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317章 蒯氏异度

第317章 蒯氏异度(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一句话,终于触动了蒯越的心思。

良久,他重重叹了口气,将茶一饮而尽:“罢了,子瑜所言,句句在理。我蒯越不是不识时务之人,这降,我应了。”

诸葛瑾微微一笑,举杯示意:“异度深明大义,实乃明智之举。”

二人走出雅室,茶楼外已是黄昏,夕阳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一片柔和的金色。蒯越正欲与诸葛瑾作别,忽然目光一凝,望向不远处。

二楼栏杆处,一道身影静静而立。那人头戴轻纱帷帽,如烟似雾。微风拂过,掀起帷帽一角,一双清冷如霜的眸子倏忽闪现,只消一眼便令人心神俱震。

可他还未及细想,风已停,纱幔落回原位,那道身影转身便没入了回廊尽头,仿佛从未出现过。

诸葛瑾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却只见到空荡荡的栏杆,便微笑道:“异度在看什么?”

蒯越收回视线,心中波澜未平,面上却不动声色:“没什么,只是觉得这茶楼景致甚好。”

诸葛瑾含笑点头:“确实雅致。异度若有闲暇,不妨常来。”蒯越却没应声,脑海中仍浮现那一瞥。他忽然想起什么,看向诸葛瑾时,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与了然。

……

王镜收到郭嘉的来信时,正值深夜。

她展开信笺,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笔锋凌厉却又不失洒脱,正是郭嘉的手笔。

信中所言,条理分明,字字切中要害。

主公明鉴:

荆州之战,敌我之势已明。我方有三利,荆州有三弊,此战必胜。

其一,军势之利。

我军平定江东,横扫北方,远征乌桓匈奴,将士久经沙场,锐不可当。水师战力冠绝南方,顺江而下,三日可抵襄阳城下,此乃速战之利。反观荆州军,久处太平,士卒懈怠,刘表又无进取之心,防线徒有其表,一旦遇袭,必生混乱。

其二,内应之利。

荆州豪族与刘表早已貌合神离。蔡瑁掌兵权却心怀私念,蒯越虽为名士,却更重家族存续。昔日他曾劝刘表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足见其深谋远虑,绝非甘为刘表殉葬之人。若许以保蒯氏富贵,参与荆州政务,蒯越必愿倒戈。而刘表对豪族猜忌日深,蔡、蒯两家明争暗斗,正是我方可乘之机。

荆州可取,然不及蒯异度之智。其人深谋,晓畅时务,乃栋梁才。

得荆州不过增寸土,得异度方为长策。当以诚心纳之,许以重任,必为我用。

其三,道义之利。

中原流民涌入荆州多年,刘表虽收纳却未能尽数安抚,近年赋税加重,百姓怨声渐起。我军若以轻徭薄赋为旗号,沿途收拢民心,荆州百姓必不抗拒我军入境。此乃人心所向。

王镜读至此处,唇角微扬。郭嘉所言,与她心中所想竟分毫不差。即便他此刻不在身边,二人却似心有灵犀,所思所谋皆如出一辙。

她继续往下看,信末附了一首小诗。

山迢迢,水迢迢,

铁甲寒霜染战袍。

夜深独听潮。

风萧萧,雨萧萧,

锦字回文慰寂寥。

归期何日招?

山路遥远,水路漫长,冰冷的铁甲和寒霜沾满了战袍。深夜里,独自一人听着潮水声声。

风声呼啸,雨声淅沥,唯有你写来的回文锦书,能慰藉这份孤寂。归乡的日子,到底要等到何时才能定下呢?

王镜眸中闪过一丝柔和,取过纸笔,研墨时手腕微顿,笔尖落纸。

朝思君,暮思君,

案上兵书字字沉。

烛花落又新。

江之滨,海之滨,

万里征帆一片云。

何时共展衾?

以郭嘉的聪慧,定能读懂这问句里藏的调笑。

最后一笔落下,她将信纸轻轻吹干,折成小巧的方形。

她抬眸望向窗外夜色,心中已有决断。

荆州,该取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