报的奉献自己。
腊八节那天,徐露在药厂支起了大锅,提前从村里人手里买了不少的海鲜,打算今天喝海鲜粥。
八宝粥因为各种豆子太难凑了,对于他们这种偏远的海岛来说,很少有人在这一天喝八宝粥。
海鲜粥已经让大家非常高兴了,毕竟里面用的可是大米。
好些个人都舍不得喝,拿着碗直接带回了家,要和家里人一块儿分享。
“咱们今年什么时候放假?”好些个人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像是那些在队里挣工分儿的人,每年都要干到腊月二十九,只留一天的时间收拾家里。
徐露想了想,“咱们就从腊月二十七开始放假,一直到正月初七上班吧。”
“这假期也太长了吧!”虽然这么说,但大家心里都很高兴。
“还得准备节礼。”每次逢年过节的时候,徐露都头疼这些事情,想了想干脆把这事交给了小英娘。
小英娘特别乐呵,“那我也算半个厂里的工人了。”
大家都在那里笑。
刘芳芳也和李飞燕说起回家的事情来,上一次孙玉声回了趟家,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都很羡慕。
李飞燕就问刘芳芳,“你要不要回去?”
刘芳芳摇头,“我还是算了吧。”
李飞燕就不再多问,刘芳芳一直不愿意说家里的事情,听孙玉声说,家里的条件有些困难。
可她一个人回去的话,又怕路上有什么危险,就找上了贾宇兴。
“就咱们两个人单独上路也不太好。”贾宇兴比之前稳当了不少,“别人会传咱们闲话的。”
李飞燕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让他们传去呗,反正咱们两个之间又没啥别的关系。”
她转过身的时候,恰好错过了贾宇兴眼底的黯淡。
听说他们要回首都,徐露又额外的给他们准备了一些礼物。
李飞燕特别高兴,“我从来到这海岛也快有五六年了,就没有回过家。”
还好这次假期长,回去之后还能待上两天。
徐露直接给他们开了介绍信,叮嘱两个人路上小心。
她又把刘芳芳单独叫过来,“过年的时候来我们家吧,大家一块热闹热闹。”
刘芳芳摇头,“我就在宿舍那边过年,也挺好的。”
黄丽萍和李国富在村里住着,李飞燕一走,知青宿舍那边就只剩下新来的那几个知青。
“还有孙玉声呢。”
刘芳芳说到这句话的时候,脸红了一下。
徐露故意拖着长长的声音哦了一声,“你们两个……”
话没说完,就被刘芳芳给打断了,“厂长,你可不能瞎说!我和他之间啥也没有。”
“我也没说啥,就是问问,你着什么急。”徐露挺喜欢逗刘芳芳的,反正现在也快放假了,就拉着她的手细细的问起来了。
刘芳芳红着脸,“我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还知道去我家一趟。”
“那孙玉声怎么想的?”
刘芳芳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我们两个后来没有单独聊过这事儿。”
徐露就想帮着撮合撮合,“你们两个的年纪都到了。”
“厂长!”刘芳芳跺了跺脚,“这事儿你可别去说,省得他不喜欢我又不得不同意。”
这个顾虑也是有的,徐露就问,“要不就让小英娘去问问?”
刘芳芳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腊月二十七一到,徐露给大家召开了一次会议,看着
热热闹闹的发完节礼,徐露又强调了安全方面的事情,每天都有值班的人来巡逻,一组两个人,出事的话是连带责任。
大家的心都被放假给吸引了,徐露说完之后大家也不着急走,在那里互相聊着天,说着杀年猪的事情。
“厂长,一会儿就要杀年猪了,可得去吃一大碗!”
“对!刚才杀猪老钱还来说这事儿了呢。”
杀猪老钱的闺女嫁给了张玉柱,拐着弯儿的和徐露攀上了关系,杀猪的时候就特别惦记着,听说留下一大块肉。
徐露点了头,“行,一会儿过去吃一碗。”
“吃完也别着急走,我们家要炖肉呢,上我们家吃点!”
“我们家炒瓜子呢,特别香,厂长记得过来。”
“我们家今年决定弄花生糖,回头我给厂长送点。”
说了好半天,徐露才从药厂这边回来。
孙嫂子手里提着一大块肉在那里和陆老三说话,见她回来了,赶紧指着这块肉说,“是老钱给送过来的,我正想着是炖了吃还是包饺子?”
徐露见那块肉真的不少,“还是炖了吧,过年的时候要吃好几天饺子呢。”
陆老三就把肉接过,“嫂子让我来吧。”
这几天陆老三都在他们这边吃饭,吃完了才回宿舍那边。
孙嫂子也不客气,把身上的围裙解了下来,“那我也回村里收拾收拾,新媳妇儿第一年进门,可有的张罗呢。”
徐露走的时候又给她提了一大堆东西,孙嫂子特别骄傲的走在路上,见人就说这是徐露给的。
药厂的工人们就往她身后看,“厂长呢?不是说要来吃杀猪宴?”
