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穿书后,我成了极品好婆婆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流民

第一百三十九章 流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错,人数不少,数百甚至上千人了。”张留安道。

“按照之前演练安排这群流民。

我已经安排人去煮粥去了,用不了多久能够让这群流民喝上粥。

现在距离下一次市集还有八天,这些天就封闭城门了,先安定这群流民再说了。”李天星继续交代道。

就在他们说话之间,远处的流民

已经越来越近,能够清晰地看到他们脸上写满的疲惫与渴望。

老弱妇孺蹒跚前行,孩童们或背或抱,一些人因长途跋涉,脚已磨破,却仍坚持着向前,要是走不了了,这也意味着离死不远了。

“行行好,让我们进去休息一下吧!”

“叔叔,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行行好,给我点东西吃。”

“娘我好饿啊!好累!呜呜呜。”

“爹,我想睡觉了。”

这些声音,带着无尽的哀求与绝望,摇曳而令人心碎。

在城墙上的村民听到这些,他们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他们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与同情。

张留安见状,他叹了口气,这些流民背后隐藏着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是战乱与饥荒共同编织的悲剧。

他音尽量温和地说道:“大家稍安勿躁,我们明白你们的苦楚。

让你们进来,这不可能的,我们也为了家人的安全着想。

不过,你们也别担心,你们虽然进不了,但是这些天我们会安排吃的给你们,等过上几日之后,确保无疫病,我们会再登记你们人数,安排你们进来。

边上我们也建了一些小木屋,你们自行住下。

请放心,一旦确认安全,我们会尽力为你们提供栖身之所和必要的食物。”

听到这番话,流民们眼中的光芒微微一亮,仿佛是在黑暗中抓住了一丝光明。

没多久的时间,李天星安排人煮的粥很快就好了。

稀饭野菜粥,并不很稀,反而加了不少野菜进去,这粥反而显得格外清香,并且还很浓稠。

这群流民看到有吃了,立马围了起来,要是没人维持秩序,估摸着肯定会乱套起来。

然而,张家村出去分发食物以及维持秩序的村民,一个个也是全面武装了起来,戴口罩、带头帷幕。

这样可以隔离疾病的传染,张家村的村民也都知道,所以也没有多害怕。

他们小心翼翼地分发着粥,确保每个流民都能得到一份,同时保持着适当的距离,避免过多的身体接触。

这群流民们虽然饥饿难耐,但在张家村村民有序的组织下,也都乖乖地排队等候,要是有人不守规矩,村民可不会和这群流民客气。

粥分发完毕后,流民们捧着热腾腾的碗,他们或蹲或坐,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子下,小心翼翼地品尝着这来之不易的食物。

李天星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要想真正解决流民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长远的规划。

次日之后,再次分发食物给群流民之后,张里正下场,开始登记这群难民的数量以及每户人家的人数,男人多少、女人多少、老人和小孩又有多少以及能够投入进去的劳动力又有多少。

还有没有手艺之人。

总之要登记的十分详尽,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后续安置计划的制定。

在登记劳动力的时候,张里正特别留意了那些身强力壮、看起来能够迅速适应劳动的人,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些力量有效利用起来,无论是参与城墙建设,还是安排到进入巡逻队去,都是宝贵的资源。

并且,张里正发现,这群流民当中不少人会木匠、打铁的手艺,甚至还有人懂得一些简单的医术。

这让他心中暗自欣喜,因为这些手艺将在接下来的生活当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特地将这些拥有特殊技能的人单独标记出来,

张里正花了两天的时间,这才把这群难民的信息给登记完毕。

庆幸的是,这三天当中,这群难民倒是没有人因病去世。

反倒是有好几人各种原因生病了,幸好李一峰救治及时,没有让病情恶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张里正这边登记好这群流民之后,便立马召集李天星等人前来,商议如何安排这群流民了。

“昨天登记完这群流民的信息,倒是有些让我意外又惊喜的。

其中有八个打铁匠,在边疆那边的时候,经常替士兵修补器具,十三人是石匠、五个木匠。

劳动力有九百零五人,其中男劳动力有五百一十八人,女劳动力三百八十七人。

十岁以下的小孩有七十八人,五十岁以上的有一百零九人。”张里正和众人汇报这群难民的情况道。

“有这么多手艺人,倒是能给我们分担一下担子了。”张鲁听到这群难民当中有好些石匠和木匠后,他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心中已有了几分盘算。

“安置流民的房子建成了没有?能安置这上千人吗?”李天星朝张鲁问道。

“已经建的差不多了,足以安置千来人。”

“再过两日之后,就劳烦李大夫再给这群难民检查一下身体,没问题了之后,就全部安排进来。

这不是快到农忙收割水稻了吗?

到时候就安排这群难民帮忙干活,我们再提供一些食物给他们吃。

等熬过了今年,明年都会逐渐好起来的。”李天星继续道。

“能给咱村子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觉得荣幸之至,不幸苦。”李一峰笑着摇了摇头道。

“安排这群流民进来入住,事先和他们说好了,住的房屋都是咱们村子给他们建的,日后需要拿银钱还给村子。

让这群流民给多少钱合适呢?”鲁姣姣问道。

“三两银子差不多了。”张里正沉吟了一会儿,心中盘算了一圈道。

事先给这群流民建的方子,占地不大,也就建个三间房,加上人工什么的,花费也不过一二两银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