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白虎献毒(1 / 2)
1086章:白虎献毒(至元四十八年冬月初三脱欢赴白虎殿献酒)
至元四十八年冬月初三辰时,中都的寒风裹着碎雪,掠过白虎殿的朱红廊柱。殿外广场上,禁军按规制列阵,甲胄在雪光下泛着冷光——今日是萧虎平叛贺功之日,中枢官员、宗室贵族齐聚白虎殿,一场看似庄重的贺功仪式下,却藏着剑拔弩张的暗涌。
脱欢身着西域商袍,外罩一件素色锦褂(刻意扮成“恭谨贺客”),左手托着锦盒(内装窝阔台系旧刀,贺功礼),右手提着双层青铜酒壶(内层藏腐心草毒酒,外层盛普通烧春酒),身后跟着巴图(伪装成侍从,腰间藏短刀,以备接应),一步步走向白虎殿的殿门。他的靴底碾过积雪,发出细微的声响,每走一步,都忍不住用眼角扫过殿外的禁军与侍从——他不知道,这些人中,已有半数是白虎堂的暗卫,正用隐蔽的目光,将他的一举一动纳入监控。
殿门左侧,刘七(白虎堂统领)身着武官常服,站在阁楼的阴影里,手中握着一枚青铜哨(应急信号器),目光透过腰间的“远镜”(元代工匠特制,用于远距离观察),紧盯脱欢的右手——那只提着酒壶的手,只要有按动暗扣的动作,阁楼的哨声便会响起,殿外的暗卫将即刻行动。
雪片落在脱欢的肩头,他却浑然不觉——此刻他满脑子都是“献酒、下毒、脱身”的流程,想着只要萧虎饮下那杯毒酒,察合台系的复起便有了希望。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殿外的第一道检查岗,对着禁军小校躬身:“西域商客帖木儿,谨携薄礼,贺萧大人平叛之功,望官爷通传。”
白虎堂的暗卫布控,从初三破晓便已启动——刘七按萧虎的部署,将五十名暗卫分为“外围卡控组”“殿门核验组”“殿前庭观察组”“应急抓捕组”,每组各司其职,以“三层布防”将白虎殿围得密不透风,确保脱欢从踏入广场开始,便处于全程监控中。
外围卡控组共十五人,伪装成“广场杂役”(清扫积雪、整理贺礼)与“禁军辅兵”(协助列阵),分布在白虎殿广场的四个入口——东入口由暗卫李三负责,他手持扫帚,看似清扫积雪,实则记录所有进入广场的人员,尤其是“携带酒壶、礼盒”的贺客;西入口的暗卫王五,扮成禁军辅兵,检查贺客的“贺功帖”(脱欢的贺功帖是伪造的,白虎堂早已知晓,故意放行以引其入殿),每查一人,便用“轻拍腰间”的手势向殿门传递信号,告知“无异常”或“目标已至”。
殿门核验组共十人,由白虎堂副手赵六统领,伪装成“殿门侍卫”,负责对贺客的贺礼与随身物品进行初步检查——这是最关键的一环,需在不引起脱欢怀疑的前提下,确认毒酒壶的状态。赵六特意交代下属:“检查时,只看贺礼外观,不拆封;酒壶只需晃一晃,听有无异响,别细看内层,免得打草惊蛇。”暗卫们还提前演练过“如何应对脱欢的辩解”,若脱欢不愿接受检查,便以“殿规如此,非针对大人”为由,既坚持检查,又不激化矛盾。
殿前庭观察组共十五人,伪装成“官员侍从”“贵族家仆”,分布在殿前庭的廊柱下、台阶旁——廊柱下的暗卫张九,手持茶盘,看似随时准备奉茶,实则紧盯脱欢的手部动作,尤其是按动酒壶暗扣的细微姿势;台阶旁的暗卫孙八,扮成整理袍角的侍从,余光观察巴图的动向,防止他在献酒时突然发难。这些暗卫都携带“短刃”(藏在袖中)与“信号筒”(吹之能发出细微哨声,仅暗卫能听见),一旦发现异常,可即时传递信号并行动。
应急抓捕组共十人,由刘七直接统领,埋伏在殿前庭的“偏殿”内,备有绳索、镣铐与盾牌——他们是最后一道防线,若前几组暗卫未能控制脱欢,应急组便会冲出,以“最快速度”将脱欢与巴图制服,避免其靠近萧虎。偏殿内还备有“解毒药”(甘草水与催吐药),若有意外发生,可及时救治。
