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2 / 2)
“世子爷——”
沐福斋的所有人俱是怔愣了一番,循声定定望去,仅一眼,所有人俱是怔愣住了。
来者不是谁,正是裴丞陵。
裴丞陵身侧跟随着宋枕玉,两人双双入了沐福斋。
似乎少年与生俱来便有一种矜贵、冷隽、毓秀的气质,比及他进入内院里来,所有人皆是能够切身觉知到,扑面而来的一阵压迫感与震慑感。
比起裴丞陵那一身凌冽冷锐的、俨似蛰伏久矣的、近似于兽的锋芒气质,宋枕玉的气质,就显得澹泊如水、人淡如菊。她挽着简淡的坠马髻,着一身杭绸梨花白滚绣云纹褙子,内中缀以一席齐胸枣色襦裙,一行一止之间,仪姿端庄雅致,但又不失洒脱豁达。
裴季容没想到裴丞陵和宋枕玉会来,整个人怔然了一番。
老太夫人靳氏亦是怔忪了好一会儿,她正在训斥四房,蘅芜院的世子爷和宋氏,怎的来了?
当下,只听裴丞陵行至老太夫人近前,雅雅正正地拘了一礼,以言简意赅的言辞,交代了一番昨夜所发生的事,接下来,在靳氏颇为震骇的注视当中,他道:“四弟昨夜未归,我们寻着了他,却并未及时让他归家,给四房乃至于整座归伯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此咎皆在于我,老夫人若是责罚四弟,请连我一起责罚。”
少年清寒冷冽的嗓音,仿佛来自云端,透着一股不怒而威的气质,语腔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教人听不出喜怒与真实的思绪。
裴丞陵没有为裴峦求情,只不过是请求连他也一并责罚。
在老太夫人靳氏的眼中,世子爷可是寄予着她所有的厚望和期待,她一直期盼着,他能够在明岁春闱的科举之中金榜题名,十年寒窗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老太夫人曾经有多看轻他,现在就有多么器重。
既是如此,老太夫人又怎的舍得,让裴丞陵随同裴峦这个阿斗一起罚跪呢?
这可是未来的新科状元郎,或者是进士科的官差老爷,她可是连罚也舍不得罚的。
靳氏窃自对宋枕玉使了个眼色,不动声色地示意她了一番,让她将裴丞陵带离沐福斋,别来冒然叨扰她干涉四房内政的事。她晓得,裴丞陵素来很听宋枕玉的话,宋枕玉的嘱告,他一定是会听进去的。
正思忖间,哪承想,宋枕玉义正词严地对她说道:“老太太,昨夜我听裴四少爷倾诉了很多他内心对念书、对科举、对人生的真实想法,我觉得他之所言,很有道理,为何您不选择认真倾听裴四少爷的真实想法与心声呢?”
老太夫人一闻此言,登时气结,哪里肯依,厉声道:“听甚么听,他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毛孩,能有什么想法,我做的都是为他好,为他的人生着想,他资质不好,念书难免显得吃力,我可以延请全长安城最好的塾师给他授学,帮他将公试的名次提上去!他只消肯依照我所教授的念书方法去做,不要搞那些毫无意义的捏陶之事,一心扑在念书上,纵任明岁的春闱名落孙山,还可以参加秋闱或是翌年的春闱,持之以恒地考科举,总能高中!在现在这个阶段,裴峦该做他应该做的事,只消顺利通过春闱,入仕为官,到了能够安身立命的时候,他不就能够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了么?”
靳氏反反复复在强调一件事:“什么年岁,就该做去做什么样的事,要是打破常规,做一些自以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事,以后混得弗如人意,就别怪咎我。”
宋枕玉算是听明白了老太夫人的话中核心——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靳氏认为男丁,就该科举高中;她所认定的成功,便是平步青云、封官加爵;她所认定的人生,便是要裴家各位少爷去兴复裴氏式微的门楣。
宋枕玉哂笑了一下,说:“若是裴峦真的高中,你真的会笃定让他去做捏陶的营生吗?”
靳氏道:“这是自然——”
宋枕玉摇了摇首,截断了她的话:“不,等裴四少爷入仕为官的那一天,您更不会允许他碰捏陶的物事,他若是做了,您只会觉得比以往更丢人,您会开始给他套上各种各样的枷锁,诸如,为他联姻,为他疏通官场人脉,并说服他要为裴府开枝散叶。”
在靳氏铁青的面容注视之下,宋枕玉道:“您心中其实并不打算给予裴峦去触碰他所热爱物事的机会,您会用诸多的责任,去慢慢地束缚他,终有一日,他已经习惯您束缚在他身上的责任枷锁之时,他就会淡忘自己曾经所热爱的物事,泯然众人矣。”
Q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