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律政锋芒 > 第476章 数字人格保卫战

第476章 数字人格保卫战(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青山县的初雪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的玻璃幕墙,渠成顺用指尖在结霜的窗上划出一道竖线,望着楼下被雪覆盖的街道。桌上的红色委托函像团火焰,标题"声纹侵权案"几个字在台灯下跳动,旁边散落着《民法典》人格权编的批注页,第一千零二十三条被红笔重重勾勒,"声音保护参照肖像权"的字样下画着波浪线。

"主任,殷智杰先生到了。"张彩娇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她身后的男人穿着磨损的羊绒围巾,右手紧攥着一个U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殷智杰放下水杯时,渠成顺注意到他虎口处有常年握麦克风留下的茧子——那是属于配音师的职业印记。

"三个月前,我女儿在早教APP里听到了'我的声音'。"殷智杰的声音沙哑,U盘在桌面滑出一道弧线,"她喊'爸爸讲故事',可屏幕里跳出的是个卡通形象。我去查,发现我的声音被做成了AI语音包,在十几个平台售卖。"

周万发戴上白手套插入U盘,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音频文件。"这是《童话镇》的片段,"他放大波形图,红色曲线与蓝色基准线呈现出惊人的重合,"声纹图谱显示,共振峰频率、基频抖动参数,和殷先生提供的录音样本完全一致。"

会议室的白板迅速被关系网覆盖:殷智杰→被告二(文化传媒公司)→被告三(软件公司)→被告五(科技发展公司)→被告一(智能科技公司)→终端用户。张忠民将南京技术合同案的判决书复印件贴在左侧:"之前的能源案保护技术创新,这次是数字时代的人格权保卫战。"

"性质更特殊。"渠成顺用红笔圈出"声音权益","民法典把声音参照肖像权保护,意味着AI不能随便扒别人的声音。但技术层面怎么界定'可识别性'?"戴世龙推了推老花镜,在案例旁标注:"法院要判断公众能否通过音色、语调认出特定人。"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渠成顺带着周万发和张彩娇来到殷智杰的录音棚。老旧的隔音棉墙上贴着《狮子王》中文配音的海报,控制台旁堆着几十盘磁带。"这是2015年给被告二录的童话专辑,"殷智杰戴上耳机,播放一段白雪公主的配音,"他们当时买的是录音制品版权,没说可以AI训练。"

张彩娇仔细比对授权合同:"合同第十一条写着'仅限线下发行',被告二把音频给被告三,明显超出授权范围。"周万发突然指着波形分析软件:"看这里,AI语音包在'的'字的尾音处理上,有殷先生特有的鼻腔共振——这是技术特征,也是人格标识。"

下午的调查充满科技感。当团队走进被告三的AI实验室,上百台服务器发出低沉的轰鸣。技术总监挡在数据台前:"我们的语音合成用的是公开素材。"周万全举起法院调查令,金属牌在蓝光下反光:"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未经允许使用他人声音构成侵权。"

在服务器阵列深处,张忠民找到了关键日志。2023年7月15日的记录显示:"导入yzhijie_2015.wav,开始声纹模型训练。"戴世龙将日志截图打印出来,每一页都贴着时间标签。技术总监的脸色瞬间煞白,手指在键盘上僵住。

"他们用了深度学习里的迁移学习技术,"周万发在案情分析会上调出技术文档,"把殷先生的声纹特征提取出来,嫁接到标准语音模型上。就像把别人的五官拼到卡通脸上,本质还是侵权。"渠成顺在白板上画出声纹图谱:"公众听到这个声音,第一反应是'这是殷智杰',这就构成人格权侵害。"

方梅的摄像机记录下关键证据。在中心的会议室里,渠成顺将AI语音包和原始录音并排放置,用频谱分析仪展示两者的频率分布:"看2500Hz到3000Hz的频段,两者的能量分布完全一致——这不是巧合,是技术剽窃。"殷智杰盯着屏幕,喉结剧烈滚动。

开庭前的周末,中心的灯光亮到凌晨。张彩娇制作的声纹对比动画在电脑上循环播放——左侧是殷智杰的原始声纹图谱,右侧是AI语音包的频谱,两者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出镜像重合。周万发整理着侵权产品的销售数据:"十二个平台,累计下载量327万次,被告一的分成收入达1680万。"

法庭辩论阶段,被告一的律师反复强调"技术中立"。"被告声称AI语音包是数据合成物,"周万发起身,身后的屏幕亮起用户评论截图,"但消费者留言说'终于找到正版配音老师的语音包',这说明公众能识别出声音主体。"当张彩娇的动画演示到声纹匹配度98.7%时,法官突然打断:"被告方能否解释,为何你们的模型在非必要特征点上,与原告声纹完全一致?"

判决下达那天,青山县的雪开始融化。渠成顺站在法院公告栏前,看着判决书上"声音权益属于人格利益"的表述被阳光照亮。殷智杰打来电话,声音带着释然的颤抖:"渠主任,他们把所有语音包都下架了。刚才有游戏公司找我,说要签合法的声音授权协议。"

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的会议室内,戴世龙正在标注新的案例。"这次的关键是'可识别性'标准,"他用红笔在第一千零二十三条旁写下批注,"AI可以模仿声音,但不能未经允许就用别人的声纹特征。"周万全将侵权公司的道歉声明贴在白板上,融雪的水滴从窗户滑落,在"人格尊严"四个字上留下水痕。

深夜,渠成顺走过青山县的数码广场,橱窗里的智能音箱正在播放故事。他停下脚步,听见那个熟悉的声音说着:"从前有座山..."——这次不是AI合成,而是殷智杰新录制的正版语音。店员认出他:"渠主任,现在进语音包都要看授权书呢,你们做的事真管用。"

中心的玻璃幕墙在春夜中亮如灯塔。张彩娇在整理人工智能普法手册,周万发和张忠民正在讨论企业声音授权协议的模板。渠成顺推门而入,带着一身潮气,却看见每个人的桌上都放着新的委托函——关于虚拟偶像声纹侵权、智能客服声音盗用的案件,正在排队等待法律的裁决。

他走到窗前,看见远处的科技园区灯火通明,那是人工智能企业聚集的地方。渠成顺知道,在数字时代的人格权保卫战中,民法典的条文就像声纹图谱上的基准线,为技术创新划定边界,也为每个自然人的声音尊严筑起防火墙。而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将继续在代码与法律的交汇处,守护着数字世界里的人格光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