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1)(2 / 2)
可真的要放弃自己的船,然后给纪彬打工吗?
两人都有点犹豫。
有了自己的船之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自由,自己的船,想装谁的货就装谁的货,想在哪停就在哪停。
反正他们就是运货的,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甚至纪彬也是不管他们,其他人还在嘀咕,难道纪彬真的不在乎白叠子号吗,不是大家知道这船是纪彬出面做的,都要以为船只属于卢益赖亚了。
谁让纪彬是真的不管啊。
纪彬也不是不管,他之前是真没时间。
而且之前也说了,一艘白叠子固然好,但却比不上眼前的两个人。
纪彬确实这么想的,他的大船需要熟练的火长,也就是船长。
不管是卢益,还是赖亚,就算是作为副火长的赖亚,那也是经验丰富,足以独挡一面。
纪彬想请他们出来一位,单独带新船。
至于报酬,自然丰厚无比。
这次看完船回来,当天晚上纪彬就跟他们两个提起这件事。
而纪彬给出的报酬是,只要卢益赖亚给他当三年火长,这三年里报酬照样给。
除此之外,会给他们一艘跟白叠子号一样大小的新船。
连名字都是让他们两个起。
什么东西?!
跟白叠子号一样大小的船只,给他们?还是新船?
要知道现在的白叠子号,一半船只是纪彬的,另一半才是卢益赖亚加起来。
这艘船造价在六百两,等于说只要他们两个给纪彬做三年事,然后就能格外拿六百两银子?
一人三百两啊!
关键在于,这是纪彬照常给工钱之后,又额外给的福利。
卢益赖亚知道纪彬肯定会出个丰厚的价格,可也没想到竟然用新船来诱惑他们!
这也太难抉择了吧。
两人既想自己做事,又想挣这份钱。
纪彬继续道:“我是想做船运买卖的,但火长这一块,我还是更信任你们两个,给这么丰厚的条件,自然是想让你们帮我带几个不错的苗子出来。以后你们单干了,我这也有人接手。”
“而且,以后你们单独做船运买卖,还可以跟着我家船队一起,都是熟人,彼此也好照顾。”
现在等于说,纪彬提的建议是,等卢益赖亚挣够钱之后,还可以加入他的船队,他们依旧一起做事。
纪彬这里的买卖肯定越做越大,还能给他们提供庇护。
不管是哪方面,都让两人十分心动。
卢益看看纪彬道:“我知道东家是好的,只是我们两个还要再考虑一下。”
纪彬笑:“自然可以,不着急的。”
两人以前就给人做工,过得好不好,他们两个明白。
好不容易自由了,心里难过这个坎。
但陈乙送两人出门的时候,却开口道:“其实我们东家是什么人,你们也清楚的。”
这么一说,卢益赖亚顿住脚步。
陈乙又道:“跟着他做事的人,有吃亏的吗?”
两人心里俱是一动。
是啊,跟着纪彬的,有吃亏的人吗?
好像没有吧,他总是能把事情做的妥帖。
陈乙再次说了句:“白叠子号自从建成,我们东家就不怎么过问,这自然是信任你们。可其中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我们东家还会有很多船,很多白叠子号,当初建这艘船,也只是为了深入兴华府,好探明这里的情况。”
“他当时大可自己造船,你们觉得他手头的钱不够吗?”
“但他依旧带着你们,就是因为敬佩你们二人的经验。不过话说回来,不管这次成与不成,东家都不会薄待你们的。”
陈乙也算跟纪彬身边很久,以前还稍稍有点莽撞,现在却懂得攻心了。
等陈乙回来,看见东家了然的表情,下意识抓抓脑袋:“东家,那可是一艘船,你真的买要给他们?”
纪彬笑:“嗯,一艘船而已。”
“重要的永远是人。”
一艘船,换两个经验丰富的火长帮他带三年伙计,非常值得。
原本他也想过,要不要用白叠子号来换,但白叠子号毕竟是他的第一艘船,还是算了吧。
等他的船厂建成,再给两人造一艘就是。
到时候应该也不难的。
那会甚至可以把剩下白叠子号的产权都买下来,让白叠子号完成成为纪家的。
不过这件事还是以后再说。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招揽人手。
说起来,不仅是他的船运买卖要招揽人手,船厂也在等人。
现在真是人才难求,他就差挥舞银票请厉害可靠的人过来了。
做这船运买卖,现在要有船,有船长船工,再有稳定的货源,稳定的买家。
其中船只,船长都已经搞定,船工还算比较好招,就算兴华府人手不够,靠着卢益赖亚强大的人脉,也能找到合适的人过来。
然后是稳定的货源,那就是兴华府邑伊县的作坊了,纪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统计作坊货物,购买这些货物。
至于最后的稳定买家。
当他跟平老板在汴京是白聊那么久吗?
