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九零:泉水人家 > 第235章 一个多月没见,想到夜不能寐

第235章 一个多月没见,想到夜不能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成。”

表姐借机开溜:“铺子包在我身上,你们都不用管了,我现在就去找认识的那个中介,让她带着我找铺子去。”

“我也去找以前的同事说说这事,看看她们的意思......”

陈秀兰也不想再听老母亲唠叨,紧跟着起身,走出了家门。

“姥姥最好了,还是你疼我,什么都为我着想。”

林熙雨看的好笑,搂着姥姥的胳膊撒娇。

“你这事做的对,没把你妈当外人......”

姥姥欣慰的笑:“不管怎么说,她也是你妈,你们娘俩能好好的相处,姥姥很高兴,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我已经想好了......”

林熙雨亲昵的蹭了蹭姥姥的肩膀,讨好卖乖:“以后培训班负责监督教学质量的事就交给我妈了,还让她当她的教导主任,有正经事干,她就不会因为弟弟去了外地上学,觉得无聊空虚了。”

“你让你妈管事,可得想清楚。”

姥姥对自己的闺女知根知底:“她的性格太强势,习惯让别人听她的,培训班是你和吴萌合伙开的,不可能凡事都顺着她的心思,真要有了矛盾,你夹在中间,又要为难。”

“姥姥这话是真的提醒我了.......”

林熙雨深以为然:“开培训班不能蛮干,必须有章程,我这就回去把规章制度拟定好,以后让她们各负其责,按规章制度办事。”

“你去忙吧。”

姥姥老大宽慰,捂着嘴又打了个哈欠。

“我扶您回床上躺着.....”

林熙雨见姥姥乏了,扶着她从椅子上起身。

“好。”

姥姥欣慰的笑笑,任由她搀扶着回卧室休息。

林熙雨扶着她躺下,又陪她说了会儿话,姥姥年纪大了,熬不住困,没一会儿就开始打盹,闭上了眼睛。

林熙雨见她呼吸平稳,身体没有大碍,这才安了心,蹑手蹑脚的关上房门,离开了姥姥家。

——

表姐不愧是装修行业的老油子了,人脉广,门路多。

她让人四处撒网,没过两天,果然找到了一个合心意的商铺。

这个沿街的店面离着老东门不远,在山大南路上,紧邻青龙桥,原先的房东是开饭店的,生意不好,想要出售。

表姐见商铺四周是密集的居民区,价格也公道,和房东接触后初步达成了购买意向。

林熙雨和吴萌听到消息,也去店铺看了一下,见和预想的差不多,两人都很高兴,当场就决定下来,交了押金,签了购房协议。

表姐对做生意很在行,林熙雨将后续事项也托付给了她。

因其尚未辞职,不能在明面上开公司,故而让吴萌出任法人代表,营业执照上登记了她的名字。

“哈哈哈,蕴才教育,这名字起的太有才了......”

吴萌拿到营业执照,非常夸张的仰天大笑:“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也有咸鱼翻身,自己当老板的一天。”

“这丫头,高兴的快疯了。”

吴父和吴母都很为女儿高兴,对林熙雨更是充满了感激。

“萌萌,以后培训机构的财政大权就交给你了......”

林熙雨顺着二老的心思说:“和工商局的人打交道,缴税纳税的事我不懂,你是内行,你多上点心......”

“放心吧.....”

吴萌屯着圆润的孕肚,满满的成就感:“这个我在行,保证都能打点好,不会出任何差错。”

“店铺装修,得用个十几天.....”

林熙雨给了她一个赞赏的眼神,又说:“咱们趁这段时间,多撒撒传单,宣传一下,争取8月下旬开业,在新学期开学前,招到第一批学生。”

“这事交给我了。”

吴母主动表态,把活揽了过去:“你们印好了我去发传单,老城区我熟,认识的人多,能多给你们拉点生意。”

“好啊......”

林熙雨笑着附和:“我也让顾彬的姥姥帮着宣传一下,她跳舞也认识不少人,大家齐心协力,争取早日开业。”

“好!”

吴萌一家人都很兴奋,非常给力的大声附和。

——

顾彬这次去上海,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苗柯虽然对投资游戏公司有兴趣,让他一次性拿出上亿的资金也并非易事。

最终的结果,还是盈润投资趁机插了一脚,分走了百分之二十的股权。

盈润投资出面和星耀畅游洽谈业务的人是胡钦。

说起来胡钦这个人,的确是有些心机手段。

他借着上次投资失利一事,果真将主管拉下台,自己坐上了那个位置。

时隔四年,又让他等到了机会,星耀有意变更股东的消息刚发布出去,他就迫不及待的上门,递出橄榄枝,表达了再次合作的意向。

非公司内部人员变更股权手续繁琐,耗时良久。

顾彬不得不留在上海处理此事,待尘埃落定,已是两个半月后。

——

游戏公司如何运作,和林熙雨没有半分干系。

在此期间,她也没有闲着,由表姐陪着又拜访一位老中医,吃药看病的同时,还会抽空帮着吴萌忙活培训班开业的事。

日子在忙碌中过的飞快,转眼来到八月末,蕴才教育正式开业。

有吴母的大力宣传,以及顾姥姥的鼎力支持,培训班成功招揽到了第一批学生。

陈秀兰和她相熟的三位退休老教师,承担了语文和数学的教学任务。

英语老师则是一如之前所料,并不好找,只能从师范大学聘请了两名在校的大学生,临时充当培训老师。

林熙雨亲自考核了她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监督她们的教学进度。

两人也很珍惜校外实习的机会,教导学生很上心,良好的表现得到了陈秀兰等一众老教师的高度认可。

辅导功课有条不紊的进行,培训机构的经营管理也逐渐步入正规。

吴萌这个老板当的美滋滋,只要培训班开课,都会亲自来到现场坐镇,看着前来学习的小朋友乐的合不拢嘴。

她为人随和,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很是惹人喜爱。没过多久,就和在教室外等待的家长们打成了一片。

和家长们混的熟了,她又趁着说笑聊天的功夫给她们许好处,游说每拉来一个新的学生,给予额外的提成。

有好处可拿,家长们也很积极,在亲戚朋友间四处宣传,成效斐然,给培训班带来了不少新的生源。

——

开业初期,学生数量少,培训班实行小班制,每个班只有十个人。

周末两天,语文,数学,英语,上午下午各安排一节课。

学生渐渐多了,一个班20人教室仍然不够用,吴萌又动了心思,想将一节课改为两节课。

增加课时,意味着老师的工作时间也要延长。

两名山师大的学生还好些,有钱赚没什么异议。

退休教师就不一样了,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有人不想那么辛苦,打了退堂鼓。

吴萌无法,只能另外聘请了四位老师,负责新的教学任务。

老师多了,陈秀兰顺理成章,晋升为授课组组长,重新恢复了在学校里当教导主任的荣光。

——

九月底,顾彬办妥公司里的事,从上海回来的时候,培训班已经初具规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