破晓时分,刘七在偏殿召开最后一次布控会议:“今日的关键是‘人赃并获’,需等脱欢按动暗扣、拿出毒酒时再行动,不可提前暴露;各组用‘手势信号’联络——摸耳为‘目标靠近’,拍肩为‘准备行动’,挥袖为‘即时抓捕’;若我吹哨,便是紧急情况,各组无需等待,直接动手。”暗卫们齐声应诺,随后各自前往岗位,一场静默的布控,在白虎殿的晨光中悄然铺开。
初三清晨,脱欢在西域杂货铺做赴殿的最后准备——他深知,这一去若成功,察合台系可复起;若失败,便是死路一条,因此每一个细节都不敢疏忽,从贺礼的包装到毒酒壶的暗扣,都反复检查,确保无任何破绽。
首先检查贺功礼——窝阔台系旧刀。脱欢将刀从锦盒中取出,刀身虽有些锈迹,却仍能看出昔日的锋利,刀柄上刻着窝阔台系的“虎头纹”,是最好的“身份标识”。他用细布轻轻擦拭刀身,嘴里默念:“也速蒙哥大人,今日我便用这把刀做引,取萧虎性命,为您报仇。”擦拭完毕,他将刀放回锦盒,在盒盖内侧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贺萧大人平叛,赠窝阔台系传家刀,表宗室敬意”——这是为了在检查时,让禁军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宗室贺礼,不生疑心。
接着检查毒酒壶——双层青铜酒壶。脱欢按动壶底的暗扣,内层的毒酒缓缓流入杯盏,酒色琥珀,与外层的普通烧春酒无异;松开暗扣,内层关闭,外层的酒无法进入。他反复按动暗扣三次,确认暗扣灵活,无卡顿、无泄漏;又晃了晃酒壶,外层的普通酒发出“哗啦”声,听起来与普通酒壶无异,不会引起检查者的怀疑。检查完毕,他将酒壶的提绳调整到最顺手的位置,确保在献酒时,右手能轻松按动暗扣。
然后是着装与伪装。脱欢换上一件“素色锦褂”——这件锦褂是他特意从黑市买来的,看似华贵,却无任何家族标识,既符合“西域富商”的身份,又不会因“过于张扬”而引人注意;他还在腰间藏了一块“西域商栈的令牌”(伪造的),若遇到严格检查,可出示令牌,证明自己的“商旅身份”。巴图则换上侍从的服饰,腰间藏了一把短刀(刀刃仅五寸,便于隐藏),脱欢叮嘱他:“到了殿上,你站在我身后,若我得手,便趁乱往殿外跑,巷口有马接应;若失败,你便自行脱身,别管我。”巴图点头:“掌柜放心,我必护您周全。”
最后是路线与应对。脱欢再次确认赴殿的路线——从杂货铺出发,经南城大街,转至中枢大道,最后到达白虎殿广场,全程约一个时辰,途中会经过三处禁军巡查点。他对巴图道:“遇到巡查,我来应对,你别说话,免得露出破绽;若巡查问起酒壶,我便说‘西域特产烧春酒,贺萧大人功’,你只需点头即可。”他还准备了“应急说辞”,若被问起与也速台的关系,便说“只是认识的西域商友,无深交”,避免牵连也速台(他还想留着也速台后续号召窝阔台系旧部)。
准备完毕,脱欢提着酒壶、托着锦盒,巴图跟在身后,走出杂货铺。清晨的寒风扑面而来,他紧了紧锦褂的领口,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萧虎,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两人沿着南城大街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晨雾中——他们不知道,从踏出杂货铺的那一刻,便有两名白虎堂暗卫(扮成商贩)悄悄跟上,记录着他们的每一步动向。
脱欢与巴图赴白虎殿的途中,需经过三处禁军巡查点,每一处都可能遇到严格检查;同时,白虎堂的跟踪暗卫需“不远不近、不被发现”,既要记录他们的应对,又要确保不暴露自身,这场“明查与暗跟”的较量,从南城大街便已开始。
