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玄桢记 > 第951章 弗扰人间事,悠行共落霞

第951章 弗扰人间事,悠行共落霞(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六节惊变突生陷重围

就在四人准备返回排水口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周显的厉声喝问:“何人竟敢擅闯诏狱,营救要犯!”

秦飞心中一沉,知道事情败露,连忙说道:“快走!”

四人快速向排水口跑去,可刚跑了几步,就被一群玄夜卫缇骑包围。缇骑们手持刀弩,箭头直指秦飞等人,周显站在缇骑中间,神色阴沉:“秦飞,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通谢党,营救要犯,你可知罪?”

“周显,你别血口喷人!”秦飞怒喝一声,“谢大人是被奸党诬陷的,这些官员皆是清白之身,我救他们,是为了揭露真相,还朝堂一个清明!倒是你,与徐靖、魏进忠等人同流合污,伪造证据,诬陷忠良,你才是真正的罪人!”

“死到临头还敢狡辩!”周显冷笑一声,“来人,给我拿下!反抗者,格杀勿论!”

缇骑们应声上前,秦飞、赵勇、李猛立刻拔出佩刀,与缇骑展开激战。秦飞的武艺高强,早年戍边时练就一身好功夫,刀光剑影间,几名缇骑应声倒地。赵勇和李猛也毫不示弱,奋力抵抗。

可缇骑人数众多,且个个身手矫健,秦飞三人渐渐体力不支。赵勇为了掩护秦飞和证人撤离,被缇骑的弩箭射中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衫。李猛也被几名缇骑缠住,难以脱身。

“大人,你带着证人快走,属下掩护你!”赵勇高声喊道,忍着剧痛,再次冲向缇骑。

秦飞看着受伤的赵勇,心中满是愧疚与不甘:“赵勇!”

“快走!”赵勇厉声喝道,“谢大人的清白,就靠你了!”

秦飞知道,再不走,所有人都将葬身于此。他咬了咬牙,拉起李主事和王御史,向排水口冲去。可此时,排水口已经被缇骑堵住,他们根本无法通过。

“秦大人,看来我们今日是走不掉了。”王御史叹了口气,神色平静,“能为谢大人尽一份力,我死而无憾。”

李主事也点了点头:“秦大人,你快走吧,不要管我们了。你活着出去,才能继续追查真相,为我们洗刷冤屈。”

秦飞看着两人坚定的神色,心中满是感动:“不行,我不能丢下你们!”

就在这时,徐靖和魏进忠带着一群镇刑司的狱卒赶到,徐靖看着被包围的秦飞,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秦飞,你果然私通谢党,这下人赃并获,看你还有何话可说!”

秦飞被缇骑押着,跪在地上,赵勇和李猛也被制服,李主事和王御史则被重新关押回牢房。徐靖走到秦飞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秦飞,你身为玄夜卫北司指挥使,本该效忠陛下,肃清奸党,却私通谢渊,营救要犯,你可知罪?”

“我无罪!”秦飞昂首挺胸,眼中满是愤怒与不屈,“谢大人是被你们诬陷的,这些供词、账目、密信,皆是你们伪造的伪证!我营救证人,是为了揭露真相,还忠良一个清白,何罪之有?”

“伪证?”徐靖嗤笑一声,“秦飞,你休要狡辩!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想抵赖?你与谢渊本就有旧,早年受他提拔,如今为他卖命,私通谢党,意图谋反,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

魏进忠尖着嗓子补充道:“秦飞,你太不知好歹了!陛下对你不薄,封你为从二品玄夜卫北司指挥使,你却知恩不报,勾结奸党,背叛陛下,你这种忘恩负义之徒,死不足惜!”

秦飞怒视着两人:“徐靖、魏进忠,你们伪造证据,诬陷忠良,擅设私刑,残害百官,你们的罪行,罄竹难书!今日我虽被擒,但若有来生,我定要将你们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你们遗臭万年!”

“哼,你没有来生了。”徐靖冷笑一声,“来人,将秦飞押入诏狱,严加审讯!我要让他亲口承认私通谢党、意图谋反的罪行!”

