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榆林战役(4)(1 / 2)
清晨,榆林城内校场,四百名溃兵排成略显松散的队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明的压力,高台之上前任宣府总兵侯世禄端坐太师椅,尤世威、王世钦等一众老将分列两侧,目光扫视着台下每一个人,周围还有数百手按刀柄、神情冷峻的家丁警戒,如果这些溃兵有假,在没有武装的情况下顷刻间就会被全歼。
侯世禄清了清嗓子说道:“尔等新至,虽为贺协台旧部,然值此非常之时,不得不细加甄别,以防流寇奸细混入!现在老夫问,尔等答!若有半句虚言,立斩不赦!”
他随手指向队列前排一名士卒:“你!入伍几年了?何时从卫所拔入营兵?当时的长官是谁?”
那士卒是闯营老兵,早有准备,立刻挺胸抬头,操着浓重的陕北口音,流利回答:“回将爷!小的崇祯五年顶了父亲名额,在绥德卫当兵!七年春,延绥神木营补额,被千总王应成挑中入了营兵,当时王大人还说小的弓马娴熟,是个好苗子!”
他说的王应成,确是神木营的一名军官,在场一些和艾万年相熟的军官有些印象,只不过神木营在崇祯八年被流寇全歼了。
“既然你是神木营的,那神木营在巴家寨被全歼后,你怎么到的贺协台麾下。”
那老兵嘿嘿一笑,“当时咱们弟兄流入山林,都听说贺协台对当兵的不错,于是就去投他了。”
侯世禄面无表情,又指向另一人:“你呢?”
这个人是刘处直的老乡,在攻陷百户所后跟着义军走了,只见他轻描淡写的回复道:“回将爷,小的崇祯二年在榆林卫靖边守御千户所接了父亲的班,六年秋,时任延绥副总兵的张应昌张协台扩充奇兵营,小的因会使铳,被选入了奇兵营左部,后面张协台在湖广均州被闯贼击败,额们也就散了,到贺协台麾下的原因和前面那个兄弟一样的。”
……
侯世禄一连问了十几个人,问题刁钻,涉及不同年份、不同部队的编制和长官,然而,这四百人本就是官军出身,对营伍之事了如指掌,加上事先做足了功课,竟无一人答错或露出明显破绽,他们的对答如流,神情中的那份属于老兵的自然,甚至带着点被盘问的不忿,逐渐消解着侯世禄的怀疑。
尤世威在旁观察良久,微微点了点头,对侯世禄低语道:“老侯,看来确是咱们想多了,这些问题,若非亲身经历绝难编造如此周全,流寇再狡诈,也难以让几百人都将谎话编得滴水不漏,尤其是在你我面前。”
侯世禄紧绷的脸色也缓和了些,他最终站起身,对着台下众人道:“好!看来确是贺协台麾下的好儿郎!此番败绩,非战之罪,乃流寇势大所致,你等且安心在城中休整两三日恢复体力,待兵器甲胄配发,便登城协防,为国效力,也为贺协台报仇!”
“谢将爷!谢诸位将军!”台下响起一片
感激的回应。
老张和李管队心中总算安稳了一些,但背心已被冷汗浸湿。
回到城西那座营房,众人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他娘的,这侯世禄的眼神真毒,老子差点以为要露馅了。”一个闯营的小管队抹了把额头的汗。
李管队低喝道:“噤声!隔墙有耳!这才刚开始,都给我打起精神,这三天,谁都不许惹事,按时点卯,老老实实待着,谁敢露了马脚,老子第一个宰了他!”
老张也说道:“没错,越是这时候越要稳得住,咱们现在就是正儿八经的官军溃兵,等着领装备守城呢!”
接下来的三天,这四百人表现得异常安分守己,每日按时应卯,战时榆林城内官军吃的还不错,每天都有白面大饼和梅干菜以及猪油汤。
他们吃完后便大多待在营房内休息,或整理着那身官军号衣,或三五成群低声闲聊,偶尔被允许在营房小院内活动,也绝不多走一步,不多看一眼,他们的顺从进一步麻痹了监视他们的尤家家丁。
三天后,一队官兵押送着几辆大车来到了营房外,带队的是个百总,他让人卸下了一批军械,大约两百套略显陈旧但还算完整的布面铁甲,以及相应的腰刀、长枪,甚至还有一百副弓箭。
那百总对着集合起来的四百人喊道:“诸位兄弟!这是尤老将军特批给你们的装备!明日开始,你们便上镇远门协防!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让流寇看看,咱们榆林的好汉还没死绝,他们想进来得丢下五万具尸体。”
老张立刻上前,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激动和感激:“多谢百总!多谢尤老将军!兄弟们一定誓死守城,报答将军恩德!”
他暗中塞过去一小块碎银子,那百总掂量了一下大概有一两多,想到都是些穷当兵的也没觉得少了,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带人离开了。
看着堆放在院子里的铠甲兵器,所有义军的心都怦怦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