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盟约涟漪(2 / 2)
李琰也确实对她多了几分留意。那夜月光下她脆弱真实的泪水,与平日展现的智慧坚韧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看到了这位异国公主更为立体的形象。在一次翻阅新绘制的《大唐寰宇全图》西方部分时,他特意召见了艾琳,询问了几个关于地中海岛屿和北非海岸线的细节。
艾琳强作镇定,对答如流,言辞清晰,逻辑分明,但在李琰深邃目光的注视下,耳根却不由自主地微微泛红。当她详细解释完,抬起眼,恰好迎上李琰带着一丝欣赏和探究的眼神时,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慌忙垂下眼睑。
李琰将她的细微反应尽收眼底,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他没有多言,只是温和地勉励了几句,便让她退下了。这种若即若离、暗流涌动的情愫,比玛丽公主那种直白的热情,更耐人寻味,也更具危险性。艾琳知道,自己正行走在一根细丝上,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但也可能……一步登天。
东宫,凝香殿。
拉什米卡成功化解了属官的“劝谏”风波,太子的信任似乎更加牢固。但她深知,仅仅依靠太子的宠爱是不够的,尤其是在这危机四伏的深宫。她开始将触角伸向更隐秘的领域——情报。
她通过杜怀信,以重金和未来的政治承诺,暗中笼络了几个在宫中消息灵通、职位不高却身处关键位置的低阶宦官和宫女,特别是在掌管宫廷用度、传递消息以及侍奉皇帝起居的部门。她不需要他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他们成为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及时传递一些看似不起眼、却可能蕴含重要信息的风吹草动。
比如,皇帝近日召见了哪位大臣,谈了多久;后宫哪位妃嫔似乎身体不适,请了太医;乃至……皇帝在闲暇时,偶尔会提及哪位公主,语气如何。
她编织的这张情报网虽然稚嫩,却标志着她的权力欲望和生存策略,进入了一个更主动、更具侵略性的新阶段。她不再满足于被动应对,开始试图主动掌控信息,预见并影响局势。
新唐洲,望唐堡。
与“鹰喙族”的盟约,开始产生积极的“涟漪”效应。通过“鹰喙族”的中介和担保,另外两个原本对唐人持观望甚至敌视态度的、位于内陆边缘的小型部落——“石矛族”和“织网族”,也开始尝试与望唐堡进行小规模的物物交换。
他们用当地的皮毛、草药、染料的植物和一种味道奇特的干果,换取唐人的小件铁器、盐块和色彩鲜艳的布头。贸易的涓涓细流,开始渗透进原本封闭的内陆地区。
陈永昌严格遵守盟约,不越界,不扩张,只是耐心地经营着这条脆弱的贸易链条,并从中获取着关于“山与太阳之子”联盟内部动向的零星信息。据“鹰喙族”和这些新接触的部落透露,“山与太阳之子”似乎正忙于整合新征服的南部几个小部落,并与“迷雾之子”在雨林边缘地带的冲突有升级的迹象。
这对于望唐堡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陈永昌继续向朝廷请求,希望能派遣少量精通测绘和语言的人才,以便更系统地了解和记录这片广袤而复杂的土地。
索菲娅的简易滑轮组在将作监下属的几个码头和仓库试用后,效果显着,获得了工匠和役夫们的好评。将作监大匠正式上书,请求在官方督办的大型工程中,逐步推广此项小革新。索菲娅的名字,再次与“有用”、“创新”联系在一起。她似乎找到了一条避开宫廷纷争、凭借自身学识安身立命的康庄大道。
盟约的涟漪正在新大陆扩散,广州的来信敲定了一场各怀心思的交易,宫闱之内的情愫暗生与权力暗网悄然编织,而技术的微光则在帝国的肌体中点点闪烁。一切都在看似平稳的轨道上运行,然而,平静的海面之下,更大的暗流,正在悄然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