秦飞被押入诏狱,徐靖和魏进忠则立刻前往皇宫,向萧桓弹劾秦飞。御书房内,萧桓正坐在龙椅上,看着徐靖和魏进忠呈递的弹劾奏疏,脸色阴沉。

“陛下,秦飞私通谢党,营救诏狱要犯,人赃并获,证据确凿!”徐靖躬身说道,“秦飞与谢渊本就有旧,早年受谢渊提拔,对谢渊忠心耿耿,如今谢渊谋逆事发,秦飞便铤而走险,试图营救谢党余孽,为谢渊翻案,其心可诛!”

魏进忠也附和道:“陛下,秦飞此举,不仅是私通谢党,更是背叛陛下,背叛大吴!若不加以严惩,恐会引起连锁反应,让其他谢党余孽更加肆无忌惮,动摇朝堂根基!臣恳请陛下,将秦飞凌迟处死,诛其三族,以儆效尤!”

萧桓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秦飞是员猛将,早年戍边立下赫赫战功,对他也颇为信任。可如今证据确凿,秦飞私闯诏狱,营救要犯,确实罪无可赦。而且,徐靖、魏进忠等人手握实权,若不严惩秦飞,恐怕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引发朝堂动荡。

“陛下,”周显也躬身说道,“秦飞身为玄夜卫北司指挥使,却知法犯法,私通谢党,其行为严重损害了玄夜卫的声誉,也动摇了陛下的权威。臣恳请陛下,从严惩处,以正国法。”

萧桓沉默了良久,心中做着艰难的权衡。他知道秦飞可能是被冤枉的,或许真的是为了揭露真相,可在“铁证”面前,他又不得不做出决断。最终,他说道:“秦飞私通谢党,营救要犯,罪证确凿,本应处死。但念其早年戍边有功,免去死罪,免去玄夜卫北司指挥使之职,调任边关粮道督办,即刻离京,不得延误。赵勇、李猛,参与营救要犯,罪该万死,着即斩首。”

谕旨颁下,秦飞被从诏狱提出,免去官职,换上一身便服。他看着身上的便服,心中满是悲凉与不甘。他一生忠君爱国,戍边十余载,立下赫赫战功,却因揭露奸党的阴谋,落得如此下场。

徐靖看着秦飞,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秦飞,这就是与咱家作对的下场。你以为你能救得了谢渊?能揭露咱家的阴谋?简直是痴心妄想!从今往后,朝堂之上,再也无人能与咱家抗衡,你就安心在边关做你的粮道督办吧,永远也别想再回京城!”

秦飞怒视着徐靖:“徐靖,你别得意太早!我虽离京,但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你的罪行,终将被揭露,你终将遭到报应!”

“报应?”徐靖嗤笑一声,“在这朝堂之上,权力就是真理,咱家手握大权,就是报应的主宰!你还是好好想想如何在边关活下去吧,别哪天死在了北元人的刀下,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秦飞不再理会徐靖,转身向宫外走去。赵勇和李猛已被斩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心中满是愧疚与悲痛。他走出宫门,看着京城的轮廓,心中暗暗发誓:“谢大人,赵勇,李猛,我秦飞今日离京,但我绝不会放弃。我会在边关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总有一天,我会回到京城,揭露奸党的阴谋,为你们洗刷冤屈!”

张启站在宫门外不远处,看着秦飞离去的身影,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他想上前与秦飞告别,却又怕被奸党的人发现,只能远远地看着。秦飞也看到了张启,他对着张启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信任。

秦飞登上离京的马车,马车缓缓驶离京城,向边关而去。车窗外,京城的轮廓渐渐远去,秦飞的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一去,前路茫茫,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他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动摇。

秦飞离京后,徐靖、魏进忠等人更加肆无忌惮。他们下令加强对诏狱的守卫,严禁任何人探视证人,同时加大对“谢党”余孽的搜捕力度,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张启独自一人留在京城,心中满是焦虑与担忧。他知道,秦飞离京后,自己便是唯一知晓真相的人,若是连他也放弃,谢大人的冤案便再也没有昭雪的希望。

