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接任(1 / 2)
合作社的这次大兴县之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踢毽子的这一项运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大兴县的城镇居民们迅速掀起了踢毽子运动的风潮。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人们三五成群地踢着毽子。孩子们在课间休息时也纷纷拿出毽子玩耍,他们你踢给我,我踢给你,是时下最受欢迎的活动了。老人们也在公园里悠闲地踢着毽子锻炼身体,他们一边踢,还一边交流着心得技巧。
毽子,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物件,瞬间成为了大兴县最受欢迎的物品之一。
随着踢毽子运动热潮闲掀了起来,大兴县对毽子的需求也如潮水般涌来。
合作社的单子除了大兴县的供销社外,卖货郎也纷纷要求增加了毽子的数量,这使得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于是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里,大兴县就给合作社带来了近万个毽子的销量。
这一销量数字对于合作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近万的毽子销量让合作社的生产制作全部给毽子开路了。
原本还留着一些家庭负责生产制作鸡毛掸子的,现在全都转向了毽子的生产。
仓库里堆满了制作毽子的原材料,大家领了材料回家后,那是日夜制作。
然而,即便如此,生产速度还是远远跟不上销售速度。仓库里的毽子库存迅速减少,新的订单还在不断增加,合作社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陆卫民决定召开动员第二批加入合作社的会议。
其实,早在三月三之后,县供销社来采买毽子开始,村里那些没有加入合作社的部分家庭就有些蠢蠢欲动了。
他们看到合作社的毽子生意如此火爆,心中充满了羡慕和期待。
每天路过合作社门口,看着里面忙碌的景象,他们都在心里盘算着,要是自己也能加入就好了。
等到年中总结会过后,这些家庭更是按捺不住,纷纷来找陆卫民,要求加入合作社。
陆卫民当时并没有立刻就答应下来。
一方面,那时候的生产速度还跟得上,他担心一下子加入太多家庭,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毕竟合作社刚刚在毽子生意上站稳脚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过渡期。
另一方面,他也想给第一批加入的家庭吃点红利,第一批加入的家庭在合作社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信任和支持,陆卫民不想辜负他们的这份信任。
然而,这次大兴县的大单子过来,原先加入合作社的25个家庭生产制作速度明显不够了。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最先加入合作社的家庭已经疲惫不堪,但产量还是无法满足需求。
陆卫民看着堆积如山的订单和焦急的客户,心里十分着急。
同时也知道了,到了加入新力量的时候了。
这第二批加入合作社的家庭没有第一批那么多,只有20个。
虽然数量相对较少,但对于合作社来说,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不过,这批新加入合作社的家庭还需要进行技术培训后才能开始生产制作。
这次,陆卫民已经不需要自己亲自来了,合作社安排了其他人来负责培训工作。
而这个负责培训的老师就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家庭中的一位大妈。
她可以说在制作毽子上是绝对的“王者”,不仅是又快,还又好。
培训的第一天,培训的老师早早地来到了培训场地,将制作毽子的工具和材料摆放整齐。
新加入的家庭成员们也陆续到来,因为时间紧迫,人齐后老师立刻开始讲解着毽子的制作工艺。
“首先,选材很重要。我们要选择质地柔软、颜色鲜艳的羽毛,这样制作出来的毽子才好看又耐用。”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根羽毛展示给大家看。
接着,她又讲解了裁剪、贴合等技巧,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清清楚楚。
新加入的家庭成员们学得非常认真,他们围在老师身边,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的动作,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培训老师总是耐心地解答,直到大家完全明白为止。
在实践环节,新加入的家庭成员们开始动手制作毽子。
一开始,他们的动作十分生疏,但经过几天的练习,他们逐渐掌握了技巧,制作毽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三天时间够,第二批加入的家庭就已经可以开始生产制作毽子了。
虽然新加入合作社的家庭们制作毽子时还不够熟练,速度也不够快,但他们的加入已经足够弥补合作社产量的不足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的生产效率逐渐提高,毽子的产量也稳步上升。
仓库里的毽子库存开始慢慢增加,订单也能够按时交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社的毽子生意越来越好,不仅在大兴县站稳了脚跟,还逐渐拓展到了周边地区。
如此一来,合作社的成员们收入将会不断增加,生活也越来越好。
…………
时光匆匆,转眼间来到了九月初。
阳光依旧带着夏日的余温,洒在合作社的院子里。
合作社里,大家正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收尾工作,将2000个毽子仔细打包、清点,准备交付给大兴县的供销社。
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为大兴县供销社供货了,看着这批毽子即将顺利发出,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从七月上旬开始,合作社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全力投入到毽子的生产制作中。
除了在农忙时节,大家不得不暂停下来,回到自家的田地里,顾一顾那金黄的麦子和翠绿的玉米,其余的时间,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地干活儿。
有些家庭为了提高效率,自行组建小组,按照上手的程序来分工,有裁剪羽毛的、有缝制毽身的、也有安装铁片的,每个人都专注地做着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