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489章 融合之痛

第489章 融合之痛(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魏王李意在遵照父皇旨意,上缴部分财帛、低调处理与玛丽公主关系的同时,并未放慢西域经营的脚步。他深知,唯有做出更大的、不可替代的功绩,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真正拥有话语权。

他将目光投向了北方和西方。北方,西突厥残余部落虽已臣服,但时有反复,且与吐蕃暗通款曲;西方,呼罗珊的伊嗣俟虽已归附,但其地连接大食、罗马乃至更北的草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李意以“巡边慰抚”为名,带着精悍的卫队和玛丽公主的部分商队,亲自北上,深入西突厥各部。他不再仅仅依靠武力威慑,而是带着大量的粮食、布匹、盐铁和医药,以“天可汗”赐予的名义,分发给那些生活困苦的小部落,并承诺保护他们不受大部落欺凌,同时严惩了两个与吐蕃勾结、屡次劫掠商队的大部落首领。恩威并施之下,北疆局势为之一靖。

对于呼罗珊,他则采取了更深度的整合。他奏请朝廷,正式在呼罗珊设立“安西大都护府呼罗珊镇守使”,由郭孝恪推荐的一名心腹将领担任,率五千安西精锐常驻,名为协助伊嗣俟防御大食,实则加强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同时,他鼓励玛丽公主的商队加大在呼罗珊的投资,开设工坊,兴修水利,将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逐渐纳入大唐的经济体系之中。

他的这些举措,既巩固了边防,拓展了势力范围,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进一步证明了他在西域不可或缺的价值。送往长安的奏报中,他详细陈述了北疆安定和呼罗珊整合对帝国西线安全的重大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商贸税收增长,字里行间,充满了务实与自信。

长安,李琰的案头,三方的奏报再次齐聚。

东洲刘仁轨关于处理内部矛盾、深化融合的奏报,让他看到了边疆大吏的清醒与担当。

岭南张岱关于南海遇阻、请求加强水师建设的急报,则让他目光凝重,意识到了海权争夺的尖锐性与紧迫性。

而西域魏王李意巡边安疆、深化经营的报告,则让他微微颔首,这个儿子,确实懂得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巩固地位,展现价值。

“传旨,”李琰沉吟良久,开始下达命令。

“东洲刘仁轨,安内抚外,举措得当。授其‘镇东大将军’,总揽东洲一切军政。望其持之以恒,促融合,固根基。”

“岭南之事,准张岱所请。着兵部、工部,会同岭南节度使,即日起于广州、交州筹建‘南海水师’,建造更大战舰,招募训练水卒。太子总揽其事,务必尽快成军,掌控南海!”

“西域魏王,巡边有功,经营得法。北疆既靖,呼罗珊镇守使之设,准奏。望其善加经营,以为帝国西陲之屏藩。”

他的旨意,再次体现着平衡与进取。支持东洲融合,推动岭南强军,认可西域功绩。帝国的三驾马车,在经历了些许颠簸后,再次在他的驾驭下,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然而,无论是东洲的融合之痛,还是岭南即将到来的海权之争,亦或是西域那看似稳固实则暗藏机锋的局面,都预示着前路绝不会平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