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残兵溃逃(2 / 2)
后路队的拦截以“隐蔽设伏”为主——百户脱脱带领一千骑兵,绕至后山出口(小路的尽头,通向阿尔泰山方向),在出口两侧的山壁下设伏:弓箭手趴在山壁上,箭搭在弦上,瞄准出口;骑兵手持短刀,藏在山壁后的矮丛中,等待残兵到来。“都藏好,别出声,等他们全部进入出口,再动手!”脱脱道,一名骑兵道:“将军,也速蒙哥会不会不从这里走?”脱脱道:“这是唯一的出路,他肯定会来,耐心等!”骑兵们屏住呼吸,目光紧盯着出口,山壁上的露珠滴落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却没人敢分心。
追击过程中,骑兵还需应对残兵的“骚扰抵抗”——也速蒙哥见骑兵追得紧,让十余名残兵手持断矛,在小路中间设下简易障碍(砍断的树干),试图阻挡骑兵。博罗见状,让骑兵们分成两队,从障碍两侧绕过去,同时弓箭手射出箭矢,射中两名残兵的腿,残兵惨叫着倒地,障碍很快被清除。“别被他们的小伎俩耽误,继续追!”博罗道,骑兵们再次加速,离也速蒙哥的亲卫只有百丈距离,弓箭已能射中他们的战马。
步兵清理营地的具体分工,需“清残敌、缴物资、治伤员、固壁垒”——帖木格将一万步兵分为四队,每队两千五百人,各负其责,既确保营地内无残留叛军,又能收缴可用物资,救治受伤士兵,同时加固营地防御,为后续追击阿鲁台提供稳固的据点。
清残敌队由百户也先帖木儿带领——两千五百名步兵,手持短刀与长矛,逐个帐篷清理,尤其是空帐篷与倒塌的营帐,防止残兵隐藏。“每个帐篷都要搜,别放过任何角落!”也先帖木儿道,一名步兵在空帐篷的床板下发现两名残兵,残兵试图用短刀反抗,被步兵用长矛制服。清理到西侧营帐时,步兵们发现十余名残兵正躲在粮囤后,也先帖木儿让步兵围成圈,喊道:“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兵器投降,可饶你们不死!”残兵们见无路可逃,纷纷放下兵器,举手投降。
缴物资队由百户张谦(粮草队出身)带领——两千五百名步兵,负责收缴营地内的叛军物资,包括粮草、兵器、皮甲、文书等,每收缴一样都要登记造册。“粮草要单独存放,放在之前的粮囤里,派兵看守;兵器要分类,能用的归到军械库,不能用的集中销毁;文书要交给将军,可能有重要情报,”张谦道,步兵们在马厩旁找到三千石青稞、五千斤干草,在军械架旁找到五百把弯刀、八百支长矛,还有十几卷牧地文书,都一一登记,搬运至指定区域。
治伤员队由军医带领——两千五百名步兵(其中五十名是医护兵),负责救治元军受伤士兵与被俘的叛军伤员。医护兵们抬着担架,在营地内寻找伤员,对轻伤士兵,用止血草药与麻布包扎;对重伤士兵,抬至临时医帐,由军医进行处理(如缝合伤口、固定骨折部位)。一名元军步兵的手臂被箭射穿,医护兵用剪刀剪开伤口周围的衣物,敷上草药,再用麻布缠紧:“别乱动,三天内别用力,伤口就能愈合。”对叛军伤员,医护兵也一视同仁,同样进行救治,一名叛军士兵感动道:“谢谢你们……我以后再也不叛乱了。”
固壁垒队由百户帖木格(非步兵统领)带领——两千五百名步兵,负责加固营地防御,包括修补营帐、搭建拒马、挖掘壕沟、设置哨卡等。“营帐要修补好,破损的帐帘用针线缝上,倒塌的营帐重新搭建;拒马要摆在营地各出口,尤其是帐后小路,防止叛军反扑;壕沟要挖在营地外围,宽两丈、深一丈,沟内埋上尖刺;哨卡要设四个,每个哨卡派十名士兵值守,日夜换防,”帖木格道,步兵们快速行动,营帐很快修补完毕,拒马与壕沟也已完工,哨卡的士兵们握着弓箭,警惕地盯着营地外的动静。
