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严刑拷问(2 / 2)
他巧妙地置身事外,却又摆出强硬的防御姿态,静待可萨内斗的结果。无论谁胜出,一个经过内战削弱、且需要大唐支持的可萨汗国,对大唐在黑海的存在更为有利。
天竺,卡维里帕特纳姆港。
智慧与明远两位法师在那烂陀寺的求学请求获得批准,标志着大唐与天竺的文化交流进入了全新阶段。与此同时,戒贤法师在与两位大唐高僧深入交流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佛法东传,已有数百载,听闻在东土大唐已然枝繁叶茂,善哉善哉。”戒贤法师对智慧、明远说道,“然则,天竺佛法近岁颇有凋零之象。老衲愿效仿当年达摩祖师东渡,携部分经论典籍,随贵使前往大唐,一则瞻礼东土佛门盛景,二则或可交流互鉴,重振天竺佛光。”
这个决定,连冯安国都感到意外。戒贤法师乃是天竺佛教硕果仅存的大德之一,他的东行,其意义远超寻常的学问僧往来!
冯安国不敢怠慢,立刻以最高规格的礼节安排戒贤法师及其弟子数人的行程,并派快船将此事急报岭南与长安。他明白,这已不仅仅是文化交流,更是一桩具有深远政治和宗教影响的外交盛事。
佛法的回流,即将为大唐带来不仅仅是经卷,更有一位活着的、来自佛法源头的精神领袖。这对于提升大唐在周边国家中的文化向心力,以及内部的思想整合,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长安,大明宫。
李琰的案头,三份急报几乎同时送达。
东洲:确认“鹰之民”威胁,其主力即将来犯,请求紧急支援!
黑海:可萨内战爆发,赵文渊稳守港口,静观其变。
天竺:戒贤法师决定东行,佛法回流在即!
形势急转直下,东洲骤然成为焦点!李琰的目光首先锁定在东洲的求援信上,手指重重地点在“鹰之民主力即将东来”的字句上。
“传旨!”他声音沉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登州水师提督苏定方,即刻率第一、第二舰队主力,携步卒一万,火器若干,驰援东洲!一切行动,听从东洲都护刘仁轨节制!务必将来犯之敌,歼灭于海上!”
“告诉刘仁轨、韩猛,帝国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东洲,寸土不可失!”
接着,他批复黑海:“赵文渊处置得当,准其依策而行。可萨内战,于我有利,然需防其战火波及港口。必要时,可展示武力,划设安全区。”
最后,对于天竺,他朱笔一挥,流露出难得的欣悦:“戒贤法师东行,乃佛法盛事,亦显天佑大唐!着太子以储君之礼,于广州亲迎!一路所需,务必周全!朕,亦当于长安扫榻以待!”
帝国的力量,开始向东洲倾斜。一场关乎新大陆归属的跨洋大战,一触即发。而西方黑海的博弈与天竺的佛光东渐,也在同步塑造着帝国未来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