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长生从炼化混元葫芦开始 > 第646章 荣泉结丹

第646章 荣泉结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月后、阳明山

悦见山那两株澄溪树才赠来不久,阳明山便就好似有了不小变化。

但见得一座座峰峦浸在薄纱似的灵雾里,盛夏的暑气被山间灵气涤荡得干干净净。

漫山灵木撑着华盖,碧叶流光溢彩,枝桠间垂着垂露草,晶莹的露珠坠在叶尖,折射出细碎灵光。

石径旁的仙草疯长,紫蕊凝香,引来彩翼灵蝶翩跹,翅尖扫过之处,留下点点荧光。

山巅飞瀑挂如银练,溅起的水雾化作灵雨,落在身上凉沁沁的,混着草木的清芬与淡淡的灵气。

白云端偶尔掠过几只仙鹤,唳声清越,惊得林间灵雀扑棱棱飞起,掠过结满赤珠的朱果树,将这座盛夏的仙山衬得愈发清灵绝尘。

黄陂道南处置使郑云通匆匆应付完了手头紧要差遣,这才紧赶慢赶回到阳明山来。

他一路甚至都无暇与施礼的晚辈后生行礼,只疾奔赶往阳明山秀灵峰瑶岫洞天外头,企盼自家师父康荣泉早日结丹出来。

一般而言大卫仙朝修士所言“洞天”,却与道藏古籍中所记那“洞天福地”的远不能相比。

此方曾有真君言过,赤天界境内“洞天”,皆源自当年赤天界吞噬琉璃界时未有完全融入炼化部分。

这些碎界星点溢散出来,或要在太虚之中磨炼不晓得多少时候,这才能化作大小不一、贫贱不等的各式洞天。

这些分散在赤天界的洞天或为灵域、或成凶境,其中数目、体量到底多少,便连界主或都言不清楚。

一如太祖当年所言,厉害的洞天便连化神真君亦不敢凑近。他在苦灵山修行时候,便就见得过;

但若是寻常洞天,便就如观鱼上修的观山洞府、费家叶涗老祖的抱丹台,需得金丹大成才能将其炼化完全、用以修行;

若是再次一等,便就是如落在阳明山这处被鬼剑门传承千年的瑶岫洞天,即就是一普通金丹便就能纳为己用。

康大掌门的重明宗素来秉承其志、门中弟子惯以简朴立宗。

是以这些年下来,重明宗手中竟攒下了不少破碎空间所化的洞天胚子,只是先前忙着稳固疆土、整肃宗门,一直没来得及细细处置。

前些年头,待得外患渐平、宗门诸事稍定,蒋三爷这才总算腾出手来。

他本就不喜庶务,却也晓得洞天安置关乎宗门长远,便特意拨冗两三个年头出来,亲自领着百艺楼的修士与供奉们勘察阳明山灵脉走势。

最终选定了五处灵脉汇聚且地势稳固的所在,将那些洞天胚子一一安置:或嵌于山腹深处,借地底灵泉滋养;或建于峰巅云间,引高空罡气淬炼;

每一处都用灵禁层层加固,又请来地师梳理洞天内的灵气紊乱,终是将五处大小洞天打理得妥妥帖帖,各有妙用。

有的适合储存灵材,灵气凝滞如胶;有的适合锤炼法器,天地元气锋锐如刃;有的则适合闭关疗伤,灵韵温润如泉。

这五处洞天里,瑶岫洞天算不得最是紧要的,却胜在其内灵脉格外平和温顺。

洞天内的灵气不疾不徐,如溪流般缓缓流转,既无暴涨暴跌之险,也无戾气杂糅之扰。

修士入内修行,灵气会顺着经脉自然游走,不会因灵气过燥而伤及经脉,也不会因灵气过滞而阻塞脉络,最是适合筑基修士冲击结丹境界时使用。

毕竟结丹需凝神静气,稍有差池便可能丹毁人亡,瑶岫洞天这般安稳的灵境,恰是破境时的最佳护持。

康荣泉自一二月前攒够善功之后,即就孤身入了瑶岫洞天、好做印证结丹之用。

自家师父面临此等大事,郑云通终于得闲,自想着要紧忙赶到洞天外头好做护持。

不过郑云通甫一到了地方,却就见得刑堂长老刘雅领着一众弟子守在秀灵峰外,一副生人莫近的模样。

郑云通自不会以为自己在这位师叔面前算得生人,便就只是快步上前、俛首拜过:“弟子郑云通拜见刘师叔。”

“云通这修为当真了得,你进益如此之快,倒令得为叔我都有些汗颜了。”刘雅先是赞过一声,也不顾郑云通连连自谦、言称不敢,只有兀自言道:

“这番你回来得倒是恰到好处,康师兄今番结丹是否功成,数日内怕就能见分晓。”

郑云通目中关切之意更浓一分,刚要求请入峰去等,却又被刘雅伸手拦住。

“刘师叔?”

