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小货郎 > 第139章 (1)

第139章 (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其实也不着急,现在才六月二十五,等到七月三号,他们这个船队才出发。

虽然月钱还没说,但给纪先生做事!这点细节就不提了!

另一边的三个工部官员,还是在研究图纸,偶尔被鱼肉惊艳也会多吃两口。

他们吃着饭看图纸,竟然完全不耽误。

主桌上的晁知府笑:“我在汴京的时候,也听过他们三位的名声,没想到圣人竟然把他们派过来了。”

那是出了名的轴,出了名地喜爱钻研。

但这种事在朝堂上还属旁门左道,不值一提。

晁知府当时自身难保,他们都属于边缘性人物,没想到在这却见面了。

纪彬笑:“有能力就好,什么名声不名声,反而不重要。”

那夏武将却摇头:“可您的名声却尤为重要。”

夏武将过来,自然对纪彬大夸特夸,边域那边纪彬必然是纪先生,都不敢直呼大名的。

再说他看了看柴力,又想了想自家老娘,哪个不是靠着纪彬照拂。

看柴力的时候,夏武将还看到他家怀孕的娘子,怎么这么好的福气啊!娘子这么好看!

自己在军中多年,可都在打光棍!让人羡慕!

这说的当然是燕芷游,燕芷游这会跟引娘在说小话,大多讲的是她生辰时自己不能来,因为那会还没坐稳。

现在已经四个月,可以出来活动,她们两个一定要常常聚。

常聚是肯定的。

工部的人已经来了,后续的安排肯定也会跟上。

等到这次的船队出发,纪彬引娘,再带着陈乙工部等人,就要前往海太城,去海太城开他们的船厂。

这话一说,兴华府晁知府跟海太城柴力同时看见纪彬。

两人都没想到,官办船厂,竟然要开在海太城?

晁知府直接道:“兴华府路修得好,地方也多,其实在兴华府就挺好的。”

作为知府,他肯定知道一家船厂能给当地带来多少就业,开在兴华府城里更好啊。

而柴力却道:“要是樊城主知道,肯定特别高兴。”

晁知府跟柴力对视一眼,随即都挪开视线。

算了,他们两个一个文官,一个武官,没必要争。

但这也说明了,纪彬选择把船厂开在哪,对哪个地方的经济都有帮助。

现在兴华府能恢复的那么快,一个是因为恢复民生恢复得快,二是因为纪彬及时拉来那么多作坊注入活力。

可想而知,只要再走几次船运,兴华府绝对能繁荣起来。

晁知府心里都有数的。

可隔壁的海太城人却越来越少,能来兴华府干活的都来了,能把家人接过来的,也都接了。

海太城城主樊海钧每天愁得掉头发。

但也没什么用啊,靠着纪彬拨过来的作坊活计,大家也只能糊口而已,根本留不住人。

一个城市连人口都留不住,那真的谈不上发展。

这事连柴力都听说了,所以方才开了口。

但柴力知道,他都没必要说,东家做的决定,肯定深思熟虑,谁劝东家,都会被东家说服。

果然,纪彬看着晁知府笑道:“毕竟是官办船厂,所需的地方肯定很大。兴华府城里也没什么合适的码头,反而是海太城合适,既有天然港口,又有树林环绕,最适合做船厂。”

“海太城也是您的辖内,都一样的。”

是了,晁知府不能只想着兴华府城内啊,海太城也是您地方。

晁知府有些羞愧,但他确实想把兴华府搞得繁荣一点,之后才有精力顾着海太城。

此时被纪彬一点,当下点头,算是同意了。

一顿饭的时间。

重要的两件事都定下来。

先是护卫们跟火长他们认识,并搞好关系。

然后是船厂选址,定在海太城。

那海太城城主樊海钧人在家坐,福从天上来,也算没白费他最近亲自教孩子们读书的精力了。

现在只等着船只离开,纪彬送走卢益赖亚,让他们跟着骆家船队后面,运东西到汴京一带,这些船只出发,他也就能安心去海太城了。

事情一件件地做,也算有条理。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这顿饭吃完,晁知府忽然意识到,纪彬是不是早就想好了,在这杯酒释兵权呢。

也不对,杯酒释船厂呢。

纪彬这种能人,肯定知道船厂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想让船厂留在兴华府城内,可顺着这事,直接解决了?

