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放牛(2 / 2)
等他们连续翻了三个山坡,药材找到的还不少,而且还找到了几片葛根林。
到时候要跟家里的大人说一声,等他们拿着一背篓的药材往山下走去。
看到原地已经没有三丫的身影了。
这可让大家吓坏了。
不管是三丫还是他们家的大花,要是被什么大虫吃掉了,都是不得了。
好在他们,在原地喊了几声之后,拐弯处的田埂边,就听到三丫的回应。
大家看到好端端的三丫和他们家的大花,这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今天他们带出来的两个背篓,麻袋都用不上。
一个背篓里面放了大半背篓的药材,另一个则是他们在山上找的青草。
也是找药材过程当中遇到的,顺手就搁在背篓里面。
而张时安也没忍住诱惑,在回去的途中,也是顺利的坐到了大花的背上。
那种感觉还别说,不自觉就挺起了胸膛。
也就是水牛的背上,才能够那么温顺了。
他记得,上辈子他们村也有人养过牛,不过养的是黄牛。
那家伙,要是敢上它的背,直接就能在现场给你甩飞出去。
但凡你颜色穿的鲜艳些,特别是红色,张时安小时候是真被牛撞过。
果然还是水牛好呀。
当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干活的大人们也陆陆续续的回来。
看着板车上面密密麻麻堆起来的木材,就知道阿爷他们今天是去房子里面把被雪压折的柴全部都带回来了。
张有根则是率先看了看大花的肚子摸了摸,暗暗点了点头,看来今天的大花,是吃好了。
“爹,这大花总不能一直关在院子里,咱这两天还是给大花搭个牛棚吧。”
张有根点了点头,把今天从山上砍回来,用得上的木头挑挑拣拣的拿出来。
先简单的搭个棚子,等到时候家里好起来了,修房子,再给大花搭一个气派一点的。
可能真的是人多力量大吧!,牛棚没有封顶,所以搭建的还是挺快的。
也就是吃完晚饭之后又搭了一会,一个框架就已经好了。
后面几天再陆陆续续的搞一些树皮回来或者是拿稻草放上去,棚子也就完成了。
毕竟他们家的院子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只不过堆的东西毕竟多了一些。
再放一头牛在里面,还是有些不方便。
张三木在忙活完之后来到房中,与他媳妇一块算了算他们现在有多少银子了?
“咱手头,毕竟买了牛,就只有三两银子了。”
张三木点了点头。
三两银子给人家老先生交束修肯定是够了,可要是去买那些笔墨纸砚和书籍,那是万万不够的。
现在也就二月份。
他可是去镇上跟人家那王掌柜打听过的,镇上那位老先生,一般在3月中的时候就会招收学生。
他家六蛋,今年虚岁都6岁了。
他可是听说了人家大户人家的少爷,那是早早的就已经开蒙,听说三岁就会读书认字。
他家六蛋这么聪明,早去学那些圣人道理,以后,才能跟得上。
如果再拖一年的话,那简直就是耽误了。
所以,张三木已经决定了,今年3月中就把自家儿子带到镇上去。
加起来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他这个当爹的,再勤快一些。
实在不行,要是不够,就跟爹娘借一些或者跟大哥二哥他们。
刘玉兰则考虑的是,他家儿子要真是去镇上读书了。
总得,穿的像个读书娃一点。
虽然棉衣也是新做的,但是去读书,还是不能够穿的太寒酸。
起码还要给儿子再做一件衣裳,换着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