“掌门师伯是言,有他与大长老、三长老候在瑶岫洞天外头便好。恁多人去了,帮不上半点忙不谈、反还添乱。”

刘雅一副受命于人的模样,稍稍做个揖首、便算与郑云通略表歉意。郑云通听得此言,倒也无法,只又与刘雅躬身谢过,即就转身离去。

刘雅的眼神落在了前者背影上头良久,过后又喃喃念过一声:

“这单灵根当真当真招人艳羡,不知不觉之间,便连康师兄的徒弟都要结丹了。按这速度看、说不得还要快上段师兄一步.

怨不得现下靳师兄在大部事情上头,反比过往还争得更厉害了许多。但若是这师徒二人真就次第结成金丹.却不晓得靳师兄将来还争是不争。”

————

好容易奔了回来,却不能为要结金丹的师父在外护法,郑云通自觉心头有些沮丧出来。

别过秀灵峰后,他自不会返往黄陂道南任事,正准备往藏经阁一趟。

一为拜见单永这位亲近师叔、二便是看看如要换得宗门所藏那些结丹手札、身上善功还差多少。

郑云通自是晓得哪怕现下宗门单灵根弟子仍旧值钱,却也不以为一应资粮宗门都会白给。

要晓得,宗门师长对于灵根上佳的后辈弟子于资粮上本就已有倾斜,若是寻常事上再做偏袒、未免有些太伤士气。

这却不是才止四灵根出身的康大掌门所乐得见到的。

别过刘雅,郑云通从秀灵峰下来时,心头的沮丧仍像沾在法衣上的灵雾,挥之不去。

他沿着山间石径往藏经阁走,脚下踩着被灵露浸润得松软的腐叶,耳畔只有灵雀的啾鸣与飞瀑的轰鸣,可满脑子都是师父在瑶岫洞天里的境况。

灵禁紧闭,不知里头灵气是否平顺,师父会不会遇到劫难。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隐约现出一片青灰色的阁楼轮廓,正是藏经阁。

这阁楼依着阳明山的灵脉主峰而建,外墙嵌着拇指大的灵玉碎粒,在盛夏的日光下泛着温润的青光,像是给阁楼裹了一层淡青烟纱;

阁檐下悬着十二只青铜铃,铃身上刻着镇邪护典的古纹,风一吹便发出“叮铃”清响,据说这铃声能驱散阁内阴浊,护得典籍不沾尘垢。

离着还有数十步远,守阁的弟子安言望就迎了上来。

安言望穿一身半旧的青布法衣,腰间挂着宗门制式的铜令牌,见了郑云通,忙躬身行礼:“弟子安言望,见过郑师叔。师叔今日怎的有空来藏经阁?可是要寻哪部典籍?”

安言望本是外门弟子出身,入门一甲子来、连个师承都未得到,还是因了前番大比表现不差,这才被藏经阁典教常侍单永首徒选在门下做了弟子。

他素知郑云通是单灵根修士,又是康荣泉长老的亲传弟子,在九代弟子之中声望极高,说话时带着几分敬重,面色恭敬真挚十分。

郑云通抬手虚扶,声音里还带着些未散的沉郁:

“安师侄不必多礼,今日过来,是为求几部结丹手札。”言罢了,他解下腰间的身份令牌,递了过去。

这令牌是宗门弟子的凭证,不仅能证明身份,还能查询善功结余与修行档案。

安言望双手接过令牌,转身走到阁门旁的灵镜前。这灵镜是用玄铁混着灵晶铸就,镜面光滑如冰,边缘刻着繁复的聚灵阵纹。

他将令牌往镜面上一贴,镜面瞬间泛起淡蓝色的光晕,光晕中渐渐浮现出几行金色的字迹,标清了郑云通所完结的要害差遣、身上所余善功。

安言望确认过上头善功数目,这才出声言道:

“郑师叔身上善功倒是够得部分结丹手札兑换所需,只是这要害物什师侄这里却无暇取用,还请师叔稍待,师侄这便去请。”

安言望捧着令牌转身入阁,郑云通便立在阁外等候。日光透过灵玉碎粒洒在地面,映出点点青光,青铜铃的清响伴着山间灵风,倒让心头的沮丧淡了些。

他目光扫过阁门两侧的楹联:“藏天地玄奥于简牍,纳日月灵韵入丹书”,笔力苍劲,照旧是近来愈发喜欢题字的康大掌门亲笔所留。

不多时,阁内传来脚步声,安言望引着单永走了出来。

单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道袍,须发半白却梳理得齐整,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茶经,指尖还沾着些许墨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