骑兵追击的实战过程,需“紧追不舍、灵活应对、围堵结合”——正面队紧咬也速蒙哥的残兵,利用弓箭削弱其战力;侧面队清理分散的残兵,防止他们干扰正面追击;后路队在出口设伏,最终将残兵包围,也速蒙哥虽负隅顽抗,却因伤势与兵力劣势,最终被擒,残兵或被擒或被杀,突围行动彻底失败。
正面队的弓箭打击精准有效——博罗带领的三千骑兵,离残兵只有五十丈时,下令“射箭”,骑兵们同时松开弓弦,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残兵,十几名残兵中箭倒地,战马也受惊嘶鸣,有的甚至将背上的残兵甩下来。也速蒙哥的亲卫连忙举起皮盾抵挡,却因皮盾破损,箭矢仍穿透盾面,射中几名亲卫,亲卫们惨叫着倒下,也速蒙哥的身边只剩下不到五十人。“继续射箭!别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博罗喊道,骑兵们再次搭箭,准备第二轮射击。
残兵的抵抗微弱而混乱——也速蒙哥见弓箭厉害,让亲卫牵着战马,自己则躲在战马后面,指挥残兵用断矛反击:“快!用矛刺他们的马!”几名残兵举起断矛,冲向骑兵,却被骑兵的短刀砍中,倒在地上。一名亲卫试图用短刀砍向博罗的战马,博罗侧身避开,玄铁刀劈向亲卫的肩膀,亲卫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手中的短刀掉在小路上。也速蒙哥见状,眼中满是绝望,断臂处的伤口越来越痛,几乎支撑不住身体。
侧面队的清理快速彻底——合撒儿带领的一千骑兵,将小路两侧分散的残兵全部清理完毕,共擒获三十余名残兵,杀死十余名抵抗的残兵,没有一名残兵能从侧面逃脱。“将军,两侧已清理干净,没有残兵了!”合撒儿派人向博罗汇报,博罗点头道:“好,你们过来,跟我一起追,别让也速蒙哥到后山!”合撒儿带领骑兵,快速与正面队汇合,追击的骑兵人数增至四千,气势更盛,残兵们吓得魂飞魄散,有的甚至扔下兵器,转身想逃,却被骑兵追上,当场制服。
后路队的围堵精准到位——脱脱带领的一千骑兵,在山壁下等了半个时辰,终于看到残兵的身影,也速蒙哥被亲卫扶着,踉踉跄跄地走向出口,身后跟着不到四十名残兵。“准备!”脱脱低声道,弓箭手们拉紧弓弦,骑兵们握紧短刀。待残兵全部进入出口,脱脱大喊:“动手!”弓箭同时射出,十几名残兵中箭倒地,骑兵们从矮丛中冲出,将残兵包围在出口处。也速蒙哥绝望地喊道:“我乃草原贵族,你们敢杀我?”博罗带领的骑兵也赶到,将出口彻底围住,也速蒙哥插翅难飞。
也速蒙哥的最终被俘——残兵们见被包围,有的放下兵器投降,有的仍想抵抗,却被骑兵快速制服。也速蒙哥试图用短匕自杀,却被博罗用玄铁刀打掉短匕,左手被绳索捆紧。“也速蒙哥,你逃不掉了!”博罗冷声道,也速蒙哥挣扎着:“我要见阿鲁台!我要跟他一起杀了你们!”博罗不屑地笑了:“阿鲁台自身难保,你还是想想自己的下场吧!”骑兵们将也速蒙哥押上担架(他已无力站立),其他被俘的残兵被绳子捆成一串,朝着营地的方向走去,追击行动以元军的胜利告终。
步兵清理营地的实战细节,需“细致入微、秩序井然”——清残敌队确保无遗漏,缴物资队分类清晰,治伤员队救治及时,固壁垒队加固到位,每个环节都按流程推进,既高效又严谨,体现元军步兵的专业素养,为后续军事行动打下基础。
清残敌队的细致体现在“逐点排查”——也先帖木儿带领步兵,不仅清理营帐,还检查了粮囤、马厩、军械库等隐蔽区域,在粮囤的夹层中发现三名残兵(躲在里面偷吃青稞),在马厩的干草堆下发现两名残兵(假装是干草),都一一制服。“将军说了,不能留任何隐患,哪怕是一只老鼠,也要查清楚!”也先帖木儿道,步兵们甚至检查了营地内的水井,确保没有残兵躲在井里,最终共清理出五十余名隐藏的残兵,全部集中看管。
