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不第河山 > 第514章 文字之狱

第514章 文字之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又是这套说辞!陈砚秋强压住心头的怒火,沉声道:“涉案士子功名在身,按律,学官有权过问。你且去通传,本官在此等候。”

狱卒头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转身进去禀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慢吞吞地出来,身后跟着的却不是府衙的官员,而是一个穿着簇新锦袍、面白无须的中年文士,正是郑元化身边的那位心腹师爷。

“陈大人。”那师爷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什么风把您吹到这污秽之地来了?此地阴气重,恐冲撞了贵人,大人还是请回吧。”

陈砚秋认得此人,姓贾,最是奸猾。他耐着性子道:“贾先生,本官职责所在,关心涉案士子,还请行个方便。”

贾师爷呵呵一笑,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陈大人的关切,在下定当转禀郑公。不过嘛…郑公有令,此案关系重大,涉嫌动摇国本,在案情未明之前,为防串供、泄密,所有人犯一律不得探视,所有卷宗一律封存。别说您了,就是府尊大人,要调阅卷宗,也需郑公首肯。您看…”

他话语看似客气,实则将所有的门路都堵得死死的。

陈砚秋知道,再纠缠下去也是无益。他目光越过贾师爷,望向那黑洞洞的牢门深处,仿佛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镣铐声响和痛苦呻吟。他深吸一口气,冰冷而潮湿的空气刺得他喉咙发痒。

“既如此,本官告辞。”陈砚秋不再多言,转身便走。他知道,在这里多待一刻,内心的无力感和愤怒便会多积攒一分。

贾师爷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回到马车旁,陈砚秋正要登车,目光却被墙角一个蜷缩的身影吸引。那是一个年轻的士子,穿着洗得发白的襕衫,抱着膝盖坐在冰冷的地上,眼神空洞地望着牢门方向,脸上尚有未干的泪痕。

陈砚秋认得他,是府学的一个寒门学子,名叫孙志远,平日勤奋好学,曾向他请教过经义。他走过去,轻声问道:“志远,你为何在此?”

孙志远茫然地抬起头,看到是陈砚秋,眼中闪过一丝光彩,随即又黯淡下去,声音哽咽:“陈…陈先生…我同窗好友周允文…他,他只是向我借阅过那‘清风本’,并未购买,前日却被差役从学舍中抓走,说他…说他传播禁书…他家中还有老母卧病在床…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说着,已是泣不成声。

陈砚秋胸口一阵发闷,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他伸手想拍拍孙志远的肩膀,给予些许安慰,却发现任何言语在此刻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能说什么?说官府做法不当?说会想办法营救?在郑元化编织的这张巨网之下,他连自身都难保周全,又能救得了谁?

最终,他只是沉重地叹了口气,示意安福取些散碎银子递给孙志远:“先找个地方落脚,莫要冻坏了身子。事情…总会有转机的。”

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

回到清溪馆,夜色已深。柳氏还在灯下等候,见他面色比出去时更加难看,也不敢多问,只默默为他准备热水洗漱。

陈砚秋独自坐在书房里,灯焰跳动,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桌上,那本最初的“清风本”依旧静静躺着,封面那株黍苗,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孤寂与顽强。

他想起顾文渊那执拗的眼神,想起老妇人绝望的哭喊,想起孙志远空洞的目光,想起贾师爷那虚伪的冷笑……一幕幕,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旋转。

文字,本是传承文明、抒发性灵的载体。如今,却成了获罪的枷锁,成了催命的符咒。这哪里还是什么“文字狱”?分明是一场对人心、对思想的阉割与屠戮!

郑元化及其背后的势力,用恐惧和暴力,强行制造着表面的“稳定”与“和谐”。然而,这被压抑的怒火与悲愤,终究会找到宣泄的出口。东林七子的血未能唤醒麻木,清风阁的覆灭和这场扩大化的文字狱,恐怕只会将更多的士子推向绝望的深渊,或者…逼向更激烈的反抗。

陈砚秋提起笔,蘸饱了墨,却久久无法落下。他该写什么?奏章?私信?还是…继续他那未完成的《科举罪言录》?

他知道,他必须做点什么。即便力量微薄,即便前途未卜,他也不能如同这江宁城大多数沉默的人一样,任由这黑暗吞噬一切。

他铺开一张新的纸页,在最上方,用力写下了三个字:

“文字狱”

他要将这场发生在江宁的、因科举不公而引发、因技术传播而扩大、因权力碾压而残酷的悲剧,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记录下顾文渊的义举与不幸,记录下那些被牵连者的无辜与苦难,记录下郑元化之流的狠辣与虚伪,记录下这士林噤声、万马齐喑的窒息时刻。

这或许无法改变当下,但至少,能为历史留下一份真实的证词。

窗外,夜枭发出凄厉的啼叫,掠过沉沉的夜空。江宁城在这文字之狱的阴影下,瑟瑟发抖,等待着未知的明天。而清溪馆内,那一点如豆的灯火,依旧在漫漫长夜中,固执地燃烧着,映照着执笔人坚毅而悲怆的侧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