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番外:时机来了,她们的事业开始起飞(1 / 2)
恰好政策也逐渐放开了,黎青青便和谢明珠一起,按照从前的设想,从小地摊做起,售卖她们手工缝制的口水巾、衣服和各种小东西。
谢明珠可谓是将舒楹送她的那台缝纫机用到了极致,最开始的起步阶段,不光是做一些小东西,还接一些帮顾客们扦裤脚、换拉链,缝制旧衣服的工作。
虽然赚得少,但想着能赚一点是一点,积少成多,便都来者不拒。
两人都是有奇思妙想的,手艺又相当精湛。
有时会在帮忙缝补旧衣服的时候加入一些自已的想法。
比如用颜色不一样的花布帮忙缝补外套窟窿的时候,加入一些自已的巧思,将衣服颜色和拼接布的颜色巧妙地结合起来,并绣上刺绣,让整件衣服看起来换了个样子。
不像是打的补丁,反倒像是专门买了一件这样好看的衣服。
许多顾客发现了她们的才华,纷纷建议她们可以尝试做一些衣服来卖。
谢明珠立刻想到之前帮大院儿邻居女儿做的那套敬酒服。
甚至直到她们出来摆摊的时候,大院里还是一直有人拜托她们帮忙按照那个款式做敬酒服。
谢明珠和黎青青每天晚上回去都要加班。
看到大家都那么喜欢,两人便干脆又各自设计了几套不一样的款式,稍微日常些的衣服,摆出来试着卖。
没想到销量当真不错,许多姑娘路过一眼就看中了,当场就交了钱、量好了尺寸等着出货。
衣服做的多了,黎青青两人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将目光放在了更加丰富的衣服款式上。
什么衬衫、裤子、各种领子各种款式,她们都想试一试。
只是两人毕竟没有那么专业,有些东西能想到却做不出来,又不知道该去找谁请教。
发愁之际,舒楹和谢明珠聊天时偶然得知了这件事。
她一下子就想到了之前还在沪城的时候看过的那些杂志。
她试着找了找,没想到当真找到了几本《沪城服饰》、《当代女性》之类涉及女性流行的稀缺杂志。
至于服装专业相关的杂志,当时国内出的比较少。
舒楹便想到了自已工作中接触到的那些外文杂志和书籍。
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舒楹联系了不少国外的朋友,找到了许多相关的专业杂志和书籍。
这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国文版,舒楹便自已动手,将书籍全都翻译了一遍,拿给谢明珠和黎青青看。
黎青青两人原本就有不少想法,只是缺少一个将想法变成成衣的思路罢了。
有了舒楹的这些书和杂志,加上两人之前摸索出来的经验,不断的研究、尝试。
再结合“沪城服饰”上当代最受欢迎的那些衣服款式,两人加以改进,融合自已的想法,做出了几款年轻女性喜欢的、有些与众不同的“的确良”衬衫。
她们将国内还没有人见过的荷叶领、燕子领与“的确良”衬衫相结合,并相应的将袖口也改成了对应的形状。
做出来的衣服,竟有一种意外的潇洒和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