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后宫新变化,乾隆新志向(2 / 2)
“大公主简直是奴婢见过的最温婉端庄的姑娘,真的有帝家风范,比奴婢见过的那些亲王福晋的女儿,都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呢。”
比如,云英在寒食节这一天教引大公主如何过寒食节时,就不停夸着大公主,而使得大公主倒有些不习惯。
但云英这样做也是因为眼下新的制度已经决定,大公主的名声好坏已经关系到她全家的命运,所以她也就有意识的多夸,先洗脑自己,自己教引的大公主是最好,然后再洗脑别人。
当然,她这样做,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庶妃高氏和大公主都更愿意分赐她钱财礼物。
这让云英脑海中形成的信息反馈是,多夸夸才能好处多多。
弘历也逐渐发现大公主脸色的笑容多了不少。
不过,弘历倒是没多少闲暇关注内廷。
他现在初登大位,根基未稳,还有很多事要做,也需要更多的精力去从各处细节发现,打破官僚们普遍希望苟安之现状的机会。
弘历在勤政亲贤殿批阅奏折时,再次批阅到了山西巡抚石麟的奏折。
而石麟所奏的一件事引起了他的不满!
因为石麟在撒谎山西一直风调雨顺。
但弘历这段时间已经陆续收到了其他山西官员的密奏,有官员已经明言山西自去年八月都没有雨,而请朝廷务必赈济。
弘历自然不会认为山西所有给他上密奏的官员都在骗他,而只石麟没有骗他。
更让弘历生气的是,这石麟一边山西没有干旱,一边又已令缙绅富户捐粮备赈。
石麟为此,即便接下来有干旱也不惧怕,而请他这个皇帝放心,还表示他自己不会像别的督抚一样,只会有什么困难就找朝廷,而是会自己提前未雨绸缪,大有要弘历这个皇帝夸夸他的意思。
但弘历却从他的奏折里,看到了他在趁机捞银子,勒索地方。
“给石麟去旨,问他,朕明明知道去年八月开始,山西就无雨,他为何要隐瞒灾情?”
“再问他,如果真如他所言,没有灾情,他放着归公在省里的火耗银不用来备灾,为何还要缙绅富户捐纳?”
“朝廷如果遇到什么事,就只能倚靠劫富济贫的手段,那朝廷与盗匪也就没什么区别?”
“朝廷的存在是要造福于民,让天下存在更多的富户,也让富户敢露财,进而促民积极于生利之事;如果富户就要天然助官救灾救民于水火,那谁还敢露富?”
“他这样做是不是要借机勒索富户,把归公以作地方备赈养廉的火耗已经吞没掉不,如今还要进一步吃大户,只怕还不是吃大户,而是趁机勾结大户吃有余粮的百姓!”
“让他明白回话!”
“另外,告诉他,别想着替朕省赈灾上的钱,只要是赈灾,重者数百万两,轻者几十万两,朕不会吝啬花钱,用不着他打着体谅朕的名义去敲诈大户!”
弘历因而对军机大臣们吩咐起对石麟的批答来。
作为盛世帝王,弘历的确有藏富于民的底气。
当然,他这样做也是为了杜绝官僚们自己不思节财不思开源,而只会一味耗光公帑,然后敲诈大户,进而再掠于民。
对于弘历而言,他不指望自己的臣子们各个廉洁奉公,但要求他们至少别拖文明发展的后腿,让所管区域的社会总财富有所增加,富足百姓数量也能够增加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大规模的消费市场,商品经济才能更加发达起来,才有需要大批量工业品的市场,才能促使工业化的出现,进而出现足够多倚靠工商业获取大量利润的资本家。
而这些资本家也就会因为需要赚取更大的利润而需要占据更大的市场。
当然,以目前的大清权力格局,到时候拥有大量资本的肯定还是最有权力的那批人。
首先就是他这个皇上!
但弘历自己从心而论,也觉得只有先让自己这个皇帝对外剥削的手段更高级,才能更方便对外扩张的。
他要是只会收地租,那将来占据大清周边的很多土地都会没有意义。
因为大清周边的土地很多都没有太大的农业收租价值,只有开采矿石和其他原材料的价值。
宗室石麟在收到军机处奉旨发来的谕令后,一脸惊惧地把自己丢到了罗汉床上,而不解地自言自语:
“我大清入关,不就是为了让天下人皆奉养我们爱新觉罗家吗?”
“皇上这么指责我,只恐是嫌我夺富户的钱后,没给他分润好处。”
宗室石麟这么想后,就决定回奏,山西富户还欲捐纳两百万两给户部以作备赈,而意在让皇上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