他将之前找到的伪证破绽,包括供词的逻辑矛盾、笔迹的模仿痕迹、账册的篡改证据,一一整理成册,藏在自家后院的地窖里。地窖深处,有一块松动的石板,他将证据册放在石板下方,再用泥土掩盖,确保万无一失。

“秦大人,谢大人,我张启定会坚守真相,等待你们归来。”张启对着地窖低声说道,眼中满是坚定,“就算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会保住这些证据,为你们洗刷冤屈。”

为了不引起奸党的怀疑,张启依旧像往常一样,在文勘房上班,处理日常的勘验事务。他小心翼翼,谨言慎行,从不与他人谈论谢渊案,也不与秦飞的旧部联系,生怕被奸党的人抓住把柄。

徐靖确实对张启有所怀疑,曾多次派人监视他的动向,甚至借口查阅文勘档案,试图寻找他与秦飞勾结的证据。但张启早有准备,将所有与秦飞相关的书信、文件全部销毁,日常行事也毫无破绽,徐靖派人查了许久,也没能找到任何证据,只能暂时作罢。

张启知道,奸党不会轻易放过他,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和手中的证据。他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既担心秦飞在边关的安危,又害怕自己被奸党迫害,更担忧谢大人的冤案无法昭雪。

但他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动摇。他相信,秦飞一定会在边关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他相信,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他相信,奸党的罪行终将被揭露,忠良的冤屈终将被洗刷。

秦飞离京后,京城的局势愈发黑暗。徐靖、魏进忠、石崇、周显四人,完全掌控了朝政大权,他们任免官员、调度军粮、干预司法,肆意妄为。朝堂之上,凡是敢反对他们的官员,皆被冠以“谢党”的罪名,打入诏狱,遭受酷刑折磨。

户部尚书刘焕,因曾试图为谢渊辩解,被徐靖诬陷为“谢党余孽”,贬谪至地方;内阁首辅刘玄,因多次上书劝谏,被魏进忠派人暗杀,伪装成病逝;刑部尚书周铁,因坚持司法公正,拒绝按照奸党的意愿审理案件,被石崇罢官免职,流放三千里。

奸党的暴行,引起了百姓的强烈不满。京城内外,百姓们纷纷为谢渊鸣冤,为秦飞抱不平,却被玄夜卫无情镇压,不少百姓甚至遭到了殴打和逮捕。

而边关的局势,也愈发危急。北元得知谢渊蒙冤,秦飞被贬,认为大吴朝堂混乱,有机可乘,便频频南侵,边境告急。边军将领因谢渊蒙冤而心寒,士气低落,战斗力大幅下降,多次战败,损失惨重。

萧桓得知边境告急,心中满是焦虑与悔恨。他想起谢渊戍边时的赫赫战功,想起秦飞的勇猛善战,心中后悔不已。他知道,自己错杀忠良,贬谪猛将,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可事已至此,他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吴王朝的局势,一步步走向恶化。

张启独自一人坚守在京城,看着奸党的暴行,看着百姓的苦难,看着边境的危机,心中满是悲痛与愤怒。他知道,自己的力量微薄,无法与奸党抗衡,但他依旧没有放弃。他每天都在祈祷,祈祷秦飞能早日归来,祈祷真相能早日大白,祈祷大吴王朝能渡过难关。

地窖中的证据册,是他心中唯一的希望。他相信,只要这些证据还在,只要他还活着,就总有一天,能为谢渊、为秦飞、为所有蒙冤的忠良,洗刷冤屈。

孤灯之下,张启再次取出证据册,仔细翻阅着。烛火映着他的身影,在墙壁上拉得颀长,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微光。他知道,前路漫漫,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他心中的信念,却如同这烛火一般,虽微弱,却永不熄灭。他在等待,等待秦飞归来,等待黎明到来,等待正义伸张的那一天。

片尾

秦飞被贬边关后,并未消沉。他在边关粮道督办的任上,兢兢业业,整顿粮饷调度,改善边军后勤,深得边军将士的爱戴。他利用职务之便,暗中联络当年戍边时的旧部,积蓄力量,等待反击的时机。

张启则在京城继续坚守,保护着手中的证据。他小心翼翼,谨言慎行,多次躲过奸党的排查。他暗中联络了一些不满奸党暴行的官员,形成了一个秘密的反奸联盟,收集奸党的罪证,等待合适的时机,与秦飞里应外合。

