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 第42章

第42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42章

一直到被带去书肆里,姜婉宁其实还是糊涂的。

但毕竟是到了她相对还算熟悉的地方,店里又有另外七八人,便是被两个陌生男人在后面看着,她也没那么害怕了。

反而是那一高一矮两人进来后就变了表情,高的那个还是寸步不离地跟着姜婉宁后面,矮的那个却换上一脸谄笑,走到柜台前:“老板好老板好,不知老板这里还出不出借写信的笔纸呀。”

黄老板从算盘中擡起头来,原是不耐烦要打发走的,余光骤然瞧见姜婉宁,少不得愣了一下:“是夫人要借?”

姜婉宁点了点头,复又摇了头:“不是,我不知道他们是谁,刚才在门口突然被他们拦下了,还没来得及问便被赶了进来。”

黄老板听出两分不对,视线在另外两人身上打量许久,半晌才说:“那夫人您来,我给你拿纸和笔墨。”

那两人并没有听出什么不对,闻言反高兴了几分。

只是等姜婉宁走到柜台后,黄老板一下子变了脸色,他厉声问道:“你们是谁!你们想对陆夫人做什么!”

这波反转打了那两人一个措手不及,矮个子直接傻眼了,高个子也磕磕巴巴说:“写、写信啊……我们在这守了半个月了,就等着她来,好替我们写信,我们连钱都准备好了。”

说着,他把藏在腰间的钱袋掏出来,把里面的铜板倒在手上,打眼一看,该有二三十文。

黄老板也有些懵:“你们这……夫人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几人一对证词,才发现里面确有些误会。

原来这两个男人是从平山村来的,平山村乃附近村落中距离塘镇最远的一个,也是最贫困的一个。

平山村没有适宜耕种的田地,村民以打猎为生,只周边山野多猛兽,每年死在山上的村民难以估量,经年下来,村里的青壮年越来越少,生活自然也越来越难。

一个多月前姜婉宁帮老妇写信那次,两人正好看见了,他们原也没想到自己家里有寄送书信的时候,不料就在月初,平山山上来了一群饿狼,不光霸占了山野,隔三差五就要去村子里捣乱,偷鸡鸭不说,甚至还会冲上乡路伤人,报了衙门也没人愿意接手。

村民苦不堪言,偏村里又没有足够的人手制服饿狼,村长实在没有办法,便想给去当兵的村民去信,看能不能请他们回来收服饿狼。

高个子的叫蔡勤,矮个子的叫蔡勉,两人全是村长的儿子,自掏腰包来了镇上,他们又不识字,唯恐被人骗了,便想起那个会画小人画的姑娘,匆匆赶来书肆等人。

然而代写书信那事,这段日子又是搬家又是做生意的,陆尚早就忘掉了,姜婉宁也忙着给两个小孩上课,慢慢也把这事淡忘去。

只可怜两兄弟在书肆门口守了半个多月,之前拦陆尚的人里也有他们两个,陆尚的安抚又叫两人生了希望,继续等了下去,直到今日,可算碰上了姜婉宁本人。

听他们将前因后果缓缓道来,姜婉宁不禁沉默。

说实话,她并没有真的把写信这差使放在心上,也更没有想过,真有人会将全村希望付诸与她,苦等她半月之久。

她不敢想象,若是因她的缘故导致平山村的村民产生更大的伤亡,她又该如何背负那么多罪孽。

“我——”姜婉宁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垂头从腰间取了钱,将其推给黄老板,“麻烦您给我拿两张纸吧,再要一套笔墨。”

等黄老板把东西取来了,她看向蔡家兄弟二人:“你们写什么?”

她便站在柜台前,依着两兄弟的转述,快速写好了书信,又如他们所愿,在旁搭配了足够的小人画,便是把那些文字去掉了,只看小人画也能明白其中涵义。

兄弟俩拿到信后顿是大喜,蔡勤将其小心收好:“多少钱,我现在就给你钱!”

姜婉宁摇头:“不用了,你们快去寄信吧,现在送去,等今天晚上就能送走,再晚就要等明天了。”

两人被她的话惊到,蔡勉急吼吼道:“那哥我们快点去!”

