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七零,我和儿子有异能空间 > 第35章 又来知青

第35章 又来知青(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过,这在苏昭看来着实没必要,术业有专攻,两人除了学医,其他方面还不错,尤其是处理传达事情条理清晰,头脑活泛。所以,苏昭直接把两人打包给了叶父。都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选对了路,比埋头努力瞎干强太多了。就这样,叶父多了两个能干的小帮手,掉的头发都少了。

两辆牛车一前一后直接驶入了光明村,不像苏昭和叶家人刚迁居来时,只有小路,需要步行一个小时进村了。

此时的光明村早已不复当初旮旯沟的影子,在三个月前正式更名为光明村后的第二天,公社就送来了补贴。

叶父等村干部第一件事就是征求民意把村里无人居住的房子合理分配给要分家却没房子的村民;第二件事则是规划建造孤儿院;第三件事是选了一块远离村民和知青住房的山脚作为牛棚选址,并在牛棚边盖了几大间泥土房;第四件事就是修路,从公社到光明村可以一路坐牛车进来,不必步行一小时了。

当然,除了分配原有房屋给村民,其他几件事,不论是孤儿院、还是牛棚住房,亦或是修路,都是叶父到公社报备后,请了外村人帮忙修建的。毕竟,光明村一群老幼妇孺,除了叶父,根本没有青壮男劳力,所以只能请外援。

为了防止被人举报说是投机倒把,叶父才通过公社雇佣了外村人来干活。

由于雇的人多,又有公社盯着,所以来干活的人没有偷懒的,仅用了一个月,光明村就大变样了。房子建好了,路也修好了。

于是,光明村就开始了接收下放人员和知青。下放人员先后接回来四批,目前已经有20个人了。知青这才是第三批,每次五人,共计15人。

值得一提的是知青点现如今已经搬到村口处了,是叶家花钱建造的,和原知青点不论是大小、还是布局都基本一样,说是一比一还原都不为过。

这也是防止有人攀扯叶家占便宜,毕竟原知青点的产权已经是叶家的了。建了新的给知青,也算是置换了。不过,现在任谁看来都觉得叶家吃亏了,毕竟以新换旧,不是吃亏是什么?

只是叶家人不在乎,一家人都相中了原知青点的地理位置,处于村落最里边,不和村民扎堆住在一起,少了邻里间的争端矛盾。距离山近,风景好,视野开阔,方便苏昭上山逮野味加餐。

再有与新建的牛棚距离不足一千米,方便照看下放人员,当然如果被下放人员罪有应得,也方便叶家人实时监督。

而新知青点建在村口,同样是叶父故意为之,既远离村民减少矛盾争端,又能让知青少掺和到村民的生活中,让村民之前的伤痛彻底掩埋。还有就是让知青方便进出,省的他们嫌弃路远难走。

毕竟新知青点说是在村口,可除了几大块山地,基本其他的耕种土地都在新知青点外围。所谓的村口只是相对住房而言,实际的村口是零零星星连着的十几亩土地。

这也是叶父等村干部给知青们划出来的专属上工地点,当然并不是把这十几亩地全托付给知青了,不然真是白瞎了这十几亩地。只不过是把知青分配到这十几亩地干活,主力还是村民们。

这么做依旧只是不想让冲动年轻、不知轻重的知青进村里,扒出陈年旧事,扰乱光明村来之不易的安宁和生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