这人厉害啊。

不过晁知府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拿新皇把工部的人拨过来做纪彬手下这种事,他都明白纪彬在新皇那的重要性。

肯定只想着跟纪彬交好,半点没有旁的心思。

他要不是有这种想法,人早没了。

晁知府回家,严庆云柴力又跟夏武将聊了聊,这夏武将明日就要回邑伊县,然后启程去汴京。

在他口中,知道了边关的情况,那边一切都好,否则他也不会回来的。

他们两个指挥使也要回各自营地驻守,这次出来也是请了假的。

纪彬送走他们,只觉得大家好像越来越忙。

不过忙是好事,忙说明都在进步。

只是柴力跟燕芷游走的时候,满眼的期盼,想让纪彬引娘赶紧去海太城,他们真的想让他们过去啊。

四个人关系那样好,这几年里,还少有分别这么久的。

旁的不说,柴力在外人面前还好,自己人跟前还是跟纪彬东家。

这就说明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

纪彬笑:“以后我过去,还要麻烦你们很久。这次可是我们借宿到你家了。”

柴力立刻道:“尽管住,住多久都行。”

燕芷游跟着点头,显然极为同意。

“快了,下个月就过去。”纪彬又道,“这件事也同樊城主说一声,省得没个准备。”

“一定,他知道这件事肯定高兴。”柴力跟燕芷游离开。

不止樊城主高兴,估计连海太城百姓们都高兴。

纪彬去哪都意味着希望,意味着发展啊。

樊城主每次想到海太城都会愁眉苦脸,估计没有比他更惨的城主了吧。

听说万知县那边辖内三四千人呢,比他这里可好多了。

纪彬笑着送走他们,他既然说了会去海太城,那一定会去的,让大家放心好了。

接风宴后,货物还在陆陆续续搬运,纪彬也去了船上看了看,那十个护卫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在帮忙搭把手。

纪彬一过去,几个人立刻高喊纪先生,倒是把纪彬吓一跳。

纪彬道:“也不用喊什么纪先生,喊我纪彬,或者喊东家都行。”

听着比纪先生要舒服啊。

领头的柳行憨笑:“您在我们心中,就是纪先生。”

这绝对是尊称!

纪彬无奈,只好随他们喊,再有三四天,船只就能装满,很快就能出发了。

只是纪彬再回家的时候,却听见引娘似乎在厅堂跟人聊天。

走进来一看,这人竟然有些眼熟。

这人见到纪彬立刻站起来,满脸的紧张。

引娘提醒道:“他就是纪舸。”

纪舸?

纪彬立刻想起这个名字。

去年那会,他们纪滦村有两个少年去考秀才,一个十七,一个十五。

十五那个考上了,如今在官学读书,这个十七的,今年十八,他是没考上的。

家里似乎是在纪滦村开了间小食肆。

纪彬笑:“怎么来兴华府了,是有什么事吗?”

要说纪滦村的村民们心里都有数,有什么事都不会直接麻烦到他这里,多是去找里长帮忙。

里长那实在不行,才会寻到他这里。

纪舸看着这位同村堂哥,下意识摇头。

引娘却笑:“从纪滦村走过来也不容易,先去休息休息吧。”

虽说古代的十八岁少年应该成熟不少,但到底还只是个毛头孩子。

现在有陈乙带着下去洗漱吃饭。

引娘才跟纪彬说了刚刚知道的情况。

原来纪舸今年四月份再次参加童试,六月份出成绩的时候,他还是没考上。

家里还好,但周围邻居变得冷嘲热讽,特别是同去参加考上的,比他还小两岁那位更是看不起他。

那小孩原本还算个好的,但考上秀才之后,脾气日渐大起来。

两家离得又近,一家是开了小食肆,家里赚钱多一些,但孩子学习不同。

另一个人口众多,条件一般,考上秀才了。

后者还以成绩嘲笑对方,两边肯定不对付。

引娘之前也听说过这件事,但到底跟他们没关系,也就没多管。

纪舸今年又没考上秀才,被对门嘲讽得不行,而且对方那家还说了,明年恩科,他们肯定要去参加乡试,万一能去汴京呢。

反正他们家是秀才,有资格参加去乡试的。

反正这些话说完,纪舸觉得无颜面对爹娘,直接拿着几本书,几件衣服偷偷跑出来。

他也不知道去哪好,走着走着,就到了兴华府。

正好又被纪一飞看到,纪一飞他们都是同村,把他带到杂货铺,这才了解情况。

很多事也是纪一飞同引娘讲的。

既是同村,年纪又比自己跟纪彬小,引娘还是带着他回来稍微休息一下,又让人回纪滦村送信,让他家里不要着急。

引娘这事处理得很好,纪彬自然不会讲什么,也明白估计那些冷嘲热讽肯定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当初他们二人可都是经历过的。

现在身边人看着都好,那是因为他俩发达了。

人一发达,身边什么人都会看起来很和善。

也不是那些人真的变好了,只是对他们好而已。

对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依旧十分刻薄。

纪彬笑:“秀才而已,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就行。才十八而已。”

