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南疆捷报(2 / 2)
李琰看着这两份奏报,目光锐利。南疆部落的进犯,必须坚决打击,以儆效尤,维护帝国在南方的权威。但玛丽公主的介入,却让事情变得复杂。她是在真心斡旋,还是借机抬价,甚至与大食有所勾结?
“众卿以为如何?”李琰将问题抛给了殿内重臣。
主战派将领慷慨激昂:“陛下!蛮夷无知,竟敢犯我天威!当立即发安南、岭南精兵,予以迎头痛击,扬我国威!岂能受一外邦公主掣肘?”
熟悉外交事务的鸿胪寺官员则持审慎态度:“陛下,南疆地形复杂,瘴疠横行,大军征讨,耗费巨大,胜负难料。玛丽公主既声称能斡旋,或可一试。若其能不成而屈人之兵,则省却刀兵之祸。即便不成,亦可借此窥探法兰克之真实意图与影响力。”
兵部尚书则提出折中方案:“陛下,可做两手准备。一面命安南都护府集结兵力,严密防守,并伺机反击,展示我朝决心与实力;一面可允玛丽公主尝试斡旋,但需设定时限,且我朝底线不容触碰。同时,需加强对广州海贸及玛丽公主动向的监控,以防其与大食或其他势力暗通款曲。”
李琰沉吟良久,最终采纳了兵部尚书的建议。他下旨:命安南都护府即刻备战,务必守住骠州,并寻机歼敌;同意玛丽公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斡旋,但要求对方无条件退兵,并赔偿大唐损失,至于贸易优惠与军事协作,需待此事了结后再议;同时,密令广州方面加强对玛丽公主及其随行人员的监视。
南疆的捷报尚未传来,但一场围绕边疆安全与外交博弈的暗战,已然拉开序幕。玛丽公主这朵“法兰西玫瑰”,以其出人意料的方式,再次将自己置于了帝国决策的漩涡中心。
新唐洲,望唐堡。
陈永昌密切关注着南方雨林的战事。据“鹰喙族”和“织网族”传来的最新消息,“山与太阳之子”的大军在雨林中进展极其缓慢,损失惨重,不仅未能找到“迷雾之子”的主力决战,反而因疾病、毒虫和神出鬼没的袭击而士气低落。卡塔克的怒火无处发泄,竟迁怒于那些被其征服、被迫随军出征的边缘部落战士,内部矛盾开始滋生。
与此同时,望唐堡与周边部落的贸易网络却在稳步扩大。除了“鹰喙草”,他们还发现了几种具有止血、消炎或驱虫效果的本地植物,陈永昌都命人小心采集样本,连同孙思邈的研究笔记,一同送回国内。堡垒自身也在缓慢恢复元气,新开垦的田地里,“玉粟”长势良好,带来了久违的丰收希望。
陈永昌知道,暂时的平静是宝贵的。他加紧了堡垒的防御工事,并开始训练一支由当地归附者和唐军混编的小型侦察部队,希望能更主动地掌握周边动态。
索菲娅的简易滑轮组,在经过反复演示和实际应用后,终于以其显着的省力效果,逐渐赢得了部分工匠和督工官的认可,开始在将作监负责的几处大型官营作坊和仓库中小范围推广。虽然阻力依然存在,但变革的曙光已然显现。索菲娅并未满足于此,她开始与李三水探讨,能否将类似的省力机构,应用于矿山提升或农田灌溉之中。
胎动疑云让东宫暗流汹涌,南疆危机与法兰克公主的外交介入牵动着朝堂神经,新大陆在战火与贸易中寻找着平衡,而技术的种子则在帝国的肌体中顽强生长。一切都在动荡与机遇中,等待着下一个引爆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