第一处巡查点在南城大街的“十字路口”,由两名禁军值守,检查过往行人的“身份凭证”。脱欢看到巡查,便主动走上前,递上伪造的“西域商旅凭证”与“贺功帖”:“官爷,小的是西域来的布商帖木儿,受邀去白虎殿贺萧大人平叛之功,这是凭证与贺帖。”禁军接过凭证,翻看了几页,见上面盖有西域商栈的印,贺功帖上也有北城万户的签章(脱欢通过也速台伪造的),便问道:“你身后的是?”脱欢道:“是小的侍从,帮着提东西,无恶意。”禁军扫了巴图一眼,见他穿着侍从服饰,无异常,便放行。
跟踪暗卫李三与王五(扮成卖布商贩),推着布车跟在后面,见脱欢顺利通过,便用“摸耳”的手势(目标通过第一关)向殿门的暗卫传递信号。李三低声对王五道:“脱欢应对很熟练,凭证做得像真的,咱们得盯紧点,别让他跑了。”王五点头,两人推着布车,继续跟在后面,保持约五十步的距离——这个距离既不会被脱欢察觉,又能清晰看到他的动作。
第二处巡查点在“中枢大道入口”,这里的禁军是枢密院直接管辖的,检查更严格,不仅查凭证,还要检查随身物品。禁军小校看到脱欢的酒壶,便问:“这酒壶里装的是什么?打开看看。”脱欢心中一紧,表面却笑着道:“官爷,这是西域特产的烧春酒,贺萧大人功的,未开封,若打开了,便失了敬意,您看能否通融?”他边说边悄悄将一块碎银子塞给小校——这是他提前准备的“应急手段”,对付贪财的禁军。
小校接过银子,掂量了一下,又晃了晃酒壶,听到外层普通酒的声响,便笑道:“既是贺礼,便不拆了,去吧,别在殿上惹事。”脱欢道:“谢官爷,小的省得。”巴图在一旁,始终低着头,不说话,避免与禁军对视——他知道,言多必失,沉默是最好的伪装。
跟踪暗卫看到脱欢用银子行贿,李三便用“拍肩”的手势(目标用贿通行,需留意)传递信号,同时加快脚步,避免被巡查点的禁军拦下。王五道:“脱欢还备了这手,看来早有准备,咱们得提醒殿门的兄弟,检查时别被他的小恩小惠收买。”李三点头,从布车的夹层里取出一张小纸条,写上“脱欢行贿,检查需严”,交给路过的“驿卒”(白虎堂的联络暗卫),让他快速送往前线。
第三处巡查点在“白虎殿广场入口”,这里的禁军不仅查凭证,还要核对“贺客名单”(白虎堂提前将脱欢的化名“帖木儿”加入名单,故意放行)。禁军对照名单,找到“帖木儿”的名字,又检查了贺礼(锦盒里的旧刀,确认非凶器)与酒壶(晃了晃,无异常),便放行:“进去吧,贺功仪式巳时开始,别迟到。”
脱欢走进广场,心中松了口气——三道巡查都已通过,接下来只需在殿门检查时过关,便可顺利献酒。他却没注意,跟踪暗卫已在广场入口停下,李三用“挥袖”的手势(目标已入广场,交由殿内暗卫)传递信号,随后便留在入口,防止脱欢中途逃离。
白虎殿的殿门核验,是脱欢进入殿内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白虎堂暗卫近距离观察他的最佳时机——暗卫们需在“按规检查”的同时,捕捉他的细微反应,判断他是否有异常;而脱欢则需“故作镇定”,掩饰内心的紧张,确保毒酒壶不被发现,这场“近距离的心理博弈”,在殿门处悄然展开。
殿门核验组的暗卫赵六,扮成殿门侍卫长,见脱欢走来,便上前一步:“这位大人,按殿规,需检查贺礼与随身物品,请勿见怪。”脱欢躬身:“官爷客气,理应如此。”他先将锦盒递给赵六,赵六打开锦盒,看到里面的旧刀,问道:“这刀是?”脱欢道:“是窝阔台系的传家旧刀,小的受朋友所托,赠给萧大人,贺他平叛之功。”赵六用手指碰了碰刀身,确认无刃(脱欢提前将刀刃磨钝,避免被当作凶器),便将锦盒合上,放在一旁的“贺礼台”上。
