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1 / 2)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夜雨瓢泼婆娑,豆大的连绵雨丝,不断地敲撞于瓦楞梁椽之间,整一座蘅芜院俨如被钳扼住了咽喉,骤地,跌入了一重冗长的死寂之中,偌大的院子里,众人的喉舌仿佛被雨线封住,道不出一字一句,心绪协同雨珠一块震落,掀起了一片万丈狂澜。
焦灼贯穿了每一寸空气,宋枕玉听到朱氏要生产的消息,右眼眼睑忍不住迸跳了一下,坐婆、药婆并及接生的产婆,俱是在城内廊坊当中,雷雨太大了,一时半会儿,她们根本赶不过来。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有个能掌事的男子在身边,说不定还能住持一番大局,稳定一下府内动荡的人心,但放眼这偌大的归义伯府,除了已故的长房老爷裴伯砚,其他三房的老爷们,皆是各有变节——
二房老爷因欺罔圣听之罪而落了诏狱,目下尚在地牢里。
三房老爷和四房老爷尚在大内皇廷里办差,雨重霜沉,在短瞬的时间里,他们定当是赶不回来的,二房虽是也派遣了管事去信相告,但因路道湿泞,去往大内宫廷的马车也是重重受阻。
这偌大的府中,男人都不在了,老太夫人靳氏在闹风湿,病体欠恙,无暇他顾,也是没办法坐镇的。
畴昔与朱氏有些交情的四房夫人吴氏,听着朱氏临产一事,只表达了隐忧,但没有动身前去探望,更为襄助。
三房夫人杜氏亦是如此,不敢妄自冒然前去芦雪院探望。
因于此,府内唯一能顶事的,就只剩下长房的宋枕玉了。
虽说长房与二房嫌隙过深,宋枕玉与朱氏二人的关系谈不上敦睦融洽,但终归到底,她不能对两条人命坐视不理。
宋枕玉定了定神识,拢紧了衣物,当下吩咐禀事的丫鬟银朱在前引路,她要去二房看一看。
晦暝的穹空适时响起了一道炸雷,银亮的电光刹那之间将天地之间一瞬照亮,湿冷的雨风不断地扫着宋枕玉的裙裾和袖侧,她鬓发微漉,神态凝重,一股寒意兀自攀上了骨髓和尾椎,冷意疯狂地往骨缝当中钻,在她的体内冲荡出了不轻的狂澜。
蔡嬷嬷面露一抹心急火燎之色,亦是在跟随在宋枕玉身后,一晌执起一柄油纸伞,替主子撑着伞,一晌忧心忡忡地道:“二夫人是从去岁暮冬开始便有了身孕,都说十月怀胎,目下也才怀了九个月半,怎的突然提早了呢?”
宋枕玉未尝没有听出蔡嬷嬷的顾虑。
裴二老爷裴仲恺,上一息刚刚落了诏狱,这一息,朱氏便是行将临盆,未尝不是一种巧合。
甚或着,很可能是朱氏所设下的一个局。
若是她去探望朱氏,朱氏因不能及时生产,保不住裴家的骨肉,那么,朱氏有没有可能将这一盆脏水,悉数泼向宋枕玉?
假令「难产」真的是朱氏的阴谋,要请宋枕玉入彀,蔡嬷嬷恳盼主子能够警惕一些。
蔡嬷嬷低声说道:“在宋娘子嫁至归义伯府以前,芦雪院便是生发过这样的事,裴二老爷纳妾擡填房,二房夫人心存妒意,三番设下流产之局,嫁祸给那些侍妾,效果端的是百试百灵,那些女子或被发卖,或是从重发落了。”
宋枕玉眸色沉沉地凝了一凝,掩藏于袖裾之下的纤纤素手,陡地紧了一紧。
——原来,朱氏曾经流过几回胎。
她亦是听明白了蔡嬷嬷的言下之意,蔡嬷嬷是在暗示她,为了审慎起见,最好不要去芦雪院。否则,届时便被朱氏泼了一身脏水,到时候,便就是势头不太妙了。
这恐怕也是各房夫人,不愿意去芦雪院探望一番的真实缘由罢。
宋枕玉低低地垂下了眸,复又擡眸凝睇了一眼的穹空的天色,假定她不去芦雪院,那么,她仍旧有时间从伯府出逃。
若是她去了芦雪院,怕是要真正错失良机了。
到底选择哪一条路?
多番权衡之下,宋枕玉最终仍旧去了芦雪院。
到底是人命要紧。
出逃的良机错失了,仍旧可以再寻,但朱氏所怀的那个孩子,乃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人命只有一条,错失了,便就再也弥补不回来了。
宋枕玉心中打定了主意,便是随银朱去了一趟芦雪院。
蔡嬷嬷见状,面上忧色更深,本想再行劝劝,但她与宋枕玉同在屋檐下相处了好些时日了,自然通晓宋枕玉的脾性,这位娘子一旦决定做了什么事,便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蔡嬷嬷也就不再劝,让柴溪和段苓也跟上,万一二夫人要使个什么诈,她们也好有个应对之策。
在当下的时局之中,芦雪院已然是乱成了一锅粥,下人们俱是一片惶然之色。
朱氏的陪嫁丫鬟水舟仰着脖颈,朝院外的青泥板路不停地张望过去,口中道:“银朱去请宋娘子,真的这般久都不曾请到?真可是急死人了!”
裴二少爷裴崇,一直负手于背,在廊庑之下,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子。暴雨轰烈滂沱,雨丝如漫天万千飞箭,齐齐砸射于檐角之上,奏出一阵滞重而沉涩的音律,纵使雨声再大,亦是根本无法掩盖得了母亲在内寝之中的呼号声与痛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