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 第58章

第58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58章

经历了这么一档子事,姜婉宁的心态也有了稍许变化,这回她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思虑良久:“您叫我再想想。”

“想想好!是该好好想想,夫人你就想想私塾建在哪儿方便,招几个学生合适,束修学费又该收多少!”冯夫人故意曲解了她的意思,兴奋道,“夫人想好了就只管告诉我,这些琐事交给我就好!”

“哎不是——”

“这时辰不早了,我也在夫人家待了有一会儿了,就不耽误夫人吃饭了,那我就先走,等过两天再来。”

冯夫人走了两步又回头,把手上的镯子摘了下来,不由分说地塞给姜婉宁,亲切说道:“这是我戴了好些年的镯子,样式可能不如这几年的新颖,但也很好看,还望夫人不要嫌弃。”

说完,她再不给姜婉宁反驳的机会,快步离开了陆家。

姜婉宁看向手中的翡翠镯子,镯子只有一个简单的素圈,但通体碧透,是最好的冰透种,价格昂贵不说,更是有价无市,之前她曾见过一对差不多材质的耳饰,小巧的两只便要二百两,这样一只翡翠镯的价值更是难以估计。

她要是认不出来也就罢了,既是认出来了,那就怎么也无法坦然收下,只好先拿去屋里放好,等下次见面再还回去。

晚饭做了三菜一汤,其中一道菜是煎得又酥又嫩的小羊排,蘸上秘制的香辛料,叫人满口留香。

陆尚又用剩下的两根羊排炖了一锅羊排汤,先用热水煮沸,再加调料去腥,最后小火慢炖,直到将骨头里的骨质全熬出来,羊排汤也变得醇白,这汤便算熬好了。

早前就说过,姜婉宁更喜辛辣一点的菜,这羊排汤鲜则鲜矣,可在她眼中与鸡汤鸭汤也没甚区别,远不如煎小排来的有吸引力。

她吃饭时鲜少说话,陆尚却是时刻注意着。

见状他忍俊不禁,只好把她手边的汤水端过来,又把自己的那份煎小排给换过去,还不忘叮嘱一句:“羊肉火大,还是少吃为好。”

“唔——”姜婉宁嘴上应了,行动上却不见半分收敛。

陆尚看她实在喜欢,又想煎炸羊肉这些也不常吃,偶尔放纵一回也无伤大雅,索性不再劝阻了。

晚饭后陆奶奶出去找田奶奶打络子,江婶也收拾完后早早回了房间,只剩下陆尚和姜婉宁待在院子里,找了个避光的地方坐下,没说两句话又凑到了一起。

陆尚一边把玩着姜婉宁的手指,一边听她说起冯夫人提及的私塾之事,对此,他还是保持一贯的态度:“阿宁愿意吗?”

姜婉宁既是提及了,那就是动了心,她犹犹豫豫的:“我感觉也不是全然不可,私塾不比学堂,又都是些富贵人家的公子,也不失另一赚钱的门道,而且……”

“怎么?”陆尚知道,她看重的绝不只是赚钱。

果然就听姜婉宁说:“其实我也是想看看,当他们知道教书的是个女夫子,这些人家又是什么态度,万一也跟冯老爷冯夫人似的接受良好,是不是说,以后也能有更多女子来教书呢?”

“就算到不了这么远,光是这些人家,也能想到家中女眷吧?就像阿敏一般,学上些字,多念一些书,也不失为日后的一条出路,总比只能靠着家中父兄,靠着婚后丈夫要好。”

这只是她脑海中的偶尔一动,并未细细琢磨,也就是在陆尚面前,才肯说出来。

可随着言语出口,她的思路也越发清晰起来,说到最后,却是寻出另一条道路来,也越发坚定了心中所念:“商户之子也好,无知妇孺也罢,谁就能说他们永远都是最底层呢?”

就像冯贺,便是凭着自己本事得中案首,外人提及也从来不会说他多用功多努力,只会将关注点放在他的出身背景上,连带着贬低一番商贾。

就像她,就是因为知道女子授课太过离经叛道,只能打着陆尚的名号给稚儿启蒙,又借着老先生的名义给人授课,哪怕教出案首来,也因着女子之身,无法堂而皇之地接受本该属于她的荣誉。

陆尚这回是真的惊讶了。

他转头看向对方,黯淡的月光下只能瞧见她依稀明亮的眸子,宛若残星,微小却璀璨。

大昭的许多民风习俗,在陆尚眼中是极落后愚昧的,可整个大环境如此,他也不觉得自己有力改变,便是面对姜婉宁时,除了多顾护一二,也没想过改变她的认知观念。

愚昧之人生在愚昧时代,或许觉不出哪里不对,可要是思想超前出去,又无力改变,那才是痛苦。

陆尚不欲叫姜婉宁陷入这般痛苦中,却不知是什么触动了她,竟叫她自己走出这一步来。

“阿宁……”