接着检查酒壶,赵六接过酒壶,晃了晃,听到外层普通酒的“哗啦”声,便问:“这酒是?”脱欢道:“西域烧春酒,小的自己珍藏的,贺萧大人功,略表心意。”赵六故意将酒壶倾斜,假装要打开壶盖,脱欢的手不自觉地绷紧——他怕赵六打开壶盖,发现内层的毒酒。赵六看到他的反应,心中便有了数,却并未继续打开,而是将酒壶还给脱欢:“既是贺酒,便不拆了,进去吧,萧大人已在殿上等候。”
站在赵六身旁的暗卫张九(扮成侍卫),全程盯着脱欢的表情——脱欢在赵六检查酒壶时,眼神闪烁了一下,嘴角也微微绷紧,这些细微的紧张反应,都被张九看在眼里,他悄悄用“摸耳”的手势(目标有异常,需重点监控)向殿前庭的暗卫传递信号。张九还注意到,脱欢的右手食指,始终按在酒壶的提绳上,像是随时准备按动什么,便在心中记下:“此人右手需重点关注,可能有机关。”
巴图站在脱欢身后,见赵六检查完毕,便想跟着进入,却被暗卫王五(扮成侍卫)拦下:“侍从需在殿外等候,不可入内。”脱欢连忙道:“官爷,我这侍从笨手笨脚,留在殿外怕惹事,让他跟着我,我会看好他,绝不打扰仪式。”王五假装犹豫了一下,便点头:“既如此,便让他跟着,但需站在殿前庭,不可靠近殿内。”脱欢道:“谢官爷通融。”
其实,这是白虎堂的“故意放行”——让巴图跟着脱欢,既便于监控两人的互动,又能在行动时“一网打尽”,避免巴图在殿外接应脱欢逃脱。赵六看着脱欢与巴图走进殿前庭,便用“拍肩”的手势(目标已入前庭,观察组接手)向刘七所在的阁楼传递信号,阁楼的刘七收到信号,便调整远镜,将镜头对准脱欢的右手。
脱欢走进殿前庭,看到周围的官员与贵族,心中的紧张稍缓——他以为殿门核验已过,接下来只需等待献酒环节。却不知,殿前庭的每一个“侍从”“家仆”,都是白虎堂的暗卫,正用隐蔽的目光,将他包围在无形的监控网中。
白虎殿的殿前庭,是贺客等候献礼的场所,也是白虎堂暗卫协同布控的核心区域——十五名观察组暗卫,分布在廊柱、台阶、贺礼台等关键位置,用“手势、器物”传递信号,确保每一个点位的暗卫都能实时掌握脱欢的动向,一旦有异常,可即时协同行动。
廊柱下的暗卫张九,扮成奉茶侍从,提着茶盘,在殿前庭游走。他走到脱欢附近,假装给其他官员奉茶,实则近距离观察脱欢的酒壶——酒壶的壶底有一个细微的暗扣,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脱欢的右手,始终握着酒壶的提绳,食指偶尔会轻轻触碰壶底,像是在确认暗扣的位置。张九悄悄用“整理袖口”的手势(目标右手有异常,需关注)向台阶旁的暗卫孙八传递信号,孙八看到后,便调整站位,更靠近脱欢,以便随时行动。
台阶旁的暗卫孙八,扮成整理袍角的侍从,余光盯着巴图的动向——巴图站在脱欢身后,看似在观察周围的环境,实则在悄悄寻找“逃生路线”,他的目光多次扫过殿前庭的侧门,那里是离开白虎殿的近路。孙八用“轻拍腰间”的手势(侍从有异常,需盯紧)向贺礼台旁的暗卫李三传递信号,李三便悄悄移动到侧门附近,堵住巴图的逃生路线。
贺礼台旁的暗卫李三,扮成整理贺礼的杂役,将脱欢的锦盒(旧刀)放在贺礼台的显眼位置——这样既便于后续取证,又能在行动时,快速拿到“贺礼证据”。李三还注意到,脱欢时不时会看向贺礼台的锦盒,像是在确认贺礼是否安全,便用“晃头”的手势(目标关注贺礼,无异常)向赵六传递信号,赵六则站在殿门旁,统筹协调各组暗卫。
刘七在阁楼的阴影里,通过远镜观察整个殿前庭的布局——脱欢站在殿前庭的中间位置,周围有五名暗卫;巴图站在脱欢身后,侧门附近有两名暗卫;贺礼台旁有三名暗卫;台阶上有五名暗卫,所有暗卫的站位,形成一个“圆形包围圈”,只要他吹哨,暗卫们便可在瞬间将脱欢与巴图围住。刘七还注意到,萧虎已在殿上就座,周围的官员也已到齐,献酒仪式即将开始,便用“挥袖”的手势(仪式即将开始,各组准备)向所有暗卫传递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