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终须一别(2 / 2)
幸哥儿跟海哥儿一样,都是显肚子大。
幸哥儿抱娃娃比海哥儿早三天,本来是自己抱回来的,可是幸哥儿没力气,因为害怕还一直哭,嚷嚷着他不抱了。
万山急急忙忙的把钟哥儿找来给他刨了,也幸亏刨了。
万山这人心大,想着幸哥儿害得好,竟都没有找林川把过脉,幸哥儿抱回来了两个,都是小汉子,差点被耽误了。
幸哥儿抱回来的俩娃娃加起来也是八斤六两。
而海哥儿抱回来了一个八斤六两的胖娃娃。
还是经过了幸哥儿,海哥儿直接让钟哥儿刨的,也幸亏林川咬定了刨,不然这么大的娃娃,海哥儿未必有命能抱回来。
海哥儿抱了娃娃回来后,赵静在家里面帮忙照顾了小半月就回去了,冬姐儿也害身了,她也不放心家里面。
海哥儿抱回来娃娃后,精力损了一大半,在家里面养精蓄锐了差不多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赵岐也很少看娃娃,他贴身不离的伺候着海哥儿。
江若带着他们的娃娃呢。
他们的娃娃还是赵砚起的小名,叫‘胖球’,大名是赵尧起的,叫瑾燊。
木生火,火炽盛,又因为他读了《东都赋》里面‘献酬交错,俎豆燊燊’这句,所以赵尧很喜欢这个名字。
胖球长得粉雕玉琢的,长得像赵岐,眉眼间跟溪小子也有几分相像。
可能是因为像,溪小子对这个弟弟要比其他两个哥哥更喜欢一些。
胖球抱回来后,赵砚把他们屋对面的屋子里面收拾了收拾,让溪小子和翀小子住进去了,俩小子胆大,两个人睡也不害怕。
江若和赵砚他们带着瑜哥儿和胖球一块睡。
瑜哥儿上床后,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燊小子,跟江若说:“小爹爹,弟弟,像糯米团团。”
白白胖胖,可可爱爱的,跟他吃过的糯米团子好像。
江若笑了笑,说:“瑜哥儿可不要打扰弟弟睡觉。”
燊小子睡着后不能被打扰,被人扰醒了,能哭大半个夜呢。
“哦。”瑜哥儿说。
他乖乖的钻到了另一个被窝里面。
江若怕赵砚晚上睡觉不小心压到燊小子,就自己带着燊小子睡,让赵砚带着瑜哥儿睡。
等娃娃们都睡后,赵砚悄悄的把江若拍醒,带着他去厅屋……
海哥儿心里面惦记娃娃惦记的厉害,可耐不住他乏力,也就很少看娃娃。
娃娃一个月后,赵砚看着海哥儿也好了,就想让他们把娃娃抱走。
赵岐说:“林川说了,还得再养养。”
他这样一说,江若就又带了燊小子半个月。
等把燊小子给了赵岐他们后,江若晚上睡觉时觉得空落落的。
“相公,你说瑾燊不会哭吧?”
江若睡觉前问了好几次赵砚,赵砚直接堵了他的嘴,省的他担心。
而燊小子第一晚回自己爹爹身边睡,也因为不习惯哭了大半夜。
后半夜,赵岐又把他送到了江若他们的屋里。
海哥儿听着燊小子的哭声可心疼了,可是又不忍心他哭,想留下燊小子也没能张口。
天气越来越好了。
海哥儿的身子慢慢的也养好了。
一日,万山抱着他家的小子来了赵家,要过跟燊小子比比谁重。
万山把自己家的小子给了江若,他抱着燊小子估重量。
正好海哥儿想燊小子了,赵岐出来看着江若怀里面的娃娃,就把娃娃给抱进屋里面了。
海哥儿哄万山的家倾小子哄了半天,打量了半天都没认出来不是自家娃娃。
赵岐这个当爹的就更没有认出来了。
海哥儿看着倾小子还疑惑呢:“这娃娃咋不像咱俩?”
赵岐的目光扫了一眼倾小子,说:“长长就像了。”
“哦。”海哥儿也没多想。
外面,万山哈哈的笑了两声,说:“是我家倾小子重!”
江若把燊小子接过来,问屋里面:“赵岐,你们看好倾小子了没?万山要抱着倾小子回家了。”
赵岐这才意识到了什么。
可他是不会承认认错自己的儿子的。
在海哥儿还在不明所以时,他平静的把倾小子抱了出来交给万山,把燊小子又抱进去了交给海哥儿,说:“现在像了。”
海哥儿:“……”
海哥儿把娃娃抱回来后,赵尧就又去县里面考试了。
他这次把秀才给考回来了。
十二岁的小秀才,可了不得了!