“还答应了俺,要回去吃俺炒的瓜子儿呢!”
孙嫂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估计顾不得了,家里也有一堆事情要忙,一年到头也没个休息的时候。”
大家一想也是,“那回头给她送些。”
“可别!”孙嫂子劝了又劝,“小露肯定不要,这个也送那个也送的,风气就不好了。”
大家还都是比较信服她的,尤其是去年的时候还发生过这件事情,村里人都还记忆犹深。
“那就算了。”
“可俺心里特别感激厂长,这不送点东西总觉得不舒服。”
“那你就多这厂里干些活。”
大家笑嘻嘻的说着。
杀猪的时候孩子们都跑过去看,尤其是壮壮和董思琪,他们以前在村里的时候最盼望的就是吃杀猪宴。
“就这一天能吃饱。”装装没心没肺的说出来,“我可喜欢吃杀猪宴了。”
董思琪在一旁点点头,“我也喜欢。”
“那一会儿你们把我的也吃了吧。”陆夏星和他们现在的关系特别的好,小英娘见他们过来,特地给他们盛了满满的一碗。
陆夏星就分了一大半给壮壮和董思琪。
其他人见状也要分,壮壮和董思琪赶紧把碗举起来,“吃不完,这么多呢。”
这几个孩子大家都认识,给不了徐露瓜子儿糖,这些人就把主意打到了孩子们身上,谁路过了都会塞点东西。
没多大会儿,几个孩子的口袋都塞得满满的。
他们回来之后全都倒在了桌子上,足足有半张桌子那么多。
“妈,还有婶子给你带的熬菜。”
这是小英奶奶熬的,去年的时候见徐露爱吃,今年就特地多带了些。
徐露出来一看,足足有半锅那么多。
这时候的人们可真朴实。
这几个孩子都不是吃独食的,带着零食各自去找小伙伴们分享。
最后又在胡建国的家里聚集起来。
胡建国听了之后有些后悔,“我要是腿脚利索,就跟着你们一块儿去了!”
徐百川就看了看他的伤口,“什么时候能好?”
胡建国在床上动了动腿,“早就好了,就是我奶和我娘不让我下床。”
说起这个胡建国就觉得很郁闷,“我记得小月那时候很快就下地了。”
陆夏月的拐杖现在传到了胡建国这里,听到叫她的声音,陆夏月擡了擡头,“我妈说好了就得多锻炼。”
“小露姨也是这么和我奶说的,可他们都怕我走的早了,腿脚不好。”
“那我们扶你下地。”
徐百川和张国民一左一右的把胡建国架了起来,让他尝试着走路。
胡芝芝则在门口放风,走了几圈之后,胡建国的身上就出了一层细密的汗。
“休息一会儿吧。”
王红梅的脚也好的差不多了,主要是徐露的烫伤膏特别管用,根本就不会留疤,王红梅最后一点担心也消失。
她进来见这群孩子鬼鬼祟祟的,狐疑的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老师,我们什么也没干呀。”大家装作一脸无辜。
王红梅哼哼了几声,到底没有说什么,留着他们在家吃饭,“今天我们捏饺子。”
孩子们都没留下,“家里也都做着好吃的呢。”
不到天黑大家就散了。
回去的路上,几个人看到袅袅的青烟升起来,时不时的能听到远处有放炮声,几个人安安静静的走着,却觉得心里格外的安心。
再后来很久之后,他们在不同的城市都过过新年,可留在记忆最深处的,还是这一天。
那是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是他们幸福的童年。
是可以治愈他们的港湾。
到家之后,陆清凌和陆老三已经把饭做好,徐露在那里摆弄着收音机,顺便给孩子们倒了些果酒出来。
“好香啊!”
孩子们欢呼一声,陆夏星伸了手就去拿了块肉吃,被徐露瞪了一眼,“先去洗手。”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
徐露喝了一口酒,觉得浑身都是暖洋洋的,“一会儿咱们出去放烟花吧。”
烟花是张玉柱从外面买回来的,当做节礼给徐露送了过来。
“好!”起此彼伏的应好声,大家的嘴里都塞着东西,陆清凌和徐露相视一笑,碰了一杯。
陆老三有些羡慕的看着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能像陆清凌一样,家庭美满。
“辞旧迎新!”外面有些冷,大家重新穿戴好,徐桐抱着球球,董思琪的怀里抱着少将,两个人站在最外圈,看着大家在那里摆弄烟花。
砰的一声响,天空中绽放出了绚丽的烟花,虽然很快就消散,但那一瞬间的明亮还是落在了每个人的眼里。
“新年快乐!”
徐露笑眯眯的和他们说着话,从烟花里面翻了翻,发现竟然还有手持的烟花棒。
“一人一根!”
呲啦呲啦的声音响起,鼻子尖是淡淡的有味儿,在一圈圈的烟雾中,能听到大家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