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494章 海疆硝烟

第494章 海疆硝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岭南,南海。

张岱采纳了“伪装侦察”的策略。几艘经过改装的“海鲨级”快船,卸下部分军械,满载着丝绸、瓷器等货物,伪装成落单的唐商或胆大的南洋海商,航行在琼州至室利佛逝的繁忙航线上,如同诱饵。

这一招很快奏效。在距离占城西北约两百海里的一片多岛海域,一艘伪装侦察船果然遭遇了袭击。十余艘速度快、船首包铁、悬挂着黑色骷髅旗的桨帆船从岛礁后蜂拥而出,试图包围并俘获这艘“肥羊”。

然而,他们撞上了铁板。伪装船上的水手皆是张岱麾下精锐,见敌船进入射程,立刻掀开伪装,露出两侧狰狞的弩窗,更有被迅速组装起来。为首的敌船尚未反应过来,便被一阵密集的弩箭和一枚燃烧的石弹击中,船帆起火,速度骤减。

同时,伪装船发出了遇袭的信号火箭。早已在附近海域游弋待机的“南海水师”主力,由张岱亲自率领,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从三个方向高速合围而来。

“是唐军!中计了!”袭击者头目见势不妙,惊恐大叫,慌忙下令撤退。但为时已晚。张岱指挥舰队穿插分割,利用“海龙级”战舰的体量和火力优势,撞击、碾压那些较小的敌船,同时以“海鲨”快船贴身近战,用强弩和拍杆清理甲板。

战斗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不到一个时辰,袭击船队大半被击沉或俘获,仅有寥寥数艘凭借对复杂水道的熟悉侥幸逃脱。经审讯俘虏和查验船只残骸,张岱确认,这些袭击者并非单纯的海盗,而是受雇于盘踞在苏门答腊北部一个名为“三佛齐”的土王,其武器装备和部分骨干人员,明显有阿拉伯背景。

“果然是他们!”张岱眼中寒光一闪,“传令,舰队转向,目标——三佛齐主港!本将要亲自问问那位土王,是谁给他的胆子,敢劫掠大唐商船,挑衅天朝威严!”

他要借此机会,杀鸡儆猴,彻底肃清这片航路上的障碍,并向所有南海势力展示大唐水师的决心与力量。一场旨在确立南海主导权的惩罚性远征,就此拉开序幕。

西域,龟兹。

长安调查团的风波虽已过去,但其影响犹在。魏王李意深知,父皇的信任并非无限,朝中的眼睛仍在暗中盯着自己。他必须更加勤勉,拿出更耀眼的功绩,同时也要更加谨言慎行。

他首先对西域大都护府的运作进行了一些细微调整。例如,将部分与玛丽公主商队的合作细节,以更加规范的“官督商办”契约形式固定下来,并增加了向长安报备的频率;在处理与各部关系时,也更加注重通过朝廷正式渠道进行册封和赏赐,淡化个人色彩。

然而,在对外战略上,他并未因调查而变得畏首畏尾。相反,他利用“秋狩”演武带来的威慑效应,加紧了外交攻势。

针对大食,他采纳了玛丽公主的建议,利用商队网络,向大食控制下的波斯故地散播消息,渲染呼罗珊在唐国治理下的“安定”与“繁荣”,并暗示大唐愿意与所有“友善”的势力,包括大食帝国内部某些对奥马尔政策不满的总督,进行和平贸易。这是一种隐晦的分化策略。

对于罗马,他则抓住了君士坦斯二世既渴望援助又舍不得港口的矛盾心理。他派出的使者态度强硬,明确表示:“若无一处可供大唐舰船安全停靠、维修补给的基地,则黑海、地中海的贸易安全无从保障,大唐对罗马的商业贷款与军械支持亦将大打折扣。切尔松尼斯港,乃互利共赢之选,陛下何吝一试?”

与此同时,他加强了对吐蕃方向的防范,但并未采取激进行动,而是继续通过商路,向吐蕃内部亲唐的势力输送利益,静待其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