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准备营救高迎祥(4)(2 / 2)
七天后,部队抵达五台县境内,李良弼手下的探马凭借江湖经验和银钱开道,很快便找到了李晋王设在五台山深处的一处隐秘山寨,这山寨由一座废弃的道观改建而成,易守难攻。
当李晋王得知是当年并肩作战的老盟主亲自来访时,又惊又喜连忙带着几个老兄弟亲自出寨迎接。
“大帅!一别数年想不到今日能在山西见到你!”
李晋王依旧是那副豪爽模样,虽鬓角已添白发但精神抖擞。
刘处直也十分感慨:“李大哥,别来无恙!兄弟此番冒昧来访,实是有泼天的大事要求助大哥!”
“哎,什么求不求的,你我兄弟何分彼此快里面请。”
李晋王将刘处直一行人热情地迎进聚义厅。
聚义厅内酒宴摆上,刘处直坚持让李晋王坐了主位自己坐在下首,毕竟李晋王已经不算三十六营体系里面的人了和自己平等相处。
酒过三巡刘处直屏退左右,只留下核心几人,这才将高迎祥兵败被俘、朝廷欲押解进京,以及自己打算半路截囚的计划和盘托出。
李晋王听罢长叹一声:“高闯王……唉,当年何等英雄!没想到竟落得如此地步!这张二该杀!”
他一拍桌子,“大帅,你讲义气,不忘旧情,我老李佩服!这个忙,我帮定了!这晋北的消息还没有我打探不到的。”
刘处直大喜:“多谢李大哥,有你帮忙此事成算大增,只是不知那赵大胤现在到了何处,何时能到紫荆关?”
李晋王捋着胡须道:“大帅放心,我虽在此种地但消息并不闭塞,为了山寨安危,我在外面几条交通要道上都开设了酒店、茶棚,既做营生,也方便打探四方消息。我这就派人去查,很快便有结果!”
刘处直一连在山上待了五天,李晋王派出去的探子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带来了确切消息。
聚义厅内,探子详细禀报:“禀大王,禀刘大帅,这伙官军他们已经过了忻口寨,正沿着滹沱河西岸北上,看路线,是要经过崞县、代州、繁峙,然后出平型关,经紫荆关进京!”
探子继续道:“官兵押解人马约一千,加上随行的车夫、杂役等,总共约一千五百人,咱们这一块的官军主要是代州参将的人马,还有雁门关的千户所,前两年东虏入寇,他们受了些损失,但是还是有些实力,平型关那边也有个守备率军一千驻守。”
消息明确,接下来就是选择截击地点,众人围着地图讨论了起来。
马世耀指着崞县道:“这里离宁武关远了些,官军增援没那么快,我看就在崞县动手!”
李晋王摇头反对:“马兄弟崞县离宁武关和雁门关太近了,官军骑兵驰援过来速度会很快,我们若不能快速解决战斗,很容易被缠住。”
马世耀又指着平型关后面:“那……等他们出平型关?关外动手?”
郭世征立刻否定:“不行!平型关是险关守军虽不多,但凭借关墙足以拖延我们,一旦被他们缩回关内,或者关内守军出来接应,我们就前功尽弃了。”
李虎看向代州:“代州附近呢?地势开阔,利于我们骑兵冲杀。”
李晋王还是摇头:“代州是重镇,有一个参将驻守兵马众多,在那里动手太冒险了。”
众人议论纷纷,一时难以决断,刘处直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繁峙县。
他沉吟良久,开口道:“诸位,我看就在繁峙县境内动手,如何?”
刘处直分析道:“其一,繁峙地处崞县与平型关之间,距离两者都有一段距离,官军增援需要时间。其二,根据探子所言,繁峙附近多山,官道需经过一些峡谷河湾,利于我们设伏,其三,过了繁峙,再往前就是平型关,赵大胤眼看即将进入安全区域,警惕性可能会有所放松,正是我们出击的良机!”
他看向李晋王:“李大哥,你对繁峙一带地形比较熟悉,你觉得哪里最适合设伏?”
李晋王仔细看了看地图,又回想了一下,手指点向滹沱河的一个转弯处:“这里!地名唤作葫芦峪,官道在此依山傍水,形成一个葫芦状的弯口,两端窄,中间稍阔,我们在两侧山坡上埋伏,待其队伍完全进入葫芦肚,两头一堵关门打狗!保管让他们插翅难飞!”
“好!就在葫芦峪,李大哥此番就劳烦你带路,并协助我们勘察地形布置埋伏!”
“义不容辞!”李晋王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