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巴图虎 > 第725章 庆融合

第725章 庆融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赛马当日,雪原赛道旁挤满观众。汉人赵武与蒙古阿古拉并驾齐驱,赵武的马虽慢但稳,阿古拉的马快却易打滑,两人不时互相提醒:“前面有冰!”“收缰绳!”赛程过半,赵武帮阿古拉扶正歪掉的马鞍,阿古拉则示意赵武抄近道,协作精神赢得掌声。

使鹿组的小巴图虽落在后面,却始终保持驯鹿队形,每过检查点都按规矩行礼,长老评道:“稳如泰山,这是使虎部落的本色。”最终“速度奖”归蒙古骑手,“稳进奖”归汉人骑兵,“协作奖”由两人共得,脱脱颁奖时说:“赢者可敬,助者更可敬,这才是白虎城的竞技。”

赛后,各族选手交流技巧:汉人学蒙古的“雪地控马术”,蒙古学汉人的“耐力调节法”,使虎部落则教大家“驯鹿沟通语”,赛场变成了技艺交流的平台。

冬猎庆宴在白虎城大帐举行,宴席按“分餐制+共享制”安排:每人一份“私膳”(汉地热汤面、蒙古奶豆腐、使虎部落烤肉),中央设“共享席”(烤全羊、炖鹿肉、汉式糕点),兼顾各族饮食习惯。

汉人厨娘王大婶与蒙古厨役其其格合作备菜:王大婶教其其格做“酸菜炖猪肉”(加蒙古辣椒提味),其其格教王大婶做“奶酒炖羊肉”(用汉地料酒去膻)。使虎部落则带来“烤虎肉”(非真虎,用野猪肉仿制,涂虎骨粉调味),巴图解释:“这是部落传统,象征虎神赐福,大家放心吃。”

宴席器物也融合特色:汉地瓷碗盛汤,蒙古银碗盛奶,使虎部落木碗盛肉,筷子与刀叉并置,无人强迫使用哪种餐具,自在随心。脱脱巡视厨房时笑道:“菜香里有汉蒙味,这才是团圆宴。”

开宴前,脱脱先致祝酒词(汉蒙双语):“今日冬猎丰收,各族同心,当敬天地、敬祖先、敬彼此!”按习俗,汉人用酒杯浅酌,蒙古用银碗畅饮,使虎部落用木碗抿饮,互不勉强。

敬酒环节体现巧思:汉人用“双手举杯”礼,蒙古用“无名指蘸酒祭天”礼,使虎部落用“轻叩碗沿”礼,各族都学对方的礼仪向长者敬酒。李夫子向巴图敬酒时,用刚学的蒙古语说:“巴图首领,狩猎顺利!”巴图则用汉文回:“李夫子,教书辛苦!”引来满堂欢笑。

宴席中无人劝酒,吃饱喝足可随时离席,孩童们在帐外嬉戏,大人则围坐聊天,汉人谈农耕,蒙古谈放牧,使虎部落谈狩猎,话题虽异,却都离不开“白虎城”这个共同的家。

夜幕降临,城外空地支起三堆篝火(汉、蒙古、使虎部落各一堆),火堆间拉绳索,挂满各族饰品:汉地灯笼、蒙古狼牙、使虎部落兽骨。文吏张谦带着学子们写“祈福牌”,汉人写“风调雨顺”,蒙古写“人畜兴旺”,使虎部落画“虎形符”,全挂在绳上。

篝火燃料精心准备:汉地用松木(火旺),蒙古用牛粪(火久),使虎部落用桦木(火香),三堆火燃得一样旺。巴图的女儿其其格教大家跳“驯虎舞”,汉人王小丫教大家唱“丰收歌”,蒙古阿古拉教大家弹“马头琴”,准备工作变成了欢乐的预演。

脱脱望着忙碌的人群说:“篝火能驱寒,人心能聚暖,这火要年年烧下去。”

篝火升起,各族百姓围坐,李夫子与帖木儿带着学子们唱新编《白虎城谣》。歌谣分三段:首段汉文,唱“城如磐石,界碑永固”;中段蒙文,唱“牧歌唱晚,炊烟相连”;末段合唱,用简单的词汇重复“同心、同乐、同守”。

汉人唱时,蒙古人用蒙语和;蒙古人唱时,汉人用汉语随,使虎部落虽多不识词,却跟着节奏拍手,巴图用部落语言即兴加入:“虎啸雪原,守护家园!”歌声越唱越响,连不懂歌词的孩童也跟着哼唱。

夜深时,篝火渐弱,歌声渐轻,各族百姓互相道别,汉人邀蒙古来家喝热茶,蒙古邀汉人去帐中喝奶酒,使虎部落则邀大家明日同去看驯虎。这个冬夜,节庆的融合让白虎城的寒冷不再刺骨,人心的温暖胜过篝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