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遇到大麻烦(1 / 2)
葫芦峪一战,虽未能救回高迎祥性命,但全歼了押解官军,夺回了高迎祥的遗体,并将赵大胤枭首祭奠了高迎祥。
刘处直命人在葫芦峪附近一处背山面水、风景清幽的向阳坡地上,为高迎祥挖掘了墓穴。
没有棺椁,便用军中携带的崭新帐篷仔细包裹遗体;没有丰厚的陪葬,只将那把去年刘处直赠送给高迎祥的那把佩刀一起放在了里面,高迎祥兵败后将这把刀给了刘哲,遇到刘处直后刘哲又交给了他。
葬礼简单而肃穆,刘处直率领所有参与此次行动的军官和部分士卒,肃立在墓前。
刘处直亲自捧起一抔黄土,缓缓撒入墓穴:“高大哥,你英雄一世,今日兄弟暂且将你安葬于此,这葫芦峪山清水秀可涤荡征尘,你可在此安心长眠。”
“他日若我等有成,必为你迁葬故里安塞,树碑立传,让你的事迹,永世流传!”
众人依次上前添土,马世耀、郭世征等军官都铲了几铲子土,李晋王也感慨道:“高闯王,老李我没什么能送你的,往后年年清明,只要我还在,定来为你祭扫一杯水酒!”
坟冢很快垒起,一块光滑圆润的青石充作墓碑,上面用刀尖刻下“故兄高公迎祥之墓”几个大字。
葬礼结束后还有其它的麻烦事,劫杀官军、夺走钦犯(虽已故,但朝廷不知),这是捅了马蜂窝,宣大总督梁廷栋、山西巡抚吴甡两人,一旦得知消息必定调兵围剿,也很有可能连累五台山的山寨,不过李晋王倒是很豁达,他也不止这一座山寨,官军来了直接走就成。
“李良弼!多派探马,向东、向北探察!严密监视平型关、雁门关乃至宣大方向的官军动向!一有异动,立刻来报!”
“是!”李良弼领命,立刻将手下所有的夜不收像撒豆子般派了出去。
众人怀着紧张的心情,在五台山李晋王的山寨中暂避,同时抓紧时间休整部队,处理伤患,消化此次俘获的数百名降卒愿意加入的补充入营,不愿的发给少量盘缠让他们自己回陕西。
仅仅过了两日,黄昏时分山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哨兵紧张的呼喝,很快,两名隶属于侦察营的探马风尘仆仆的归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了聚义厅,其中一人的马背上,还捆着一个穿着大明低级文官服饰、吓得面无人色的男子。
“大帅!李营官!大事不好!出大事了!”
为首的探马气喘吁吁,李良弼赶紧给他递上了一碗水,然后训斥道:“慌什么!慢慢说!是平型关的官军出动了吗?”
“不是官军,我们按照命令前往紫荆关方向探察,还没到地方,就发现官道上一片混乱,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和溃散的官兵!我们就趁机抓了这个舌头!”
待缓了缓之后,探马将那个主簿放了下来,让他给在坐的众人解释。
只见那个探马对主簿说道:“你老实说话,说完便放了你。”
那个主簿听说流寇不杀他,然后就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报告各位大王,不是官军来了,是东虏大军入寇了!”
“东虏的大军已经攻破了昌平、居庸关!连延庆州也丢了,昌平总兵巢丕昌投降东虏了!东虏在京畿大肆劫掠,前锋已经逼近了紫荆关!离我们这里的平型关,只有二百多里路了!”
对于东虏那边刘处直虽然和他们打过一仗知道很厉害,但是自己手伸不过去对辽东的情况两眼一抹黑,他还不知道就在今年四月,关外的皇太极已于盛京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