缴物资队的分类清晰有序——张谦带领步兵,将收缴的物资分为“可用、待修、废弃”三类:可用的粮草(三千石青稞、五千斤干草)放在粮囤,派两百名士兵看守;可用的兵器(三百把弯刀、五百支长矛)归到军械库,由工匠进行简单打磨;待修的皮甲(一百余套)交给工部工匠,修补破损的甲片;废弃的兵器(生锈的短刀、断裂的长矛)集中堆放在营地西侧,准备后续销毁;文书则整理好,用牛皮袋装好,交给那拉珠尔的亲兵。“每类物资都要登记清楚,数量、位置、状态都要写明白,别出任何差错,”张谦道,步兵们认真记录,账本记得工整清晰。
治伤员队的救治及时有效——军医带领医护兵,共救治了八十余名元军受伤士兵(其中二十余名重伤,六十余名轻伤)、五十余名叛军伤员(其中十余名重伤,四十余名轻伤)。对元军重伤士兵,军医进行了缝合与包扎,有的还用上了从大都带来的“金疮药”(效果更好);对叛军重伤士兵,也同样使用金疮药,一名叛军重伤士兵感激道:“谢谢大人,我以后再也不跟阿鲁台叛乱了。”医护兵们还在营地内设置了“伤员帐篷”,让受伤士兵集中休息,派专人照顾,确保他们能尽快恢复。
固壁垒队的加固到位可靠——帖木格带领步兵,修补了五十余顶破损的营帐,重新搭建了十顶倒塌的营帐;在营地的四个出口各摆放了五十架拒马,拒马间缠绕带刺的藤蔓;挖掘了一圈长三里、宽两丈、深一丈的壕沟,沟内埋上尖刺,沟外设置了三层警戒绳(一碰就会响);在营地的四个角落各搭建了一座箭楼,每座箭楼驻十五名弓箭手,日夜值守。“这样的防御,就算有叛军反扑,也能守住,”帖木格对前来检查的那拉珠尔道,那拉珠尔点头:“很好,你们做得很到位,营地稳固了,咱们才能放心追击阿鲁台。”
突围残兵的最终处置,需“分类对待、依法依规”——对也速蒙哥(首恶),单独关押,严加看管,待后续押回大都定罪;对亲信亲卫(积极参与叛乱者),集中关押,审讯其与阿鲁台的联络情况;对被胁迫的普通残兵,经审讯确认无重大罪行后,可选择归顺(加入元军或回家)或暂时关押,体现“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的原则,既震慑叛乱者,又安抚普通士兵。
也速蒙哥的单独关押——博罗将也速蒙哥押回营地后,那拉珠尔下令将其关在中军帐旁的临时囚帐内,囚帐由五十名虎卫看守,帐门用铁链锁住,也速蒙哥的左手与右脚被铁链拴在帐内的木桩上,防止其自杀或逃跑。军医每日为其更换断臂处的麻布与草药,确保其不会因伤势过重死亡(需押回大都定罪)。“看好他,别让他有任何机会自杀,也别让任何人靠近,”那拉珠尔对看守的虎卫道,虎卫们齐声领命,日夜值守,不敢有丝毫懈怠。
亲信亲卫的审讯与关押——二十余名亲信亲卫被集中关在营地西侧的囚帐内,由通政院吏员负责审讯,主要询问其与阿鲁台的联络频率、阿鲁台在阿尔泰山的具体位置、叛军的后续计划等。“你们老实交代,阿鲁台现在在哪里?有多少兵力?”吏员问道,一名亲卫起初不愿说,吏员道:“你们若老实交代,可从轻处置,若隐瞒,一旦查出来,定斩不饶!”亲卫害怕,终于交代:“阿鲁台在阿尔泰山南侧的黑风口,有五千兵力,还在等忽都鲁帖木儿的援兵……”吏员将审讯结果记录下来,交给那拉珠尔,亲信亲卫则继续关押,等待后续处置。
普通残兵的处置——一百三十余名被胁迫的普通残兵,经审讯确认无杀害元军、劫掠部民等重大罪行后,那拉珠尔让他们选择:一是加入元军,跟随大军追击阿鲁台,战后可获得牧地;二是回家,由元军派人护送回原部落,并发给少量青稞作为路费。“你们都是被胁迫的,朝廷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想加入的,去博罗将军那里报到;想回家的,去张谦大人那里登记,”那拉珠尔对残兵们道,八十余名残兵选择加入元军,五十余名选择回家,选择回家的残兵登记后,领到了青稞,由十名步兵护送,朝着各自部落的方向走去。