“夫君,我想开私塾了。”姜婉宁话音还是轻飘飘的,语调偏是坚定。

无论是从情感还是理智上讲,陆尚都是不愿她走上这样一条注定艰难的道路的,这条路无论成败,都注定坎坷,可——

他反手将姜婉宁的手握进手心中,胸腔中发出沉闷的笑声,许久才道:“只要是你想,阿宁便只管去做,无论何时,我都在你背后。”

……

两日后,冯夫人再次登门,她只抱了两匹绸缎,但就跟那只翡翠镯子一般,瞧着不起眼,实际都是难得的宝物,便是转手卖出去,也能得一笔不菲的报酬。

姜婉宁请她去了学堂中,连着前日的翡翠镯子一起还了回去:“夫人不必如此。”

冯夫人以为她这是拒绝了之前的提议,面上不免浮现失落之色。

只下一刻,就听姜婉宁道:“您之前说的私塾一事,我仔细考量后,却觉有可为。”

“夫人再想……什么?”冯夫人愣住了,“夫人这是同意了?”

姜婉宁微微点头。

私塾一事兹事体大,姜婉宁不愿草率为之,便只与冯夫人说,等谢师宴后再细细商量。

而无论是下届院试还是乡试,都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也不差这一月两月,只要能说服姜婉宁任教,其余都不重要,冯夫人更不敢催促,只连声应着好。

而冯家的谢师宴一拖再拖,无论是等着道喜,还是探寻高中的秘籍,早有许多与他家交好的生意伙伴问询催促,终于在四月月中,这场宴办下来了。

谢师宴一共办了两次。

一场安排在塘镇,不光陆家人和冯家的好友生意伙伴,连着整条无名巷子的百姓都受了邀请,就在无名巷里摆了流水席,席上由冯老爷和冯贺亲口承认,此番高中,全因受了姜夫子的教诲。

这还是姜婉宁第一次不被以陆夫人相称,没了夫家,只她自己。

旁人的震惊暂且不提,巷子里的邻居们得知后,第一反应就是窃喜,全为把自家孩子送去学堂念书而庆幸,明明当初是随波逐流,现在也成了慧眼识珠——

“我就说!我一看姜夫子就是个□□的,这才把我家大娃给送来!”

“哎呀这冯公子才搬来不到一年,就考上了秀才,那咱家孩子跟姜夫子学上个十年八年的,岂不是能当举人老爷了!”

“什么举人老爷,眼界放开点,要考个状元才不坠姜夫子名声嘛!”

“哈哈哈……”

有那心思深的,当场就动了叫孩子拜师的念头,可是再一打听,才知姜夫子只收了庞亮一个小徒弟,剩下的项敏冯贺之流,也只算记名而已。

姜婉宁婉拒:“在学堂学也是一样的,都是一视同仁,没甚差别。”

拜师这条路走不通,还有第二条路:送女娃上学!

看人家项娘子有远见,早早就把姑娘送来了,免了学费不说,更是得了姜夫子亲口承诺,以后学成就叫她去写信摊子上,赚多赚少,好歹是有了个稳定营生。

除了巷子里的邻居们外,镇上一些其他参宴的人家也心思浮动起来,只还顾及着姜婉宁的性别和年纪,一时间定不下来,但总有那百无禁忌的,就等谢师宴结束后,要去抢占了先机。

塘镇的流水席结束后,陆家很是门庭若市了几天。

姜婉宁实在应付不过来这么多人,最后只能连学堂都停了,跟着陆尚先去府城避难几天。

冯家的第二场谢师宴,就安排在府城本家。

这场谢师宴的宾客就少了许多,都是与冯家家世相当的商贾之家,又或者是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这些人对于冯家,说句知根知底也不为过。

这次的谢师宴就正式了许多,冯家备了重礼,先向恩师献礼,再由冯贺叩首谢师。

底下人就等着一堵名师真容,可真看见冯贺拜谢的是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后,只怀疑自己是不是瞎了眼。

然冯家三口人却是一口咬定:“没有错,贺儿就是受了姜夫子教诲,方有幸得中案首的。”

谢师之后,冯夫人陪在姜婉宁身边,为她介绍了娘家子侄,以及一些其他妇人,这些人都是自己或亲眷有心科考的,不论信不信她,先把关系打好,也算以防万一了。

姜婉宁身边多是女眷,陆尚就没再她身边,只他去了旁处也跟着沾光,又结识了好几家老爷公子,口头合作应了十几个。

这么两场谢师宴下来,得益于冯家的嘱托请求,参宴的人深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外头倒没传什么风声,可同样也有好些人知道,冯贺的案首是怎么来的了。

多少人家为这一女夫子纠结不已,偏偏在风头中心的姜婉宁一如往常,该去学堂去学堂,该去代写书信代写书信,就是在陆尚因劳成疾后,才闭门不出了半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