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1章 父子师徒的转换(1 / 2)
何雨柱随手颠了几下,这玩意就是个惯性动作。
不可能猛然一使劲,然后就把锅里面沙子抛到一米高,还能完全接住的。
总归是先小力,让锅里的沙子,产生翻滚的惯性。
然后才由低到高,越来越高,越来越顺。
还好,手感还在,锅里的沙子扬起六七十公分的高度,然后又稳稳的落在了锅里。
何雨柱身上有点燥热,就好像身体里的血液,感受到久违的激情一样。
那些沉睡的劳动基因,全部都复苏了起来。
“过来,就按照我刚才那样,每天颠勺五百下。
每一下,锅中的沙子,都得抛起来至少半米高,并且不能撒出锅外。”何雨柱对着小老四招招手,让他过来。
到现在为止,何雨柱说话还是温和,并没有想着跟小老四发火。
小老四迟疑着,一步一挪一回头。
他不停的望向何大清求援,何雨柱看到了,却是直接说道:“别看你爷爷,当初我也是十岁就开始练这套的。
你想开馆子,做菜不一定要多好吃,但后厨的流程你总要知道。
不然人家说几句好听的话,忽悠你,你都分辨不了真假。
你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这就是你该吃的苦。”
何雨柱这话一出,何大清也不好给小孙子求情了。
何雨柱说的的确没错,
何雨柱小时候,包括他自己,也都是十岁出口,就开始吃苦学这个的。
虽然何大清是想着把小老四培养成饭店的接班人。
并且为了这个培养,他已经做了太多准备。
比如说他一直在收买马华夫妇,还有他在港岛的那些徒子徒孙,何大清也是按照手艺能力给出了不同份额的分成。
可以说,等到小老四长大,哪怕他一点厨艺不会,只要为人处事上,不出什么大毛病。
那小老四的前途就不会差到哪去。
但如果小老四会厨艺,那自然是更好了。
知道厨子的苦,也能清楚厨子的猫腻所在。
那他以后成为老板,才能跟后厨那些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勤行,或者说所有手艺人的行业,必然是以人为本。
饭店拼到最后,还是拼手艺,拼味道,拼的是人情世故。
可能这跟后世的某些连锁店的玩法很不同。
其实那种连锁餐饮店,在走上连锁那一步的时候,就已经只能算是生意,而不是饭馆了。
不论中西餐,都有那种以厨子手艺为卖点的馆子。
也有各式的连锁快餐。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包容的。
当然,后世那种玩预制还想玩高端的,也只能忽悠一时。
那些玩法,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九十年代以后的各种时装牌子,都是那个玩法。
请明星代言,然后以微微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给绝大多数底层顾客,营造出独属于名牌使用者的傲娇感。
挣个几年快钱,然后必然性的因为节约成本,使产品质量越来越差。
最后则是被其他更有噱头的品牌所替代。
说白了,像是何大清开饭馆,从他开馆子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想着经营成父传子,子传孙的百年老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