处置过程中,还需注意“安抚与威慑并重”——对选择加入元军的残兵,博罗派人对他们进行简单训练(如基本的队列与兵器使用),同时告知元军的纪律:“不许劫掠、不许扰民,违者军法处置!”对选择回家的残兵,张谦派人叮嘱:“回去后告诉部落的人,朝廷平叛是为了草原安稳,别再跟随阿鲁台叛乱,否则后果自负!”残兵们纷纷点头,有的甚至表示,会劝说部落的人归顺朝廷,不再参与叛乱。
战后的总结与后续部署,是平叛之战的重要衔接——那拉珠尔召集博罗、巴图额尔敦、帖木格等将领,总结此次突围与追击、清理的成果,分析阿鲁台的动向,部署后续的追击计划(如派探子探查阿尔泰山叛军情况、让骑兵休整备战、让步兵巩固营地并筹备粮草),同时向大都传递捷报(擒获也速蒙哥、清理叛军营地),为彻底平定阿鲁台叛乱做好准备。
战果总结清晰详实——中军帐内,那拉珠尔看着各队的汇报清单:“此次突围,也速蒙哥带残兵一百八十余人,被我军擒获一百五十余人(含也速蒙哥),杀死三十余人;清理营地,共擒获叛军残兵两百余人,收缴青稞五千石、干草八千斤、弯刀八百把、长矛一千支;元军伤亡五十余人,其中重伤十人,轻伤四十余人。”将领们听后,纷纷点头,博罗道:“将军,此次追击及时,没让也速蒙哥跑掉,为后续追击阿鲁台打下了基础。”
阿鲁台动向的分析精准——根据亲信亲卫的审讯与之前的情报,那拉珠尔判断:“阿鲁台在阿尔泰山黑风口,有五千兵力,等待忽都鲁帖木儿的援兵,忽都鲁帖木儿在斡端地区,态度犹豫,暂时不会出兵。咱们要趁这个机会,尽快追击,在忽都鲁帖木儿出兵前,消灭阿鲁台的残兵!”巴图额尔敦道:“将军,阿尔泰山地形复杂,咱们需要派探子先探查路线,避免中埋伏。”那拉珠尔点头:“派十名精锐探子,明日出发,去黑风口探查,画出路线图,摸清叛军的布防。”
后续部署分工明确——骑兵队(博罗带领):休整一日,检查战马与兵器,准备追击所需的粮草与弓箭,探子返回后,立刻出发追击阿鲁台;步兵队(帖木格带领):继续巩固营地,筹备粮草(确保能供应大军十日所需),救治受伤士兵,看管被俘叛军;虎卫队(巴图额尔敦带领):负责营地的核心防御,保护中军帐与囚帐,同时协助骑兵队准备追击物资;探子队(脱脱带领):明日出发,探查阿尔泰山黑风口的叛军布防与路线,五日内向那拉珠尔汇报。
捷报传递及时高效——那拉珠尔让通政院吏员撰写捷报,详细说明擒获也速蒙哥、清理叛军营地、掌握阿鲁台动向等情况,派两名亲信驿卒快马送往大都,同时附上缴获的牧地文书与审讯记录,让朝廷了解平叛的进展。“捷报要写清楚,别遗漏关键信息,让陛下知道咱们进展顺利,”那拉珠尔对吏员道,吏员领命,快速撰写捷报,驿卒接过捷报,翻身上马,朝着大都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渐渐远去。
最后,那拉珠尔站在中军帐外,望着阿尔泰山的方向,眼中满是坚定——平叛之战已取得关键胜利,擒获也速蒙哥,清理了白石头坡的叛军营地,掌握了阿鲁台的动向,只要后续追击顺利,定能彻底平定叛乱,恢复西北草原的安稳。营地内,士兵们仍在忙碌,骑兵们在检查战马,步兵们在搬运粮草,虎卫们在巡逻值守,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疲惫,却也满是期待——期待着早日平定叛乱,回家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