徐靖、魏进忠等人并未放松对秦飞和张启的警惕。他们派人监视秦飞在边关的动向,试图寻找除掉他的机会;同时,他们也在京城大肆搜捕反奸联盟的成员,许多官员因此遭到迫害。

边关的局势愈发危急,北元大军多次入侵,边军节节败退,京城震动。萧桓看着边境的奏报,心中满是悔恨与焦虑。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信奸党,错杀忠良,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他开始怀念谢渊的忠诚与才干,怀念秦飞的勇猛善战,想要召回秦飞,却又怕遭到徐靖等人的反对,引发朝堂动荡。

就在这时,秦飞率领边军旧部,在一次与北元的激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扭转了边关的局势。萧桓借此机会,下旨将秦飞召回京城,任命他为镇国将军,负责京城的防务。

秦飞回到京城后,立刻与张启取得联系。张启将手中的证据册交给秦飞,反奸联盟的官员也纷纷响应,准备揭露奸党的阴谋。

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终极较量,即将在京城拉开序幕。秦飞和张启能否成功揭露奸党的罪行?谢渊的冤屈能否得到昭雪?大吴王朝的命运,将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权谋斗争中,迎来最终的审判。

卷尾散文

孤灯探疑,风折忠魂,一场由忠良发起的反击,在奸党的权势碾压下,暂时陷入沉寂。秦飞的被贬,张启的孤守,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封建王朝权力异化的必然结果。在奸党当道、君心偏暗的时代,忠良的坚守与抗争,如同黑暗中的一缕微光,虽微弱,却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与正义的力量。

秦飞的忠勇与决绝,是这场反击的核心驱动力。他曾是谢渊麾下的参将,受恩于谢渊,更忠于大吴江山。当他发现谢渊案的证据破绽时,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探疑之路。他深夜密访张启,联手核查证据,策划营救证人,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却始终未曾退缩。他的行为,展现了封建时代军人的忠勇与担当,在权力的诱惑与死亡的威胁面前,坚守着心中的良知与正义。

张启的智慧与坚韧,是这场反击的重要支撑。他身为玄夜卫文勘房主事,精通刑狱勘验之术,以专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找到了奸党伪证的破绽。在秦飞被贬后,他独自一人坚守京城,保护证据,联络反奸联盟,在黑暗中默默等待时机。他的行为,展现了封建时代文人的风骨与担当,在奸党的监视与迫害下,坚守着心中的真理与信念。

奸党的嚣张与跋扈,源于封建官僚体系的内在弊端。徐靖、魏进忠、石崇、周显四人,分掌司法、内廷、特务、缉捕之权,相互勾结,官官相护,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权力之网。他们以权谋私,伪造证据,诬陷忠良,将朝堂变成了权力斗争的角斗场。他们的行为,展现了人性的丑恶与贪婪,在权力的诱惑面前,所有的良知与道德都变得一文不值。

萧桓的偏听偏信与优柔寡断,是这场悲剧的催化剂。他作为大吴的帝王,本应明辨忠奸,坚守正义,却因忌惮奸党的权势,害怕朝堂动荡,而偏信伪证,贬谪忠良。他的行为,展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困境与人性弱点,在皇权与正义之间,选择了前者,最终导致了朝局动荡,民心离散。

这场孤灯探疑的反击,虽然暂时失败,却为后续的正义伸张埋下了伏笔。秦飞在边关的积蓄力量,张启在京城的孤守证据,反奸联盟的暗中联络,都预示着奸党的罪行终将被揭露,忠良的冤屈终将被洗刷。这场反击所传递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与正义,不惜牺牲一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封建王朝的兴衰早已成为过往,但这场孤灯探疑的反击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永远不会过时。它提醒着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百姓,也能毁灭一切;它警示着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防止权力的滥用与异化;它更激励着我们,要像秦飞、张启等忠良那样,坚守正义,不畏强权,为了真理与良知,勇敢地挺身而出。这,便是这段黑暗历史留给我们的最深刻的教训,也是穿越千年的真理与光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