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 第506章 波斯遗珠

第506章 波斯遗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长安西郊,皇家禁苑深处,一处名为“凝碧池”的离宫悄然迎来了它特殊的客人。这里亭台楼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池水如镜,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暂时封存了一位亡国公主的悲恸与希望。

阿黛拉公主卸下了旅途的伪装,换上了大唐宫廷为她准备的素雅襦裙,却难掩眉宇间那化不开的忧郁与深入骨髓的疲惫。她站在水榭边,望着池中倒映的残月,手中紧紧攥着那枚被称为“王室泪珠”的深蓝色宝石。家国沦丧、父王生死未卜、一路奔逃的惨烈景象,如同梦魇般日夜纠缠着她。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她深知,自己已是萨珊王朝最后的希望之一,肩上的重担让她不敢有片刻松懈。

内侍省派来的女官和通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她们能感受到这位公主平静外表下汹涌的情绪暗流。直到皇帝李琰的銮驾悄然抵达离宫,阿黛拉眼中才重新燃起一丝光亮,那是一种混合着敬畏、祈求与最后孤注一掷的决绝。

在布置简洁却不失皇家气度的偏殿,李琰见到了这位“新月”公主。她没有叶莲娜的英气逼人,也没有伊兹的纯真烂漫,她的美是破碎的、凄婉的,如同被风雨摧折的鸢尾花,却依旧保持着王族最后的尊严。

“波斯末裔之女,阿黛拉,拜见至高无上的大唐皇帝陛下。”她以标准的波斯宫廷礼仪深深下拜,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清晰坚定。通译将她的言语转化为唐言。

李琰虚扶一下,温和道:“公主远来辛苦,不必多礼。萨珊之事,朕已略知一二。且将你所知情形,细细道来。”

阿黛拉抬起头,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但她迅速用手背擦去,开始叙述。她从大食军队如狂潮般席卷而来讲起,讲到泰西封的陷落,讲到波斯勇士们的浴血奋战和最终溃败,讲到父王在她离去时那绝望而期盼的眼神……她的叙述并非简单的哭诉,而是包含了大量关于大食军队编制、主要将领特点、常用战术、以及其内部不同派系初现端倪的矛盾等信息。显然,她并非不谙世事的公主,在逃亡途中,她刻意收集和记住了这些可能至关重要的情报。

“……陛下,”阿黛拉最后泣不成声,再次跪伏于地,双手捧起那枚“王室泪珠”,“大食人毁我神庙,迫我子民改信,屠戮不屈者……波斯故地,哀鸿遍野。阿黛拉一介弱女,复国无望,唯愿陛下念在两国昔日丝路情谊,念在天道仁德,发天兵以救倒悬!萨珊愿永世称臣,岁岁朝贡,这枚象征萨珊王权的‘泪珠’,亦献于陛下,只求……只求一线生机!”其声悲切,闻者动容。

李琰静静听着,面色沉静。阿黛拉的陈述,与魏王李意送回的报告相互印证,让他对大食这个新兴帝国的威胁有了更直观、更紧迫的认识。这不再是一个遥远的传闻,而是一个正在急速膨胀、即将与大唐利益迎头相撞的庞然大物。

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断然拒绝。他起身,走到阿黛拉面前,没有去接那枚宝石,而是亲手将她扶起。

“公主,你的苦难,朕已知之。萨珊之痛,亦是人类文明之痛。”李琰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大唐雄兵虽锐,亦不能贸然万里远征,徒耗国力。此事,朕需权衡。”

他命人好生安抚阿黛拉,赐下诸多用品,并明确指示,公主在离宫期间,一切待遇比照郡王规格,严禁外界打扰。这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软性的控制。

次日,大明宫含元殿,大朝会。当皇帝李琰将波斯公主来朝、大食东进威胁以及西域初遇摩擦的情况公之于众时,原本因接连胜利而略显浮躁的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以兵部侍郎刘仁轨、左卫大将军苏定方等为代表的“鹰派”将领慷慨陈词:

“陛下!大食蛮夷,恃强凌弱,侵我藩属,其兵锋已近安西,此乃藐视天朝之明证!当以此为由,遣精兵良将,西出阳关,联合波斯残部,痛击大食,扬我国威,拓土万里!岂能坐视其坐大,终成心腹之患?”

而以户部尚书戴胄、中书侍郎岑文本等为代表的“鸽派”文臣则忧心忡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