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550章 “刨锛恶魔”的末日:1995,长春锤影下的血色夏天

第550章 “刨锛恶魔”的末日:1995,长春锤影下的血色夏天(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引子:暗夜中的锤声

1995年,长春的夏夜闷热而漫长。李桂兰提着刚从菜市场买回的猪肉,快步走向位于南关区解民小区的家。楼道里的声控灯忽明忽暗,她下意识地紧了紧手中的布袋——里面装着刚取的五百块钱,是给儿子下学期的学费。

就在她掏出钥匙的瞬间,脑后突然袭来一阵剧痛。像是被一块冰冷的铁重重砸中,她甚至没来得及呼救,就软软地倒在了自家门口。金项链被粗暴扯断,钱包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个用花衬衫包裹的刨锛,静静地躺在血泊中。

这是1995年6月8日下午四点。当民警赶到现场时,李桂兰已经陷入深度昏迷。她的丈夫王建国红着眼眶对警察说:“邻居说听见她喊了一声,出来就看到人倒在地上了......”

谁也没有想到,这起发生在普通居民楼里的袭击,竟拉开了一场持续数年、笼罩整个长春的恐怖序幕。

一、锤影频现

就在李桂兰遇袭一周后,6月15日晚八点,南关区西五小区。

大学生赵晓雪抱着刚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哼着歌爬上三楼。她刚从学校回来,准备度过一个轻松的夜晚。就在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一个黑影从楼梯拐角窜出。

“砰”的一声闷响,赵晓雪甚至没看清袭击者的模样就倒了下去。对门的张大爷听见动静开门查看,只见女孩倒在血泊中,金色的耳环被硬生生扯下,耳垂撕裂,鲜血直流。

“快叫救护车!”张大爷的呼救声惊动了整栋楼。

赵晓雪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面色凝重地告诉赶来的家属:“颅骨骨折,脑组织受损,就算救回来,恐怕也......”

与此同时,长春市的另外几个区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案件。

7月24日上午十点,清明街某公司经理刘振涛在家门口遭遇袭击。歹徒用斧头猛击其后脑,抢走了当时价值数万元的大哥大和bp机。幸亏妻子听到异响开门查看,才及时将他送医。

“太猖狂了!”负责侦办此案的刑警队长张建军在案情分析会上重重拍桌,“光天化日,就在家门口行凶!”

更令人发指的是8月6日晚七点,某厂副厂长张志刚在回家途中,被人从背后用刨锛猛击后脑。装有3200元现金的公文包被抢,金项链、金手链悉数被夺。张副厂长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却落得终身半身不遂。

二、恶魔升级

随着时间进入八月,歹徒的作案频率明显加快,手段也越发凶残。

8月16日上午十点,永春小区的健身教练李明在家门口遭遇袭击。这个平时能卧推一百公斤的壮汉,在后脑遭受重击后竟还有意识,挣扎着呼喊“救命”。

丧心病狂的歹徒见状,又连续补了几斧头。等邻居闻声赶来时,李明已经倒在血泊中,永远停止了呼吸。他手上那枚结婚戒指被强行掳走,那是他妻子上个月刚送的生日礼物。

两天后的8月18日,福寿小区一名女中学生倒在血泊中。这个才上初三的女孩,书包里还装着没做完的试卷。

最令人痛心的是一起发生在偏僻小巷的惨案。怀胎七月的孙丽在下班回家途中遭遇袭击,被刨锛重击后脑。这个坚强的母亲以惊人的毅力爬行了二百多米,直到巷口才被路人发现。

经过紧急手术,孙丽保住了性命,却成了植物人。万幸的是,她腹中的孩子平安降生。这个从未见过母亲睁眼的孩子,从此在奶奶的抚养下长大。

“必须尽快破案!”市公安局局长在专项会议上震怒,“现在老百姓晚上都不敢出门了!”

三、恐慌蔓延

系列刨锛案在长春引发了巨大的社会恐慌。

学校里,老师们提前到下午三点放学,要求学生必须结伴回家。女生至少要四人一组,男生也要两人同行。一些寄宿制学校干脆实行封闭管理,禁止学生外出。

“那时候我们连校门口的小卖部都不敢去,”后来回忆这段往事的长春市民马国强说,“食堂的饭菜虽然难吃,但总比在外面遇到刨锛党强。”

社会上的恐慌更为严重。往日热闹的街道,一到傍晚就行人稀少。即便是壮年男子,也不敢独自在僻静处行走。人们走在街上都会不自觉地回头张望,生怕有人从背后靠近。

“那段时间,我每天下班都要丈夫来接,”在银行工作的刘女士回忆,“我们单位的女同事都这样,没人敢独自回家。”

更让人心酸的是,很多单身女性回到家门口都不敢立即上楼,非要打电话让家人下楼来接。一种深刻的不信任感在邻里间蔓延,连熟悉的邻居在楼道里相遇,都会下意识地保持距离。

与此同时,各种谣言开始流传。有人说刨锛党专挑有钱人下手,有人说他们是下岗工人的报复,更有甚者传言这帮人每天不打死一个人绝不收手。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媒体也注意到了这座中国东北城市的异常,将其称为“恐怖之城”。

四、蛛丝马迹

就在社会上一片恐慌之际,警方的侦破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专案组对全市发生的四十多起刨锛案进行串并分析,发现这些案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是针对单人从背后袭击,专门打击后脑,作案时间多在傍晚至夜间,作案地点多选择居民楼内或僻静小巷。

“这应该是一个有前科的犯罪团伙,”经验丰富的老刑警李卫国分析,“手法熟练,反侦查意识强。”

通过对受害者的回访,警方终于获得了一条重要线索。一名受害者在遇袭前曾回头看了一眼,虽然没能看清歹徒面貌,但记得对方说了一句地道的长春话:“别动!”

8月25日,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台被抢的大哥大突然有了通话记录,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回收这部手机的店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