近日赵家门楣都要被上门来祝贺的人给踏破了。
村子里面人也说不出什么来了,有的心眼活的,已经开始巴结赵家了。
当然,这事都让江若和赵砚挡了,赵尧压根都不知道。
言冰为了庆祝他们几人都考中了秀才,花了大价请了镇上酒楼的人来村里面做了好几桌子的菜,赵尧他们都高兴极了。
秀才考中,再考举人,他们得等三年才能考。
而这三年,也意味着大家要分道扬镳。
裴夏他们几个镇上和县里来的汉子韩夫子过世前已经给他们打算了,举荐他们到了云上书院。
吃完饭后,言冰就把举荐信给他们了。
裴夏他们几个都哭了。
言冰平静的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言冰还把王小胖单独叫到了书房,也给了他一封信:“这是给你找的学武艺的师父,就在临县,你过几日便可去找他拜师,武举的路,有他为你谋划。”
王小胖茫然的接过了信。
言冰还跟封琅说:“你基础弱,也不及赵尧聪明,还得再花些功夫,花些时间。我也要走了,带不了你了,我已经给你哥哥举荐了一个州城里面的夫子,有他在,三年之内,你必考上秀才。三年后,我的书院建成,大门依旧为你敞开。”
封琅点了点头。
他知道早晚有一天要走。
他的腿现在也治好了,似乎也没有理由和借口再留下了。
“那赵尧呢?”他问。
言冰说:“赵尧考中秀才后,他学医的师父来找了我,说接下来三年时间,会倾心传授赵尧医术,等三年过去,他也会来我的书院。”
封琅一听到时候还能和赵尧一块儿读书,高兴了,他点了点头说:“夫子,这三年我一定会用功的。”
林川在去找言冰说之前,已经跟赵砚和赵尧都说了。
考中秀才后要去书院,村子里面的学堂到底是捉襟见肘了一些。
赵尧到底才十二岁,赵砚舍不得他离家。
林川跟赵砚说:“秀才只是科考之路的第一关,往后去,一关比一关难过,你也别指望赵尧能待在村子里,尤其是等他考上后,到别的地方去做官,回家的次数就更少了。”
“也正因为此,我想把没教的教给赵尧。”
也算是有始有终。
好在赵尧现在年纪还小,还有三年时间能够让他学医术。
三年后,再去书院学三年,科考也不会耽搁。
林川对赵尧是自信的。
当然,言冰也是支持的。
韩夫子把赵尧托付给了言冰,其他人夫子都不放心。
韩夫子把赵尧托付给言冰,一要让言冰教他学问,还有就是教他如何为官。
科考兴许对赵尧来说容易一些,难的是考上之后。
这也跟言冰的志向有关。
他要建的书院的选址已经定了,在石州城。
修建书院这么大的事,言冰交给谁都是不放心的,本来他想着这三年要么把赵尧带在身边的,想了想后,这三年赵尧跟着林川学医也不错,就当是做官不成,给他留后路了。
而暮时也答应了言冰,等书院建成后会去书院教书。
石洲书院虽是江阙在前朝为他奔走。
实质上是一家私学书院,因为言冰想传授的学问不是古文今义中千篇一律陈词滥调刻板的学问,而是能给人裨补,应用于为官终身的新学,培养出敢于为民请命大公无私的好官。
这所书院所花费的银子,一大半是跟言冰有同样理念的有志之士的募捐,还有言冰这些年当官的积攒以及暮时的慷慨解囊。
暮时去神山上采了一株千年的药材,拿去州城里面卖了万两银子。
双河村的学堂是镇上衙门拨款还有村民自发建的,言冰走了后,镇上会请新的夫子过来。
让言冰不放心的,还有周衡。
可是周衡不会让自己再等三年的,所以他也会跟裴夏他们一块儿去云上书院。
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宿命。
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最终也要散向四面八方。
这是他们相聚后的必然结果。
虽然很不舍,但好的是大家都是往高处走的。
所以这回赵尧没有哭。
要从村子里面离开了,周衡也是不舍的。
可他没有多余的三年时间。
所以在临走前,他单独的跟赵尧说了一番话。
“银子真的不能送我吗?”周衡问。
赵尧抱着银子避开了他的目光说:“你想啥呢?”
他不是小气,银子可是值百两银子呢,把银子送人了,回家后他也怕没法跟大哥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