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克隆见江东 吕蒙悟真谛(2 / 2)
虚影消散时,一道水纹流入吕蒙的意识海。他忽然看清克隆人的真正使命:不是复制过去,是让江东的水脉在星海中流淌,让“能容”与“善变”的智慧,成为万族共生的舟楫。
第三节织网计破多维屏障显奇能
吕蒙悟透迁徙真谛的次日,维度壁垒传来异动。织网者首领“元”的虚影自裂痕中显现,周身光丝比以往更密集,组成“维度牢笼”的立体模型——那是一个由无数规则符文构成的立方体,一旦启动,所有物质文明的意识都将被禁锢其中,无法再产生“多元共振”。
“此乃最后的仁慈。”元的声音如冰下暗流,“三日之内,若不接受牢笼方案,37处裂痕将同时爆发,所有与三国精神相关的意识体,都将被虚无能量吞噬。”他展开一幅星图,上面标注着牢笼的能量节点,竟与建业城的水门布局隐隐呼应。
“仁慈?”吕蒙冷笑,手持陆逊手稿走出队列,“你这牢笼,与当年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何异?都是以‘秩序’为名,行‘禁锢’之实。”他指向手稿中的水脉图,“江东当年容下山越、士族、流民,才成其大;宇宙若只容一种秩序,与一潭死水何异?”
元的光丝剧烈波动:“强词夺理!多元共存只会撕裂维度!”吕蒙反问:“那你可知水脉为何能穿石?正因它能包容泥沙,能适应地形,在流动中保持自身。若如牢笼般静止,早成腐水!”
说罢展开手稿,引动克隆基地的水脉能量。建业城的虚影再次浮现,秦淮河的水流与星舰的能量流交融,形成一道“流动的意识屏障”。屏障上,山越族的藤牌纹、士族的青铜纹、流民的布衣纹相互交织,竟挡住了虚无能量的侵蚀。
“这不可能!”元惊呼。吕蒙朗声道:“你害怕的不是迁徙,是‘多元共存’本身!就像当年有人怕山越乱江东,却不知他们能为我所用。”他操控屏障流动,所过之处,维度裂痕竟被水脉能量暂时抚平,“流动的秩序,才是最稳固的秩序。”
孙权虚影忽然在屏障中显现,手持“共饮一江水”石碑:“织网者可知,水至清则无鱼?维度若只有一种秩序,与枯井何异?”说罢将石碑掷向元的虚影,石碑穿过光丝时化作无数水珠,水珠中皆映出“共生”二字。
元的虚影被水珠击中,光丝出现松动。吕蒙趁机催动《共生法》中的“合流阵”,克隆基地的能量流、建业水脉的历史意识、山越族的图腾之力,三者合为一股,将维度牢笼模型冲得粉碎。“记住,”吕蒙的声音响彻维度壁垒,“宇宙如江,能容万流者,方能成其大!”
第四节吴魂永续星海长流江东水
维度牢笼被破后的第七日,克隆基地举行了“水脉祭”。吕蒙亲自主持仪式,将陆逊手稿与陆绩地形图并置,引建业水脉的意识能量注入星舰核心。当第一缕晨光射向能量穹顶时,奇迹发生了——整个基地化作一艘巨大的“星槎”,船身的吴纹与星舰符文交织,帆上“吴”字与“共生”二字相互映照。
“此乃‘江东号’!”周明惊呼,他分明看到船舷处刻着孙权、周瑜、陆逊的名字,与克隆兵的编号并列,“是先祖与我们同在!”星槎启动时,能量流如长江奔涌,留下的轨迹竟化作一条新的星尘航道,航道两侧浮现出无数水纹状的意识屏障,自动修复着维度裂痕。
星际议会的全息会议上,吕蒙展示着“流动的意识屏障”原理:“江东水脉告诉我们,稳定不是静止,是动态平衡。就像吴地的圩田,既能防洪,又能灌溉,靠的是‘能泄能蓄’。”他调出屏障数据,只见山越族的图腾纹负责缓冲,士族的青铜纹负责传导,流民的布衣纹负责吸附——三者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元的意识波再次传来,已无往日的冰冷:“这种平衡……能维持多久?”吕蒙笑答:“江河奔流,从未问过能流多远。但只要‘能容’之心不变,‘善变’之智不绝,这屏障便会如长江般永续。”他邀请织网者观测屏障的流动,“你们看,多元不是撕裂的原因,是缝合的针线。”
星槎航行至维度壁垒边缘时,建业城的虚影再次与星槎重叠。孙权、陆绩、陆逊的虚影立于船头,与吕蒙、周明等克隆人共执船舵。秦淮河的画舫化作星舰补给舱,朱雀航的浮桥化作星际码头,连吴侬软语的歌谣,都化作了与织网者沟通的意识频率。
“看那星海!”周明指向远方,只见新开辟的星尘航道上,无数异族星舰正顺着“流动的意识屏障”航行,蓝藻文明的绿光与吴地水脉的蓝光交融,铁蹄族的兽魂石与江东的青铜爵共鸣。吕蒙忽然明白,所谓“三国城堡”,不过是把魏蜀吴的智慧,化作了星海的坐标。
归航时,陆逊手稿的空白处自动浮现出新的文字,是用星文写就的:“迁徙者,非无本之萍,是带土之苗。江东的水,既能润吴地,亦能泽星海。”吕蒙将手稿存入基因库,与所有克隆人的基因序列绑定——从此,江东的智慧,不仅在历史中流淌,更在星海中奔涌。
夜泊星槎,吕蒙立于船头,望着倒映在能量流中的建业灯火,忽然对身旁的虚影笑道:“主公,当年您说‘把根栽到更远处’,如今我们做到了。”孙权虚影举杯,酒液落入星海,化作无数“吴”字星尘:“伯言,这杯酒,敬江河,敬星海,更敬那些带着根迁徙的人。”
星尘如浪,拍打着星槎的船舷,仿佛在应和千年前的吴歌。迁徙的三国城堡,载着江东的水脉,正向着更深的星海驶去——那里,有更广阔的“长江”,正等待着被注入“能容”与“善变”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