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465章 长安的决断

第465章 长安的决断(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殿下英明!末将(臣)等遵命!”三人齐声应道,心中对这位年轻亲王的决断力和手腕佩服不已。

就在西域因波斯求救而风起云涌之际,远在万里之外的东洲,“唐城”据点正在经历着立足未稳的艰难时期。

刘仁轨选择建立的第一个据点,位于一条大河入海口附近的高地上,背靠森林,面朝大海,易守难攻,且拥有淡水资源和潜在的良港。被李琰钦定为“唐城”。

登陆之初,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砍伐树木,修建营寨,开垦田地,与附近好奇观望的土着进行以物易物……金沙和“白金”的样本也被证实就来源于附近的河床和山峦。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首先是水土不服,不少队员出现了严重的腹泻、发烧症状,随行医官带来的药材消耗极快。其次是气候,雨季来临,连绵的暴雨使得营地泥泞不堪,搭建的简陋房屋多有漏雨,储存的粮食也有发霉的危险。

最大的威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对土着关系的误判。茂密的丛林中潜藏着毒虫猛兽,数名负责勘探的队员在深入丛林后失踪。而与土着的贸易,最初还算顺利,用玻璃珠、小镜子、丝绸碎片换取了食物和向导服务。但随着唐城规模的扩大和活动范围的增加,与一个较为大型、彪悍的土着部落因争夺一片疑似富含“白金”矿脉的山地而发生了冲突。

该部落的战士擅长使用吹箭和淬毒的木矛,在丛林中神出鬼没,对外出砍伐或勘探的小队发动了数次袭击,造成了十几人伤亡。唐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在不熟悉地形的丛林战中并未占到太多便宜,弩箭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必须打一仗,而且要打赢!而且要让他们怕!”刘仁轨站在唐城简陋的望楼上,看着远处郁郁葱葱、危机四伏的丛林,斩钉截铁地对杜环说道,“但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立威,为了让他们坐下来,按照我们的规矩贸易!”

他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不再派遣小队深入丛林,而是组织优势兵力,装备强弓硬弩和皮盾,步步为营,缓慢向那个部落的核心区域推进。遇到袭击,则就地结阵,用密集的弩箭还击。同时,他让杜环设法联系与那个部落有矛盾的其它土着群体,许以贸易好处,试图进行分化。

经过近一个月的对峙和小规模交锋,唐军依靠严格的纪律和强大的远程火力,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在一次精心策划的反伏击中,刘仁轨亲自指挥,以一部兵力诱敌,主力则绕后包抄,用弩箭覆盖了部落战士的聚集地,击毙了其首领的儿子。

巨大的伤亡和首领继承人的死亡,彻底震慑了这个部落。他们终于派出了使者,表示愿意谈判。

刘仁轨展示了强硬后的怀柔。他释放了俘虏,赠送了粮食和布匹,并明确表示,大唐人来此,是为了贸易和共同开发,并非为了占领他们的土地,只要遵守约定,双方可以和平共处,唐城可以提供他们需要的盐、铁器和药品。

恩威并施之下,紧张的局势终于缓和下来。唐城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可以继续巩固据点,勘探资源,并尝试在开辟出的空地上,播种下带来的玉米和马铃薯种子。这些作物能否适应这片全新的土地,将决定着未来东洲开拓的成败。

长安,大明宫。

李琰同时收到了来自西域魏王李意的密奏,以及来自登州转发的、由信鸽传来的东洲开拓队的第一份简报。

他仔细阅读着魏王关于应对波斯危机的详细报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意的处理方式,深合他意,甚至比他预期的更加老练。既保持了战略定力,又展现了灵活的手腕,将“伐谋”、“伐交”运用得恰到好处。

“意儿做得不错。”他对身旁的上官婉儿和阿史那云说道,“懂得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看来,西域交给他,朕可以放心了。”

上官婉儿笑道:“陛下调教有方,魏王殿下天资聪颖,方能如此。”

阿史那云则更关心东洲:“陛下,刘都护他们似乎遇到了不少麻烦,也不知那些新种子长得如何了。”

李琰看向东方,目光悠远:“开拓新土,岂能一帆风顺?些许挫折,正在意料之中。朕相信刘仁轨和杜环的能力。待他们站稳脚跟,东洲的财富,将源源不断滋养我大唐。届时,西进之路,将更有底气!”

他提起朱笔,在魏王的密奏上批阅:“处置甚妥,依计而行。望持重应变,遇有大事,急奏勿疑。”对于东洲简报,则批复:“知悉,所需医药、匠器,已命登州后续船队准备。望克服艰险,稳扎稳打。”

东西两线的消息,一忧一喜,但都在可控和预期的范围之内。李琰知道,他布下的棋子正在按照预想发挥作用。寰宇一统的宏图,正在这看似纷乱的局势中,一步步向前推进。而下一阶段的关键,或许就在于波斯能否在唐城的“非官方”支持下,多支撑一段时间,以及东洲的新作物,能否带来预期的丰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