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巴图虎 > 第889章 和议试探

第889章 和议试探(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889章:和议试探(萧虎的缓兵之策)(至元四十三年夏?虎都与临安)

萧虎在虎豹阁的密议室里,将和议草案推到孟珙面前。竹简上的墨迹未干,“以长江为界”六个字格外刺眼。“此去临安,需让宋帝信你仍是‘南宋旧臣’。”萧虎的指尖在“孟珙”二字上重重一点——这名字与南宋名将同名,本就是刻意为之的心理战。

孟珙攥紧了拳,指甲掐进掌心。他原是黄州守将,城破时降北,此刻战袍里还藏着南宋的鱼袋(官员信物),那是萧虎特许他保留的“伪装”。“若史宅之问起黄州之战……”他声音发涩。萧虎递过一枚虎形铜符:“答‘身不由己’即可。他懂权衡,不会逼你做无谓的忠烈状。”

出发前夜,孟珙在帐中翻出黄州降书的副本,上面有他的朱印。忽然想起城破时,他对部下说“降是为保百姓”,此刻却要亲手送去更苛刻的和议,这“保民”二字,竟像烙铁般烫心。随从进来收拾行装,见他对着降书发呆,低声道:“将军,萧帅许了,事成后可归葬黄州祖坟。”孟珙猛地合上卷宗——这正是他无法拒绝的诱饵。

周显在草拟和议时,萧虎三次改动条款。最初写“岁贡银十万两”,被他划掉,改成“二十万两”:“要让宋廷觉得肉痛,才信我方有诚意灭宋。”又在“水师限制”后添“不得过万艘”,周显不解:“南宋水师残部不足五千,何必多此一举?”萧虎冷笑:“我要的不是数字,是让他们不敢扩军——这一条,史宅之定会争,咱们就让一步,显得有商有量。”

最隐秘的是“互市条款”。草案写“开放长江沿岸十州互市”,萧虎特意圈出“采石矶、京口”两处:“这两地水网密,便于白虎堂安插细作。”他让人在条款旁注“可议”,实则早已命李默备好商船,只等互市一开,便以“商贩”名义进驻。

定稿前夜,萧虎命人用南宋官制的锦套封装草案,连绑绳都用江南特产的蓝染丝线。“细节越像,戏才越真。”他对孟珙道,“记住,谈判时要先怒后缓,让他们觉得占了便宜。”

孟珙的使船挂着南宋旗号,行至采石矶时,被守将拦住。“孟将军?”宋兵盯着他战袍上的鱼袋,眼神里有疑惑——黄州之战后,这位“孟珙”已被朝廷除名,怎会突然出现?

“奉北境萧帅之命,赍和议赴临安。”孟珙按萧虎所教,故意解开领口,露出一道伤疤,“黄州城破时,此伤便是见证,宋廷若不信,可验。”守将果然被吸引,查船时竟忘了搜他随从的行囊——那里藏着萧虎要的《江南水寨分布图》,是李默的人连夜绘制的。

船过镇江,孟珙借口观江景,登上甲板。见南岸正在修补水寨,新钉的木桩歪歪扭扭,工匠多是老弱,便知赵葵所言“兵源枯竭”非虚。随从低声道:“宋兵在拆民房取木料。”孟珙默默记下——这正是萧虎要的情报:南宋已无余力备战。

孟珙在紫宸殿觐见时,理宗正把玩着新得的玉圭。见他身着南宋官袍,顿时将玉圭摔在案上:“黄州降将,也配登朕的殿?”孟珙叩首,将锦套举过头顶:“萧虎有和议草案,言‘可保宋祚延续’。”

内侍展开草案,“称臣”二字刚念出口,徐清叟的侄子徐明便跳出来:“斩了这卖国贼!我大宋宁死不称臣!”朝堂顿时炸开,文官们或怒斥或泣谏,唯有史宅之站在角落,盯着“水师不得过万艘”那条,眉头紧锁。

理宗气得发抖,指着孟珙骂:“二十万两岁贡!萧虎是把朕当金帛库了!”孟珙伏地道:“萧帅言,若陛下不允,秋收后便挥师渡江。”这话像冰水浇在沸腾的朝堂上,争吵声戛然而止——谁都知道,江南秋收后,北境的粮船正满仓。

史宅之在府中密见孟珙,屏退左右后,直问:“萧虎真愿和?”孟珙取出萧虎给的虎形铜符:“他要三年时间练‘吞江军’,此议不过是缓兵。”史宅之笑了——与他预判分毫不差。

“岁贡可减,称臣不可。”史宅之提笔在草案上改:“可称‘侄国’,银减五万两,茶增十万斤——茶是淮南特产,北境缺。”他知道萧虎要茶,实则是为控制淮南茶商,这“增茶”是故意示弱,让对方放松警惕。

孟珙盯着他改“水师限制”:“史相公为何不争这一条?”史宅之压低声:“我要让他以为,我朝水师已无力复原。”其实他正命人在闽地秘密造船,只需一年,便能补足战力。送走孟珙时,他忽然道:“黄州百姓安好?”孟珙一怔,答:“安好。”史宅之点点头——这一问,是试探,也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底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