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倭郡太守(2 / 2)
失去了羽纱带来的深邃与神秘,她只是一个清秀苍白的女子。
她不再是那个能沟通鬼神、决定部落命运的御神子,她成了倭王卑弥呼,一个需要按时汇报工作、确保赋税和矿产能足额上缴的世俗官员。
尽管如此,卑弥呼内心深处却不得不承认,眼下的境况,远比她的少女时代要好上太多。
她曾是家族中一个并不起眼的旁支女子,因其灵异体质而被选为侍奉神明的巫女,虽受尊敬,却并无实权,只能听从部落长老与族人的安排。
那时的她,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成为统御三十余国的女王?
如今,她是启朝皇帝亲封的倭王,名正言顺的统治者。即便这王冠是启朝所赐,镶嵌着屈辱的宝石,束缚着沉重的锁链,但它确实戴在了她的头上。
各部首领虽心怀异志,却也不敢再公然挑战她的权威,因为他们如今挑战的,不仅仅是卑弥呼,更是她背后那尊庞然大物般的启朝。
她开始更加积极地配合汉朝的各项要求。
她甚至开始学习汉人的统治方式,尝试着像一位真正的王那样去思考,而不仅仅是依赖神谕。
她甚至幻想过,有朝一日,她的子侄中能出现一位深受汉文化熏陶、得到启朝皇帝赏识的人物,在未来能更顺畅地与启朝沟通,保住邪马台王室的血脉与名分。
她依旧是笼中之鸟,但至少,这个笼子比她出生时的那个,要华丽一些,也稳固一些。而她所能做的,就是在这笼中,小心翼翼地扑腾翅膀,试图为下一代,争取一个或许同样被困、但至少能活下去的鸟笼。
几十年后,卑弥呼病逝,其年仅十三岁的女儿台与继位,成为新的倭王。
此时的倭地早已不是当年模样,汉人据点根基稳固,文化同化初见成效,倭人各部的势力被大大削弱。
台与本身孱弱,无力统御分散的部落,很快便引发了叛乱。
启朝当即以平定叛乱、稳定倭地为由出兵,不仅迅速镇压了叛乱,还借此废除了台与的倭王之位,将其降格为倭郡太守,彻底取消了倭地的世袭统治权。
随后,启朝推行改土归流,从中央直接派遣流官前往倭地治理,正式设立倭郡,同时实施编户齐民,登记户籍、征收赋税、征发徭役。
至此,王镜以渐进之策彻底稳固了对倭地的统治,这便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