对很多人来说,十八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多的是一二十考上秀才,二三十再中举,这都算顺利的了。

不过纪彬也没多想,只是看在同乡的面子上多照顾一些。

但过了会,陈乙面色古怪地过来,低声对纪彬引娘道:“东家,那个纪舸说,他想跟着船运一起做事,问可不可以。”

纪彬开船运这件事,在纪滦村不小事,很多人都在讨论。

也在说这事能不能成。

纪舸也就记在心里,他对船只一直很感兴趣,当初这个名字,也是抓周的时候抓了个简陋的小竹筏,这才有了纪舸的名字。

他想着反正也没考过,与其继续学习,在家里丢人现眼,不如做些事,赚点钱。

陈乙把这话一说,纪彬反而道:“竟然不是个死读书的。”

世上的路有千百条,也不是读书一条路,只是读书更快捷方便而已。

纪彬也没说同不同意,只讲要跟他家里商议,若是纪舸能说通家里人,那就可以。

这航运苦得很,哪有那么简单。

如果纪舸连家里人都说服不了,那也做不成的。

原本这只是个小事,纪彬没想到他说完这话,纪舸还真的出发回纪滦村,说要说服家人,而且会尽快回来。

行动这么利落,倒是让纪彬刮目相看。

纪彬想找他的时候,人都已经走了。

不过现在已经六月二十七,他必须立刻雇车回家,一晚都不能停歇,再到七月初三赶回来。

这时间太紧张了。

纪彬扶额,这小孩还挺有意思。

引娘笑:“他若是能赶回来,也是能吃苦,有本事的。让他跟着卢益赖亚学学,说不定能成。”

这话倒很对,而且纪舸的学问虽然还没能考上秀才,可比大多数普通人还是要强很多。

船运队伍里有这样一个人,还是好很多的。

这事算是暂时放下。

只要纪舸回来,纪彬肯定会用他。

当年他不是也被这么冷嘲热讽过来的,如今这少年有进取心,可以帮一把。

纪彬刚这么想,就被引娘主动握住手,似乎明白他在想什么。

关注船运的人不止纪舸一个,还有很多很多人,他们都在以纪彬为风向标,如果纪彬能成功,他们立刻就过来!

没办法,谁让纪彬做什么,什么都能成功。

船运的事只等着出发,从汴京来的三个官员已经好几天没出门了。

每日都是陈乙还有长随们送饭菜到书房,三个人一个理论,一个动手,一个纠错,没打起来已经算可以的了。

他们一直在研究纪彬给的简易蒸汽机的图。

总觉得可以再优化一下。

当然可以优化,最简单的图只是说明了利润,怎么最合理利用热能,怎么减少能量的损耗,这是在百年后大家还在研究的东西。

纪彬的这张图,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思路而已。

知道他们一直不出门,纪彬也只是挑挑眉,不用在意,好好研究比什么都强。

只要他们那边理论有进展,他这边就能找合适的地方开工。

不管什么地方,这些大佬们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保证吃喝,保证安全,等研究好了,他们自然会出来。

在三个工部官员努力钻研同时,纪彬的两艘船,还有骆家的船队已经准备好。

七月初三,正适合启航。

纪彬虽然人不去,但各个码头都有他的人,随时都能知道情况,之前引娘送他的漕运码头图,可不是白送的。

特别是火长卢益赖亚,他们两个人都会全力为纪彬做事,毕竟事情做好了,那是有艘船的!

有这么大的奖励在前面,谁会不努力呢。

船队会在早晨出发,海面平静,阳光也正好。

只是回家一趟的纪舸却还没出现。

时间是太紧张了,不过他要是有心,下次再跟船也可以。

纪彬这个念头刚闪过,就看到码头有个跌跌撞撞的书生跑过来,明显就是纪舸。

“等我一下,等我一下。”纪舸招手道,“我赶到了!”

纪舸回去的时候雇了辆比牛车快的马车,急忙忙到家里商议,再坐着马车飞奔回来。

目的就是为了赶上出发的船只。

他真的想跟着纪彬做事的!

虽然村里很多人都没说,但他们这个年纪的男子,都拿纪彬当榜样。

若是能跟纪彬有一两分相似,那他们都会乐得要开花。

而且这次跟爹娘商议,也没那么难。

他爹娘已经收到自己的消息,知道自己在纪彬那,也就不担心了。

在听他说,他要跟着纪彬跑商船,家里人也就迟疑片刻,最后说了句:“是纪彬的,话,那可以。”

纪彬自己都不知道,他在纪滦村人眼里是这种存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