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丛林的代价(1 / 2)
第四百六十五章:哈里发的抉择
大食帝国,大马士革,哈里发奥马尔的宫廷。
辉煌的宫殿内弥漫着胜利的喜悦,却也潜藏着不易察觉的暗流。阿慕尔·本·阿斯在叙利亚取得的辉煌胜利,不仅收复了失地,更极大地提振了帝国的士气,他的声望如日中天,甚至隐隐有超越留守东方、与波斯残部缠斗的哈立德之势。来自各方总督、部落首领的贺信和贡品络绎不绝,歌颂着哈里发的英明和安拉的庇佑。
然而,奥马尔哈里发端坐在宝座之上,脸上却并无多少狂喜之色。他是一位以虔信、简朴和深谋远虑着称的统治者。他深知,巨大的胜利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隐患。
“阿慕尔……做得太好了,好得让人有些不安。”奥马尔对身边最信任的顾问低声说道,目光扫过殿内那些正向阿慕尔的使者热情道贺的贵族们,“罗马人虽败,但根基犹在,希拉克略只是病了,并非死了。我们吞下的土地需要消化,新附的民众需要安抚。而东方……”他的目光投向东方,那里有尚未完全臣服的呼罗珊,更有那个庞大而神秘的唐帝国。
就在这时,魏王李意那份“不卑不亢”的照会,被呈送到了奥马尔的案头。照会中“祝贺”胜利的词语显得例行公事,而“重申维护西域及呼罗珊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以及“希望大食恪守边界”的语句,则像两根无形的针,刺入了奥马尔敏锐的神经。
“唐人……这是在警告我们吗?”奥马尔沉吟着。他召集了核心的幕僚和将领,包括刚刚从前线返回、风尘仆仆但意气风发的阿慕尔·本·阿斯。
会议上,争论激烈。
以阿慕尔为首的一批少壮派将领,主张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彻底解决呼罗珊的波斯残部,并试探大唐在西域的底线。“哈里发!安拉赐予我们如此良机,岂能坐失?呼罗珊唾手可得,西域诸国畏威而不怀德,只要我们展示出更强大的力量,他们自然会屈服!唐人远在万里之外,能奈我何?”
但更多的老成持重者则表示反对。“不可!呼罗珊山险地贫,伊嗣俟已投靠大唐,若我军大举东进,势必与唐军正面冲突!唐军战力不明,但其国势强盛,绝非波斯可比。此时与如此强敌开战,实属不智!我们应当巩固叙利亚和埃及的统治,消化战果,积蓄力量。”
阿慕尔激动地反驳:“正因为唐国强盛,才更应在其尚未全力西顾之前,抢占先机!若待其完全消化波斯残部,稳固西域,届时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更强大的对手!”
奥马尔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他欣赏阿慕尔的勇猛与进取心,但也忌惮其可能带来的不可控风险。更重要的是,他内心深处对那个能制造出如此精良弩箭、能通过商贸和谋略就将西域经营得铁板一块的唐帝国,抱有深深的忌惮。
最终,奥马尔做出了决定。
“安拉的恩赐,我们已收获颇丰。此刻,并非与大唐全面对抗的时机。”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阿慕尔,你的功绩,帝国不会忘记。现任命你为埃及总督,全权负责对北非的征服事宜!那里的财富和土地,同样等待着安拉之剑去夺取!”
他将战功赫赫的阿慕尔调离了东方前线,明升暗调,既酬其功,又避免了其与唐帝国可能发生的直接冲突。
“至于东方……”奥马尔继续道,“呼罗珊之事,暂且维持现状。哈立德继续围困,但暂不发动总攻。加强对唐国情报的收集,尤其是其军事实力和战略意图。同时,派遣一个正式的、友好的使团前往龟兹,回应那位魏王殿下的照会,表达我们和平的意愿,并探讨扩大商贸的可能性。”
奥马尔的抉择,体现了一位成熟政治家的审慎。他选择了巩固现有成果,规避与大唐的过早决战,转而将扩张的方向暂时转向相对薄弱的北非。大食与大唐之间那根紧绷的弦,暂时没有断裂,但彼此的警惕和试探,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龟兹,魏王李意很快收到了大食使团即将前来“友好访问”的消息,同时也得知了阿慕尔被调任埃及总督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