蔡勤也有些着急,看姜婉宁怎么都不肯收钱,只好再三道谢:“谢谢谢谢,你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太感谢你了——”

兄弟俩一边往外跑一边大声说着谢,直到出了门,还能听见他们的感谢声,唯姜婉宁觉得他们的感谢过于沉重,叫她受得心有不安。

黄老板也是感叹:“这世道啊……”

姜婉宁缓缓吐出一口气,把字帖交了后,拒绝了拿新纸,而是说:“麻烦黄老板再借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我下午在外面接几封书信,等临走时再拿吧。”

只要不是不干了,怎么都好,黄老板顿是松了一口气。

考虑到今天陆尚不在,姜婉宁一个女流之辈单独在外也不安全,黄老板可不想丢了财神爷,索性自掏腰包去外头请了两个打手,就守在书肆门口,若是有人动手动脚,他们第一时间就能冲上去。

姜婉宁找了个小童回家给陆奶奶和大宝他们说了一声,叫他们晌午去邻居家吃一顿,而她也顾不得吃饭,赶紧支起了摊子。

她怕过路的行人不理解,又找黄老板买了一张硬纸,在上面写了“代写书信”几个字,的图案上。

书信摊支起的前一个时辰无人问津,偶有行人好奇地看上两眼,只家里并无需要,也不会花这个冤枉钱。

过了晌午最热的那段时间,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有些需要给远方亲人的人路过,抱着试探的态度问了问。

姜婉宁说:“不论字多字少,都是八文钱一封,还会配有简易图案,就像前面展示的那样。”

“多少钱?”路人怀疑自己是听错了,“我要是、我要是写上三十四字,也要八文钱?”

“是八文,还会有配图,先写后付,满意了再付钱。”说着,姜婉宁在大张的黄纸上裁下来一截,方寸大小,按着她写字的习惯,能写下二三十字。

姜婉宁补充说:“一般就是这样一张纸,要是实在写不下,可以添两文钱,再加一张纸。”

那问价的路人还是将信将疑,一是不相信一个小姑娘能写信画画,二来他也不相信这个大的好事能落在他头上。

八文钱一封信?

肯定的骗人的吧!

就在他犹犹豫豫准备走的时候,却见旁侧又来了两个人,一男一女把着胳膊,应是一对夫妻。

姜婉宁不认识他们,他们却是记得姜婉宁的。

只是她近来气色好了许多,跟前段日子见过的还有些许差别。

妇人问:“你可是之前帮老婆婆写信的那个姑娘?”

姜婉宁点头,又把她的收费标准说了一遍。

夫妻俩面上露出喜色:“那您可以替我们写一封信吗?就十几个字,只是麻烦您多给画一点画,我家小儿在码头做工,我们怕他找不着识字念信的人。”

“好。”姜婉宁研墨提笔,按着他们的要求写明文字,又再两侧和下免填满了小人画。

夫妻俩看过极是满意,付完钱后百般道谢,转头又跟一直留着观望的路人说:“这是个好姑娘哩!你信她!”

最开始问询的那人再不迟疑,当即给了钱,写了一封给远方做生意的亲戚的信,因他要写的太多,后头又添了一张纸。

而在姜婉宁写信的途中,周围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其中不免站了之前见过她的,热情地跟周围人介绍起她的本事,又指着她桌前招牌上的字说:“你瞅瞅,多形象!”

八文钱对镇上的许多人家来说,并不是一个很贵的价格。

而他们又见惯了动辄一字一两文的写信摊子,猛一碰到这么实惠的,也不管是不是真需要了,全都涌上前排起长队。

黄老板雇来的那两个打手一看人渐多,唯恐哪里看顾不周,便站去了姜婉宁身后,有他们两位猛壮的汉子坐镇,自没人敢来捣乱。

至于开在不远处的那个写信摊子,早就无人在意了。

这一下午过完,姜婉宁接了大约十几封信,收回的钱堪堪抵了笔墨,若说有什么赚头,大概连一个肉包子都买不了。

可她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好,等给最后一个老汉写完,从他手里接过被攥得汗涔涔的铜板,她面上浮现出一抹释然的笑。

她起身叫住要走的老汉,从铜板中捡出三文钱,重新递回他手里:“天色不早了,您拿这钱搭个牛车,一路小心。”

老汉愣了许久,嘴唇哆哆嗦嗦的,双手合在一起,冲着姜婉宁拜了拜:“谢谢丫头,谢谢你……”

还有许多没排上的人,他们就怕姜婉宁这一走又是好久不出现,围在她身边,偏要问出个准确时间来。

姜婉宁沉思片刻:“那便等后日晌午吧,往后我每隔一天来一次,午时来,太阳落山时走,要是有急事的就往前走走,不着急的便辛苦您多等一会儿。”

“至于找我写信的,永远都是这个价钱,大家不用怕后面涨价,又或者自带纸笔的,我只收三文钱的辛苦钱。”

下午的时候黄老板过来看了一次,叫她陆夫人,便叫周围的百姓听了去,有人问:“夫人后日当真还来?”

“定是会来的。”姜婉宁再三保证,总算叫围着的百姓们散去。

而她在桌前坐了整整一个下午,起身才觉出肩膀已经酸涩,拿惯了笔的手都有点难受起来。

她请后面的打手帮忙把桌椅搬回去,又领了下一次的字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