也就是说,现在他只要备货就行,备好货装船,七月就能出发了。
至于卢益赖亚?
纪彬觉得一艘新船的诱惑力应该还是很足的。
他们肯定会同意。
如果不想来也没关系,他就去找骆家打秋风,应该会给他这个面子吧。
可以说,万事俱备,就差货物。
也是所有环节里的重中之重,在他出发前,已经让人陆陆续续把黄米酒,酸果酒运到兴华府杂货店库房了。
再有之前只有做多了,都会送过来,他为第一次船运已经做了太多准备。
现在库房里有黄米酒五万斤,酸果酒五万斤。
这数量确实不多,还是酿酒坊的里长胆子不够大,不敢多酿。
纪彬也理解他的想法,其实里长年纪也挺大了,能跟着他做事,那都是眼界开阔,不能强求太多。
只要第一次航运成功,估计里长等人,也会放开手脚来做。
除了备好的十万斤酒,还有引娘准备的一万副刺绣,大大小小的都有,这数量着实不少。
算是商船压箱底的好物。
这些算是纪彬这里的基本货物,也都是他家的东西。
可除了这些还是不够,加上梁二做出来的三万件具有宿勤郡特殊的首饰,这些东西小而轻,说是三万件,其实没占多少地方。
如今这些货物都在分店库房放着,纪彬就要出去购买其他作坊的货物了。
他家的船运分两部分,一个是他直接进货,有他的渠道售卖。
另一个是帮人运输,那就是只管运输,只要船上有空位,整个运费钱,其他的什么都不管,按照货单上送到哪个码头上就行。
基本上的船运人家做的都是这两种。
像骆家主要是卖鱼虾到内陆其他地方,还有一家卖的木材。
纪彬跟他们都不冲突,他卖的是杂货。
属于粗加工产品。
纪彬一放出消息,说自己要进货,各个作坊主动找上门。
他们就等这句话呢!
可在他们找上门的时候,引娘带领的十个绣娘,还有十几车货物,全都陆陆续续到了兴华府。
这些东西可不是兴华府杂货店的,而是全都包裹好,准备走船运买卖!
全都是纪彬家进的货!
看看这大手笔,他家到底有多少钱啊,一次性进十几车的货?
而且他家给钱还及时,真厉害。
不少人都在关注纪彬这边。
他到兴华府后,先是看了他家的大船,那船谁看了都要说一句厉害。
船只好,就开始倒腾货物,几天时间就把兴华府半死不活的作坊都给盘活,只要东西质量不差,几乎都给包圆了。
不仅是那些作坊,还记得兴华府本地的海坊吗,里面买的都是各类海货。
那个海坊老板怎么也想不到,当初纪彬买珍珠的时候已经够大手笔了,这次大肆购货的事,更是直接包圆了他家的所有海贝,珍珠更是没少拿。
按照纪彬的说法,他其实就喜欢这种东西,等把这些物件运到汴京,应该比杂货还好卖。
这可是大实话。
杂货这东西,纪彬虽然选的都是有特色,东西上乘的。
但却比不了珍珠海贝这种东西的珍贵。
最重要的是,有些杂货内陆有替代品,但珍珠海贝却没有,特别是海太城这边的海贝尤为漂亮。
其实当地搬来的不少作坊,也在尽量贴合纪彬的要求。
不管什么货物,一定要有本地特色。
否则同样的东西,凭什么买他们兴华府的,不买本地的?
而且纪彬不在这几个月里,能留下来的作坊,那都是对自己物件有信心,而且能赚到钱的。
也算是另一种优胜劣汰了。
引娘再一过来,直接把这次买买买推向高潮,所有兴华府百姓都知道,纪彬过来了,纪彬花钱了!
他真的花了好多钱!
纪彬跟引娘私下一算账,也觉得船运买卖确实不同,跟之前的杂货店差别还挺大。
现在的一船买卖,抵得上往年大半年的货物。
他们单是进货,就花了一千二百两,更不要说这船只本身的价格。
这边进货进得热闹,李栋跟纪一飞也算有了各自的任务,纪一飞带着三个伙计管前面,李栋带着三个伙计管库房,等着接收纪彬东家买来的货物。
别看现在活多,但是东家说了,这个月会有奖金的!
