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榆林战后事宜(1)(2 / 2)
一个年轻军户挤到前面,怯生生地问:“将军……额家是榆林卫的,额是家里的老三,没地,也没机会补缺当营兵……额要是当兵,真能给饷银?能吃饱饭?”
任勇拍了拍他的肩膀,朗声道:“小兄弟,放心吧!看见没?”他指着身后几个正在领取号衣和新兵安家费(五钱银子)的新兵,“入了营,先发安家费!号衣、兵器、吃食一样不少!只要训练刻苦,打仗勇敢,前途大着呢!”
又有一个中年军户担忧地问:“那……咱们以前是官军,现在投义军,这……这算不算背叛朝廷啊?”
旁边一个显然是老兵的人嗤笑一声:“朝廷?朝廷给过你啥?是让你全家吃饱了,还是给你田地了?”
“侯世禄、尤世威那些官老爷,什么时候正眼瞧过咱们这些穷军户?咱们当兵吃粮,给谁卖命不是卖?至少义军的刘大帅、闯将,是把咱们当人看!”
这话说到了许多人的心坎里,对于这些底层军户而言,忠君爱国太过遥远,实实在在的生存和温饱才是第一位的,给朝廷当兵是当,给义军当兵也是当,更何况义军的待遇听起来更好,军官们也更接地气,至少他们没见到有下跪的人,要是在以前的榆林他们见到一个千总都得跪下磕两个再走。
很快,招兵点前排起了长队,不仅有生活无着的年轻余丁,甚至还有一些在之前的守城中幸存下来的营兵,他们脱下破旧的明军号衣,换上义军的服饰,领到了五钱银子的安家费,这些人都不知道除了抢劫,上次从别人手上拿钱是啥时候了。
老张带着几个亲兵(都是在那一百人里面挑的),也在招兵处物色好苗子,补充他第三司的缺额,他看着这些踊跃报名的新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就在不久前,他们还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如今却可能成为并肩作战的兄弟,这世道,真是变幻莫测。
附刘处直现在的实力:豫西熊耳山山寨,总管李中举麾下有兵马两千二百。
南路军江西的刘能奇部,军制同刘处直这里不一样,有中吉、左辅、右翼、前锋、后劲,五营军制,新军制最低是哨总,往上就是部总、掌旅、都尉、威武将军、果毅将军、制将军、权将军。
刘能奇是制将军,陈石头和李来亨都封了制将军兼节度使,张四猛和于寿阳为果毅将军,原侦察营千总马老六为中吉营威武将军。
刘处直本部这里,左营指挥官孔有德,左部千总全节,右部千总线国安。
把总孙延龄,马雄、胡一第、李养性
右营指挥官刘体纯左部千总刘汝魁,右部千总张能
把总有刘体纯之弟刘体成、刘汝魁的弟弟刘汝阳,吴汝义以及张野
前营指挥官高栎,右部千总任勇,左部千总张天琳
把总张承柱、焦赞、焦得名、黑九霄兄长黑九云。
中营指挥官李茂,左部千总秦得虎、右部千总郑彦夫,
把总田虎、黄色俊、刘文炳、陈浩
后营指挥官史大成,左部千总张全昌,右部千总于国兴。
把总:张全昌的同族弟弟张全义、叶云龙、胡瓒、董文英。
亲兵营指挥官李虎
骑兵营指挥官马世耀、郭世征
土木营指挥官王鸿
侦察营指挥官李狗才(刘处直觉得难听后续给他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李良弼以后就以此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