其实干活不是不可以,只要给够加班费当牛做马无所谓~
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有纪彬在,也不会让他们真的辛苦到不行,反正每日饭菜都是从酒楼买来的,有肉有菜还有大白米饭,吃饱了才有动力好好干活!
几个伙计跟在后面迅速成长。
哪里都不缺勤劳肯干活的人,很多人暂时贫穷不是因为笨,也不是因为没能力。
只是没进取的机会而已。
纪彬一直相信这句话,而且他也相信,在自己富裕的时候,不能忘了身边的人,若真的只顾自己挣钱,当伙计们真的当牛做马,那他就该吊路灯了。
纪彬自嘲笑笑,他这算不算心志坚定?
不过也算转念一想而已,他手底下买买买的动作都没停。
租的六个大仓库里,两个装的是杂货店的物件,剩下四个仓库里的东西,全都是要搬到船上的。
这仓库极大,都已经塞满了。
反正这事听到兴华府知府晁山耳朵里,只有一个想法。
纪彬买了那么多货物,这个月的税收有了啊!
作坊那边肯定会交税的!
他们兴华府终于不用坐吃山空了!
纪彬在买买买,引娘也在买。
但她买的东西却是一处宅子,兴华府主街后面的民居,有很多都在售卖。
引娘这次买的宅子却是为刺绣坊的绣娘们买的,要让她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现在绣娘都住在酒楼里,但不能经常住那,还是有个房子更好。
因为对兴华府的事情熟悉,宅子的事也办得非常快,引娘买的房子更靠近府衙这边,价格在当地来说不算便宜,但却更安全。
等买完宅子,人搬进去,也就用了三天时间。
这宅子里只许女子进出,成为刺绣坊的分坊,只要是兴华府女子,下到十二岁,上到八十八,只要你眼睛够好,想学刺绣,都可以来这里学习。
宅子附近还有时常巡逻的兵士,再加上纪彬引娘的名声,没人敢过来捣乱。
要说纪彬一到兴华府,带来的便是买买买的风潮。
引娘再一过来,则是让兴华府的女子们兴奋,她们都知道引娘的刺绣坊,也知道学好刺绣有多赚钱!
虽然现在不如以前刚开始那么好做,但也是赚钱的啊。
一时间宅子门口来了许多人。
也就是引娘带来的两个婢女棉红棉橙还能维持住秩序,让大家慢慢来,都有机会的。
棉红棉橙再次踏入兴华府,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她们两个原本是牙行的皮子,因为身体好那么一点点,被拉到盐场干活,瘦骨嶙峋,遍体鳞伤。
如今在纪宅做事,养了那么久,早就是正常的大姑娘了。
不少人还夸她们生的好,皮肤好。
越是这么夸,她们两个越是感激主君夫人,是主君夫人把他们这些人从牙行带出来,这才活的是个人样。
否则,可能早就死在兴华府了。
而现在的兴华府又跟之前大不相同,听说牙行也变得不一样了。
这都是主君夫人的功劳,她们心里明白的。
如今看着挣扎求生的兴华府妇人,她们差点落泪,谁能想到,她们也能帮助别人了。
宅子里十个绣娘,两个婢女,在引娘安排下有条不紊地教人刺绣,刚开始只收二十个徒弟,只要自己带了针线布料过来,都能学。
等这些教会了,再有下一批的过来。
完全是免费的,只要等她们学会之后,愿意给刺绣坊提供绣品就好,提供一年之后,是去是留,全看她们的。
不少人都在咋舌,这简直在做白工啊。
可纪彬引娘却觉得,这不是白工,只是为刺绣坊培养绣娘而已。
夫妻两个花了几天时间,终于忙完手头的事。
再凑到一起,那就是爱人间的私语。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还是骆家那处宅子,一直腾给他们,并不打算收回,因为纪彬干脆按市价给了银子,算是买下来。
以后他还是要经常过来的。
纪彬拨了拨引娘发梢,见她还想去拿账本,直接按住她手腕:“做什么?”
引娘道:“刺绣坊还有个账我没记,刚想起来。”
纪彬故作震惊:“方才我们在做什么?”
“你竟然一点也不专心。”
这一说,让引娘再次不好意思,哪能去翻什么账本,只好小声道:“挺专心的。”
能不专心吗。
明明整个人都沉沦在纪彬的眼神里。
原来做夫妻是这么快乐的事。
两人只是说笑,可再笑一会,引娘却笑不出,只好把难言的声音细细吞噬,消失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